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蒲州在隋唐五代時期的特殊地位
本文選題:蒲州 + 隋唐五代; 參考:《山西檔案》2014年04期
【摘要】:蒲州地處于隋唐五代統(tǒng)治的中心地帶,即由西京長安、東都洛陽和北都太原所構(gòu)成的三角形的中央地帶,唐代曾有"中都"之稱,在當(dāng)時無論是作為抵御北方少數(shù)民族入侵的基地,還是作為防御統(tǒng)治層內(nèi)部叛亂的堡壘,都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蒲州豐富的鹽鐵、糧食資源及便利的漕運交通,尤為統(tǒng)治階層所重視。
[Abstract]:Puzhou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Sui,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rule, that is, the central area of a triangle composed of Xijing Changan, Dongdu Luoyang and Beidu Taiyuan. The Tang Dynasty was once known as "Zhongdu". Both as a base against the northern minority invasion and as a bulwark against insurrection within the ruling hierarchy, it played a vital role. Puzhou rich in salt and iron, food resources and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especially the ruling class.
【作者單位】: 山西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
【分類號】:K24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明成滿;;隋唐五代佛教的環(huán)境保護[J];求索;2007年05期
2 關(guān)樹東;史學(xué)研究的新探索──讀《隋唐五代社會生活史》[J];了望;1999年25期
3 王晶波;隋唐五代的相工群體[J];西北師大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5年05期
4 杜立暉;;隋唐五代黃河三角洲的開發(fā)——以棣州為中心的考察[J];東岳論叢;2010年06期
5 宗拾;隋唐五代史籍簡介[J];史學(xué)集刊;1983年04期
6 彭福榮;;隋唐五代時期烏江流域的人口遷徙與民族交流[J];西北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0年05期
7 李浩;;論隋唐五代民間神靈崇拜的整合[J];民俗研究;2010年03期
8 凍國棟;;唐五代“練塘”資料中所見的“強家”與“百姓”——隋唐五代江南地方社會個案研究之一[J];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2006年00期
9 ;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J];廣告大觀(綜合版);1997年10期
10 岳純之;論隋唐五代借貸契約及其法律控制[J];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2004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騰;;隋唐五代西域羅氏流寓中國與敦煌羅氏家族研究[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三編[C];2005年
2 余靜;;隋唐五代時期的尉遲氏[A];唐史論叢(第九輯)[C];2006年
3 賴亮郡;陳俊強;張文昌;;1950年以來臺灣地區(qū)隋唐五代史研究概況(上)[A];唐史論叢(第六輯)[C];1995年
4 陳俊強;張文昌;賴亮郡;;1950年以來臺灣地區(qū)隋唐五代史研究概況(下)[A];唐史論叢(第七輯)[C];1998年
5 易孫允;;試論契丹遼代錢制與貨幣思想[A];遼、金、西夏、元貨幣研討會論文集(一)[C];2002年
6 韓f;張,
本文編號:18148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814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