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軍隊中的酒業(yè)經(jīng)營及宋廷政策
本文選題:宋代 + 軍隊; 參考:《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摘要】:宋代軍隊中的酒業(yè)經(jīng)營特別是買撲經(jīng)營,是宋代軍隊營利性經(jīng)營活動的重要方面,它與宋代酒業(yè)的發(fā)展、經(jīng)營模式,與宋廷政策密切相關;這一活動在南宋前期尤為突出;各軍在政府扶持下建立酒庫,造酒酤賣,獲利豐厚,利歸本軍;軍隊酒業(yè)經(jīng)營合法與非法并存,政府不時出臺政策加以調控;軍隊酒業(yè)經(jīng)營除贍軍之外,又成為將帥謀私的重要渠道。
[Abstract]:The liquor business in the army of the Song Dynasty, especially the business of buying and attacking,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for-profit management of the army in the Song Dynasty,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mode of the liquor industry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to the policies of the Song Dynasty, which is especially prominent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the armed forces set up wine stores and made wine for sale, making a good profit and returning to the armed forces; the military liquor business was operated legally and illegally, and the government issued policies from time to time to regulate and control it; and the military liquor business was operated in addition to the army. It also became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generals to seek personal gain.
【作者單位】: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宋代軍隊贏利性經(jīng)營活動研究”(02BZS023)
【分類號】:F426.82;K24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李華瑞;宋代酒課的征收方法析論[J];河北學刊;1993年02期
2 楊師群;宋代的酒課[J];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1991年03期
3 李華瑞;關于宋代酒課的幾個問題——與楊師群同志商榷[J];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1994年02期
4 楊師群;宋代酒課幾個問題的再商榷——答李華瑞同志[J];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1994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鞏聿信;;《聊齋志異》與雜纂[J];蒲松齡研究;2011年01期
2 趙愛華;;千載黃粱夢,悠悠文士心——從“黃粱夢”故事看封建時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齡研究;2011年02期
3 陸軍;;古代羌藏盟誓習俗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4期
4 桑扎;貢保扎西;;論唐代的和親政策和民族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5 劉洪強;;“東吳弄珠客”考[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1期
6 趙永忠;;論北宋對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7 陳春勤;;羌族歷史文獻整理研究的內容與意義[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2期
8 胡蓮玉;從《明悟禪師趕五戒》對《五戒禪師私紅蓮記》的改寫論馮夢龍的藝術成就[J];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9 吳海濤;北宋時期汴河的歷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10 張金銑;南漢史料史籍述評[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珊珊;;北宋城市演進中的經(jīng)濟影響[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九輯(2008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選輯)[C];2008年
2 萬明;;明代稅票探微——以所見徽州文書為中心[A];明史研究論叢(第十輯)[C];2012年
3 劉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種類、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論叢(第十輯)[C];2012年
4 李凇;;跨過“虎溪”——從明憲宗《一團和氣圖》看中國宗教藝術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藝術的超越與文明的發(fā)展”藝術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8年
5 姚宏杰;;漢代博士選試制度考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李軍;;晚唐涼州控制權轉移研究[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四編[C];2009年
7 孫文政;孫仁;;金東北路界壕邊堡建筑時間考[A];《中國長城博物館》2006年第4期(中國·齊齊哈爾金長城學術研討會?C];2006年
8 姜鵬;;宋初文治導向與經(jīng)筵緣起[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七輯)[C];2009年
9 孔祥軍;;《漢書·地理志》鹽官考[A];漢唐社會經(jīng)濟與海鹽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杜林淵;張小兵;;北宋時期陜北地區(qū)的農業(yè)發(fā)展[A];中外關系史論文集第17輯——“草原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建軍;宋朝地方官員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陳玉忠;宋代刑事審判權制約機制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3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周燕來;南宋兩淮地區(qū)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6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國政治現(xiàn)象剖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史兵;唐代長安城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姜寧;《春秋》義疏學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開大學;2010年
9 劉軍政;中國古代詞學批評方法論[D];南開大學;2010年
10 王小燕;魏晉隱士美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軼芳;葉夢得及其詞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2 彭慧蓉;中國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產(chǎn)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魏蔚;關于契丹建遼的幾個重大史實問題[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霍旭東;從汝窯、修內司窯和郊壇窯的技術傳承看宋代瓷業(yè)的發(fā)展[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丁亮;明代役的結構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宋浩;論岳飛歷史地位的變遷[D];湘潭大學;2010年
8 魏姍;晚唐“二曹”詩歌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9 黃艷春;胡宿及其詩歌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10 馬英菊;范成大《石湖詞》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李華瑞;宋代非商品酒的生產(chǎn)和管理[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3期
2 李華瑞;試論宋代榷酒制度中的買撲形式[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01期
3 楊師群;宋代的酒課[J];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1991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葛彥;;宋代刊印業(yè)發(fā)展初探[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0年06期
2 鄧理;;自信與華麗 古雅與精致——淺談唐宋座椅形制對“明式座椅”的影響[J];作家;2009年10期
3 曾凡英;;《宋代食鹽產(chǎn)地研究》評介[J];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2010年04期
4 楊永兵;;宋代的買撲鹽業(yè)[J];鹽業(yè)史研究;2010年02期
5 徐百佳;;典雅秀麗、清新自然的宋代染織紋樣[J];絲綢;2006年11期
6 陳妙英;我國金屬活字發(fā)明的歷史史證及技術條件(下)[J];印刷雜志;1999年01期
7 ;印刷字體史話(六) 印刷術鼎盛時期的印刷字體[J];印刷雜志;2004年01期
8 喬婷;;宋代服飾特點的研究與探析[J];山東紡織經(jīng)濟;2010年10期
9 朱麗;;略論宋代的制茶工藝[J];文教資料;2011年09期
10 楊瑾;;宋代于闐和田玉的利用對當今的幾點啟示[J];新疆地方志;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李西長;盛東飆;;脫水面條的貯存研究[A];北京食品學會1982年年會論文(摘要)[C];1982年
2 高蘭興;;軍用食品研究概況與趨勢[A];中國營養(yǎng)學會特殊營養(yǎng)第五屆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涂桂林;軍隊印企為黨的十七大做好準備[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2 劉本奇;軍隊印廠衢州“論劍”[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3 記者 涂桂林;數(shù)碼印刷 軍隊印企的發(fā)展方向[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4 涂桂林;軍隊印企應對2008新思考[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5 矯陽;從李丹陽當街發(fā)飆說起[N];科技日報;2008年
6 ;全軍印協(xié)為出優(yōu)質產(chǎn)品助力[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7 記者 涂桂林;全軍印協(xié)常務理事會召開[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8 吳一福;病原微生物新型檢測技術平臺建成[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9 陜西工作站 嚴家民;西安際華三五一一家紡有限公司揭牌[N];中國服飾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涂桂林;質量檢查瞄準“八大抓手”[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白珊;中國軍服的設計研究[D];東華大學;2006年
2 夏菲;宋代文人繪畫中的家具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3 馬飛;家具的嬗變——宋代高型家具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675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867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