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制、語言與司法——清代刑部滿漢官權(quán)力之消長
本文選題:刑部 + 官制 ; 參考:《法學(xué)家》2013年02期
【摘要】:"滿漢復(fù)設(shè)"是清代官制的突出特色之一,但在刑部這樣具有相當(dāng)特殊性的部門里,滿漢官權(quán)力的配置及其運作實態(tài)如何?對此,由于清廷粉飾遮掩,諱莫如深,令研究者常有資料不足征之憾。本文借助所見史料,從語言和人事政策兩個角度試做探討,粗線條地勾勒出清代刑部滿漢官權(quán)力消長的大致脈絡(luò),展現(xiàn)了從清初滿官壟斷刑部到晚清出現(xiàn)的所謂"專家掌部"現(xiàn)象的反差。盡管清廷一再重申"國語騎射"等崇滿抑漢的民族歧視政策,以期維持統(tǒng)治民族的向心力,但是,伴隨著無法阻擋的族群融合及制度文化發(fā)展的內(nèi)在趨勢,司法領(lǐng)域內(nèi)追求審判公平及專業(yè)化的潮流,最終還是沖破了種族和語言的藩籬。
[Abstract]:"Manchu and Han Restoration" is one of the prominent features of the official system in the Qing Dynasty, but in such a special department as the Ministry of torture, how about the disposi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Manchu and Han officials' power? Because of the obscurity of the Qing government, researchers often lack of information. With the help of the historical data,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and personnel policy, and outlines roughly the general context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power of the Han officials in the Qing Dynasty. It shows the contrast of the phenomenon of "experts in charge" from the monopoly of the Manchu official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o the late Qing Dynasty. Although the Qing government repeatedly reiterated the "mandarin riding" and other ethnic discrimination policies, such as "mandarin riding" and so on,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centripetal force of the ruling nation, it was accompanied by the inexorable trend of ethnic integ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stitutional culture. The pursuit of fair and professional trial in the judicial field finally broke through the barriers of race and language.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xué)法學(xué)院;
【基金】:作者主持的清華大學(xué)自主科研計劃“清代法制上的滿漢斗爭”(課題編號:2012WKZD001)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249;D924;D92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楊學(xué)琛;略論清代滿漢關(guān)系的發(fā)展和變化[J];民族研究;1981年06期
2 楊珍;清初權(quán)力之爭中的特殊角色──湯若望與順治帝關(guān)系研究之一[J];清史研究;1999年03期
3 宋德金;;評“征服王朝論”[J];社會科學(xué)戰(zhàn)線;2010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A llan Barr(白亞仁);論《王者》的由來[J];蒲松齡研究;2000年Z1期
2 尚繼武;對男權(quán)的沖擊和消解——論《聊齋志異》女權(quán)伸張[J];蒲松齡研究;2004年03期
3 張偉麗;;論蒲松齡紀昀小說創(chuàng)作心理相同點[J];蒲松齡研究;2008年01期
4 朱仰東;;《聊齋志異·商三官》與唐傳奇《謝小娥傳》比較論略——兼及《商三官》本事問題[J];蒲松齡研究;2011年04期
5 沈嵐;;中國近代警察制度之建立考析[J];安徽大學(xué)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6 徐時儀;;漢語慣用語“掉槍花”與“混腔水”考探[J];合肥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0年05期
7 陸方,劉世華;李昭慶與曾國藩——與賈熟村先生商榷幾個問題[J];安徽史學(xué);2002年01期
8 陳德鵬;;咸豐帝的人格心理及其影響[J];安徽史學(xué);2008年02期
9 王惠榮;;從晚清漢學(xué)區(qū)域之發(fā)展看漢宋調(diào)和[J];安徽史學(xué);2009年02期
10 陳艷君;;明清徽商消費生活的儒雅性[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xué)學(xué)報;2007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源;;性別與權(quán)力:清代女性參與京控案再研究[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xué)史學(xué)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何瑜;程廣媛;;清代總督大學(xué)士簡論[A];滿學(xué)論叢(第一輯)[C];2011年
