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覲元與清代禁毀書目研究
本文選題:姚覲元 + 禁毀書目 ; 參考:《蘭臺世界》2013年03期
【摘要】:清廷借編修《四庫全書》之機,在全國征集圖書的同時,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查禁,對違礙之書加以銷毀,其規(guī)模之大,數(shù)量之多,亙古未有。姚覲元將其匯輯為《清代禁毀書目四種》,開清代禁毀書目研究的先河,具有重要的文獻及學術價值。
[Abstract]:The Qing government took the opportunity of compiling and revising the Siku book and began a large-scale interdiction of books in the whole country, destroying the books in violation of the law. The scale and quantity of the books were unprecedented. Yao Yuanyuan made his repertoire "four kinds of forbidden bibliography in Qing Dynasty", which was the first to study the forbidden bibliography in Qing Dynasty, which has important literature and academic value.
【作者單位】: 云南師范大學;
【分類號】:K249.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超;清代海外貿易政策的演變[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2 楊琰;清季新疆屯田對當?shù)厣贁?shù)民族人口的影響[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3 寶玉柱;清代蒙古社會轉型研究——社會政治轉型的客觀原因:女真崛起[J];滿族研究;2003年01期
4 劉敏;清代赫哲族在捍衛(wèi)建設東北邊疆中的貢獻[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01期
5 聶紅萍;清代前期新疆州縣以下基層制度的演變[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6 張世明;清代宗藩關系的歷史法學多維透視分析[J];清史研究;2004年01期
7 楊偉兵;清代黔東南地區(qū)農(nóng)林經(jīng)濟開發(fā)及其生態(tài)-生產(chǎn)結構分析[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4年01期
8 饒偉新;清代山區(qū)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的轉型與困境:以贛南為例[J];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2004年02期
9 楊國安;;救生船局與清代兩湖水上救生事業(yè)[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6年01期
10 張艷麗;;試論清代晉南地區(qū)黃河灘地的爭奪事件——以永濟縣為中心兼論州縣官的行政職能[J];運城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王一帆;孔云峰;姚俊剛;;河南省清代1809-1819、1836-1881年兩時段縣級賦稅GIS[A];第四屆海峽兩岸GIS發(fā)展研討會暨中國GIS協(xié)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丁海斌;陳凡;;論清代科舉與“官科技”[A];“青年科學家創(chuàng)新與社會條件支持系統(tǒng)”課題研究論文集[C];2006年
3 張民服;;試論清代中原經(jīng)貿業(yè)的發(fā)展[A];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4 魏章柱;;清代臺灣學校教育及影響[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4)——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5 蒲霞;;論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運的管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0年年會暨全國第五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周一謀;清代對人瑞有獎勵[N];人民政協(xié)報;2000年
2 陳易新;中醫(yī)診斷學在清代的發(fā)展[N];中國醫(yī)藥報;2000年
3 朱玉寶;清代官員的任用制度(四)[N];中國人事報;2000年
4 錢振峰;乾隆與清代玉器[N];中國商報;2002年
5 楊紅 劉鵬九;清代的賣地契約[N];中國檔案報;2000年
6 王思治;簡論清代的國家統(tǒng)一[N];光明日報;2000年
7 黃開林;嵐皋清代禁賭碑[N];陜西日報;2001年
8 馬樹康 夏維榮;清代喀什鑄幣小考[N];亞洲中心時報(漢);2000年
9 記者 楊守勇;清代曾繪世界地圖 北京為本初子午線[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10 主持人 李國榮;嚴防嚴懲:清代打擊科場夾帶作弊[N];中國檔案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t ;清代廣東鹽業(yè)與地方社會[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2 楊煜達;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風氣候與天氣災害[D];復旦大學;2005年
3 毛曉陽;清代江西進士叢考[D];浙江大學;2006年
4 王雪華;清代吏胥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5 張磊;清代貴州女性生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6 楊銀權;清代甘肅士紳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黃海云;清代廣西漢文化傳播研究(至1840年)[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8 吳軼群;清代新疆邊境地區(qū)城市對比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9 周典恩;清代臺灣拓墾中的族群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10 路偉東;清代陜甘人口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康欣平;清代陜西關中市場探析[D];西北大學;2005年
2 秦兆祥;清代熱河都統(tǒng)的設立與職能演化[D];內蒙古大學;2005年
3 陳一容;清代官吏懲戒制度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4 楊群;沖突與調適[D];蘭州大學;2006年
5 李楠;清代山西祈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6 周之良;清代鄂爾多斯高原東部地區(qū)經(jīng)濟開發(fā)與環(huán)境變遷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7 譚小軍;清代江西民間秘密教門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8 李慧;清代呼倫貝爾副都統(tǒng)衙署的設立及其職能[D];內蒙古大學;2008年
9 張建民;清代殺虎口稅關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8年
10 涂蘊漪;清代江西慈善組織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9277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927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