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最腐敗”論商討
本文選題:宋代 + 俸祿; 參考:《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摘要】:宋代官員的俸祿,上層、下層相差數(shù)百倍,不可統(tǒng)而言之。俸祿的厚薄與腐敗的程度并無必然的、直接的因果關聯(lián),兩者既不成正比,也不成反比。歷史上究竟哪個朝代最腐敗,只怕是個既很難比較,又無多大意義的偽命題。歷史有條鐵的定律:廉潔興邦,腐敗亡國。趙宋王朝經(jīng)歷了初期較廉潔、后期極腐敗直至最后滅亡的過程,一部宋朝興亡史正是"歷史周期律"的絕好例證。
[Abstract]:The salaries of officials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upper and lower levels of the difference hundreds of times, can not be said. There is no necessary, direct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ickness of salaries and the degree of corruption. The two are neither proportional nor inversely proportional. Which dynasty is the most corrupt in history is a false proposition which is difficult to compare and has little meaning. History has an iron law: clean and prosperous, corruption and subjugation. The Zhao and Song dynasties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of incorruptness in the early stage, corruption in the later period and final extinction. A history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ong Dynasty is a perfect example of the Periodic Law of History.
【作者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分類號】:K24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邦煒;關于建中之政[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2 張邦煒;論宋代的皇權和相權[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2期
3 張邦煒;宋徽宗初年的政爭——以蔡王府獄為中心[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崇琛;;新聞與文學交融的杰作——《聊齋志異》中的新聞篇章[J];蒲松齡研究;2009年01期
2 王恒展;;《毛大!繁臼驴颊揫J];蒲松齡研究;2009年01期
3 鞏聿信;;《聊齋志異》與雜纂[J];蒲松齡研究;2011年01期
4 趙愛華;;千載黃粱夢,悠悠文士心——從“黃粱夢”故事看封建時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齡研究;2011年02期
5 陸軍;;古代羌藏盟誓習俗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6 陳磊;;李商隱詩文宗韓說辨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7 吳敏;田益琳;;《老學庵筆記》詞語札記[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8 桑扎;貢保扎西;;論唐代的和親政策和民族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9 劉洪強;;“東吳弄珠客”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10 趙永忠;;論北宋對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聶順新;;影子官寺:長安興唐寺與唐玄宗開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與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劉珊珊;;北宋城市演進中的經(jīng)濟影響[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九輯(2008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選輯)[C];2008年
3 萬明;;明代稅票探微——以所見徽州文書為中心[A];明史研究論叢(第十輯)[C];2012年
4 劉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種類、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論叢(第十輯)[C];2012年
5 李凇;;跨過“虎溪”——從明憲宗《一團和氣圖》看中國宗教藝術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藝術的超越與文明的發(fā)展”藝術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8年
6 曾志鞏;;從南豐“跳儺”看儒道釋文化對民間儺的影響[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7 林炊利;;教化欲望~*的悲劇——李贄的教育話語抗爭[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王倩;;朱熹在“《詩》教”思想上對歐陽修的借鑒[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王倩;;歐陽修對朱熹“《詩》教”思想的影響[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姚宏杰;;漢代博士選試制度考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建軍;宋朝地方官員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陳玉忠;宋代刑事審判權制約機制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3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史節(jié);布萊希特詩歌作品中的中國文化元素[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馮世明;公元前3世紀—公元4世紀匈奴國家形態(tài)的演變[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美宏;生生之道與圣人氣象:北宋五子萬物一體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周燕來;南宋兩淮地區(qū)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10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國政治現(xiàn)象剖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軼芳;葉夢得及其詞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2 胡葉娟;現(xiàn)代婚禮服裝飾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3 古家臻;趙嘏科舉詩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平;方干及其詩歌論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趙立光;“說岳”題材小說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金鑫;王充《論衡》與東漢文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博;唐代藝伎與唐聲詩的傳播[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8 彭慧蓉;中國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9 王楠;李綱在桂事跡與詩文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10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產(chǎn)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邦煒;宋徽宗角色錯位的來由[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2 張邦煒;關于建中之政[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本文編號:18139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813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