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贄改判試卷
本文選題:陸贄 + 韓愈; 參考:《領(lǐng)導(dǎo)科學(xué)》2013年01期
【摘要】:正一次,韓愈參加博學(xué)宏詞科的考試,寫了一篇《不遷怒不貳過論》。主考官陸贄批閱之后,判了一個不及格。第二年,韓愈又參加了博學(xué)宏詞科的考試,在寫"論"的時候,他把去年那篇文章一字不改地又寫了一遍,交了上去。擔(dān)任主考官的還是陸贄,看到韓愈的文章后,他想起去年曾批閱過這篇文章,并且把它判為劣等。見作者如此執(zhí)著,陸贄于是悉心研讀。最后,他決定把韓愈的這篇文章判為第一名。陸贄的助手提醒他說:"同樣的文章,去年您把它判為不及格,今年卻要改判為第一名。您這樣做,不是告訴大家,去年您是判卷失誤嗎?"
[Abstract]:Just one time, Han Yu took the erudite macro-ci examination and wrote an article. Lu Zhi, the examiner, scored a flunky grade. The next year, Han Yu took the erudite Hongci examination again. When he wrote "on", he wrote the article of last year again and handed it in. Lu Zhi was the examiner. After reading Han Yu's article, he remembered that he had read the article last year and judged it inferior. Seeing the author so persistent, Lu Zhi studied carefully. In the end, he decided to give first place to Han Yu's article. Lu Zhi's assistant reminded him, "the same article, you failed it last year, but this year will be changed to first." Didn't you tell us that last year you made a mistake? "
【分類號】:K242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悅勤;韓愈柳宗元的為官軌跡[J];領(lǐng)導(dǎo)之友;2003年01期
2 包光潛;;韓愈“諛墓”為哪般?[J];學(xué)習(xí)博覽;2010年06期
3 王瞻;;韓愈諫佛的歷史評說[J];文博;1993年04期
4 任暉;重新認(rèn)識韓愈對永貞革新的態(tài)度[J];周口師范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1999年06期
5 張為民;殷殷入世情 拳拳定國心——韓愈恤民安邦思想淺議[J];煙臺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1年04期
6 盧寧,李振榮;論《新唐書》《舊唐書》對韓愈評價之差異——兼談與《毛穎傳》之問世相關(guān)的幾個問題[J];中州學(xué)刊;2001年02期
7 肖虹;;論韓愈的舉薦文書及其現(xiàn)實意義[J];蘭臺世界;2009年24期
8 鄒北林;韓愈謫職陽山的原因、心境和功績初析[J];廣東史志;1994年01期
9 周楚漢;韓愈諛墓文化辨析[J];泰山學(xué)院學(xué)報;2004年04期
10 落田;;韓愈[J];中華魂;1999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9條
1 趙望秦;;唐文獻(xiàn)有關(guān)陸贄事跡之考辨六則[A];唐史論叢(第六輯)[C];1995年
2 張艷云;;《順宗實錄》的作者和詳略本問題[A];唐史論叢(第五輯)[C];1990年
3 妹尾達(dá)彥;;韓愈與長安——9世紀(jì)的轉(zhuǎn)型[A];唐史論叢(第九輯)[C];2006年
4 劉學(xué)沛;;陸贄論興邦與改革[A];中國唐史學(xué)會論文集[C];1993年
5 樊文禮;;唐代儒家士人華夷觀研究[A];唐史論叢(第十三輯)[C];2011年
6 陳俊強;張文昌;賴亮郡;;1950年以來臺灣地區(qū)隋唐五代史研究概況(下)[A];唐史論叢(第七輯)[C];1998年
7 張一平;;唐代官學(xué)教育向私相授學(xué)的分流[A];紀(jì)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黃潔瓊;;論歐陽詹與唐代福建儒學(xué)文化[A];閩南文化研究——第二屆閩南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3年
9 鄭學(xué)檬;;“元和中興”之后的思索[A];中國唐史學(xué)會論文集[C];199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通訊員 朱潤勝、陸正明 記者 藺玉堂;韓愈祖籍經(jīng)考證確實在河北昌黎[N];光明日報;2003年
2 孫志升 屈維英;韓愈家譜被發(fā)現(xiàn)[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3 本報記者 胡久順 李細(xì)萬 曹德莉;韓愈及其“昌黎經(jīng)此”[N];郴州日報;2006年
4 呂軍布;古人如何運用名譽和利益鼓勵人[N];大眾科技報;2007年
5 曹硯農(nóng);湘南永興縣的南朝及歷代重要摩崖石刻[N];中國文物報;2006年
6 韓成武;唐人的稿酬意識[N];保定日報;2007年
7 李錫厚;“唐宋變革”還是“唐中葉變革”[N];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院報;2007年
8 陳作華;守護精神家園[N];焦作日報;2006年
9 茅于軾;評韓愈的雜說四 析審批經(jīng)濟[N];北京日報;2002年
10 李升旗(作者單位:中國民族報社);為天下者本于人[N];中國民族報;200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2條
1 蘭翠;唐代孟學(xué)探賾[D];山東大學(xué);2012年
2 劉心;中唐文編年[D];廈門大學(xué);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侯步云;韓愈的儒學(xué)思想[D];西北大學(xué);2006年
2 劉京;《陸宣公集》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04年
3 樓培;中唐韓愈研究二題[D];浙江大學(xué);2008年
4 陳童;朱熹《昌黎先生集考異》研究[D];南昌大學(xué);2007年
5 于海平;柳宗元與中唐儒學(xué)[D];曲阜師范大學(xué);2002年
6 王耀祖;孫復(fù)、石介與宋代儒學(xué)復(fù)興[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06年
7 王貞;中唐士人階層社會心態(tài)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xué);2009年
8 王心義;李翱《復(fù)性書》研究[D];云南大學(xué);2010年
9 張增國;《從太和論議看唐代儒、釋、道思想的整合》[D];曲阜師范大學(xué);2000年
10 戴丹;日本的北宋古文運動研究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7年
,本文編號:19079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907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