3 郗鵬;;清代歲貢生錄取制度述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張建偉;;明清科舉考試防弊措施探析——兼論對當(dāng)今國家教育考試防弊問題的啟示[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谷秀青;;清末教育社團與地方社會——以江蘇省教育會對萬緣庵毀學(xué)案的處置為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郗鵬;;清代拔貢生錄取制度述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吳海波;;兩淮鹽商與清代文教事業(yè)[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4)——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8 芮國強;;元明清的公文稽察匯奏制度概述[A];中國當(dāng)代秘書群星文選[C];1999年
9 李迎今;;談蘇元春蒙冤始末[A];蘇元春與壯族邊疆開發(fā)建設(shè)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10 劉啟強;;巡撫岑毓英為政貴州述略[A];句町國與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徐佳;生態(tài)語言學(xué)視域下的中國瀕危語言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0年
2 周勇進;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開大學(xué);2010年
3 李金華;畢沅及其幕府的史學(xué)成就[D];南開大學(xué);2010年
4 劉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統(tǒng)形象的建立[D];南開大學(xué);2010年
5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東部地區(qū)的宗族與地方社會[D];南開大學(xué);2010年
6 劉迪;清乾隆朝內(nèi)府書畫收藏[D];南開大學(xué);2010年
7 代亮;曾國藩詩文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xué);2010年
8 郭輝;明清小說中尼僧形象之文學(xué)與文化研究[D];南開大學(xué);2010年
9 許穎;清代文官行政處分程序研究[D];南開大學(xué);2010年
10 佟大群;清代文獻辨?zhèn)螌W(xué)研究[D];南開大學(xué);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崔蕾;滿族舒穆祿氏研究與資料整理[D];廣西師范學(xué)院;2010年
2 彭娟;蔣士銓詩歌新論[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0年
3 龔瑩瑩;虞山派詩人馮班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0年
4 陳軼歐;八旗滿洲官宦世家探論[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0年
5 王品;太上皇體制與乾嘉之際權(quán)力運行軌跡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0年
6 馬睿;李氏朝鮮君臣眼中的康熙帝與雍正帝[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0年
7 張會會;清代順康雍時期殿試策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0年
8 孫曉松;清中期書畫收藏?zé)岢毖芯縖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0年
9 劉飛;陳維崧詩歌研究[D];湘潭大學(xué);2010年
10 劉磊;李元度的史學(xué)思想與實踐[D];湘潭大學(xué);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鄧銳齡;關(guān)于1652-1653年第五輩達賴喇嘛晉京的兩個問題[J];民族研究;1995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成安;女真官制與滿族共同體的形成[J];中央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3年04期
2 魏天安 ,劉坤太;宋代閑官制度述略[J];中州學(xué)刊;1983年06期
3 杜成安;女真官制與滿族共同體的形成[J];滿族研究;2001年04期
4 譚黎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官制研究評述[J];吉林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06年01期
5 蘇衛(wèi)國;;重新定位“縣嗇夫”的思考[J];史學(xué)月刊;2006年04期
6 楊西云;;眼睛向下的研究視域——唐代縣官群體與地方社會[J];歷史教學(xué)(下半月刊);2010年08期
7 馬莎;;北宋黨爭與周邦彥外放關(guān)系考[J];暨南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0年06期
8 劉興全;談西夏蕃官[J];寧夏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1991年01期
9 趙云田;晚清東北軍政管理機構(gòu)的演變[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2年04期
10 王謹;周代移民對政治制度的影響[J];山西師大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0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圓晴;;清代滿漢官制:以侍衛(wèi)的升遷為中心[A];滿學(xué)論叢(第一輯)[C];2011年
2 史金波;;西夏文《官階封號表》考釋[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輯)[C];1991年
3 謝乃和;;西周官制中王與后分治制度考論[A];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論集(第三輯)[C];2008年
4 蕭秦;;趙國官制淵源及演變[A];趙國歷史文化論叢[C];1987年
5 李t,
本文編號:18561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856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