明朝初期民族宗教政策的特征
本文選題:明初 + 宗教包容性 ; 參考:《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摘要】:明初時期,統(tǒng)治者實行開明包容的民族宗教政策,正確處理了各種宗教之間的和諧關系,在當時情況下,對安撫民心、穩(wěn)定明初時期封建統(tǒng)治基礎和政局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馬克思主義宗教和諧理論和民族宗教信仰的本身屬性決定了我國這個多民族國家必須施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國共產(chǎn)黨的民族宗教信仰政策現(xiàn)出了這一特點。
[Abstract]: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the rulers carried out an enlightened and tolerant policy of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rrectly handled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 among various religions, and,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at that time, made an effort to appease the people. The foundation of feudal rule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played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stabilizing the early Ming Dynasty. The Marxist theory of religious harmony and the nature of ethnic and religious beliefs determine that China's multi-ethnic country must implement the policy of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which is shown by the polic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on ethnic and religious belief.
【作者單位】: 西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類號】:K24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靜;;明初鳳陽移民運動初探[J];宿州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2 古永繼;;明初的中日關系與寓滇日僧[J];西南邊疆民族研究;2009年00期
3 趙紅;論明初洪武時期的山東海防[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4 崔改梅;;淺析明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J];滄桑;2007年02期
5 魏雋如;明初山西移民保定的歷史原因及其影響[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6 傅輝;;分姓現(xiàn)象與明初華北移民政策關系研究[J];中州學刊;2007年02期
7 郭素紅;;明初經(jīng)學與《大全》的敕修[J];求索;2007年10期
8 廖云德;艾晶;蕭嘉平;;明初江西南昌、瑞州、袁州三府重賦成因考辨[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9 王建敏;;明初藏區(qū)行都武衛(wèi)設置述略[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10 夏咸淳;;居住環(huán)境中的天人融和——明初人居環(huán)境思想探微[J];學術月刊;2009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亞非;;明初以德睦鄰與勸和息爭[A];中外關系史論文集第14輯——新視野下的中外關系史[C];2008年
2 萬明;;明代詔敕的類型——以明初外交詔敕為例[A];中外關系史論文集第14輯——新視野下的中外關系史[C];2008年
3 萬明;;明初政治新探——以詔令為中心[A];明史研究論叢(第九輯)[C];2011年
4 趙現(xiàn)海;;明初甘肅建鎮(zhèn)與總兵官權力、管轄地域之考察——以敕文為中心[A];明史研究論叢(第八輯)——明代詔令文書研究專輯[C];2010年
5 李新峰;;明初遼東戰(zhàn)爭進程與衛(wèi)所設置拾遺[A];明史研究論叢(第九輯)[C];2011年
6 趙現(xiàn)海;;明初甘肅的地緣政治與西北疆界的形成——由洪武五年馮勝棄地事件引發(fā)的思考[A];中外關系史論文集第17輯——“草原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古永繼;;明代滇西地區(qū)內(nèi)地移民對中緬關系的影響[A];中外關系史論文集第14輯——新視野下的中外關系史[C];2008年
8 萬明;;編者的話[A];明史研究論叢(第八輯)——明代詔令文書研究專輯[C];2010年
9 萬明;;明代詔令文書研究——以洪武朝為中心的初步考察[A];明史研究論叢(第八輯)——明代詔令文書研究專輯[C];2010年
10 伍躍;;日本明史研究情況簡述[A];明史研究論叢(第八輯)——明代詔令文書研究專輯[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汪桂海;明初大本堂考[N];光明日報;2001年
2 肇慶學院副教授 趙玉田;哈密藩衛(wèi)與明初西域戰(zhàn)略[N];團結(jié)報;2011年
3 李振遠;明代大連文化進入發(fā)展成熟期[N];大連日報;2009年
4 汪桂海;明“廣運之寶”考[N];中國文物報;2000年
5 趙世瑜 郭向光;“剝皮實草”考[N];北京日報;2001年
6 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 魏影;略論“無名白”[N];光明日報;2009年
7 橋西區(qū)區(qū)長 孫海東;張家口堡武城說[N];張家口日報;2010年
8 宋亞平;明代的地方行政管理體制[N];中國縣域經(jīng)濟報;2010年
9 蔣咸喜;精忠孝義尚武的全州“六戶”[N];桂林日報;2011年
10 李兆春 高新生;明朝初年海防[N];中國海洋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吳斌;守望的距離——黔中屯堡的歷史與文化觀察[D];云南大學;2010年
2 侯鵬;明清浙江賦役里甲制度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李雪艷;《天工開物》的明代工藝文化[D];南京藝術學院;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佳;明初基層社會糾紛解決制度[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2 唐智佳;明初南陽盆地人口遷移研究(1368-1424)[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3 邵國莉;明初和平統(tǒng)一東北戰(zhàn)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方琢;明初的審計與審計立法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9年
5 肖春娟;明初朝鮮貢女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6 許林如;三楊與明初政治[D];山西大學;2007年
7 范紅建;明初反腐治貪的歷史考察[D];鄭州大學;2009年
8 熊輝;明初政令暢通述評[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9 權偉;明初南京山水形勢與城市建設互動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10 朱光涌;洪武、永樂時期山東萊州府南部移民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0672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2067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