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移民與貴州水稻種植的推廣
發(fā)布時間:2018-04-18 03:37
本文選題:明清時期 + 貴州。 參考:《中國農(nóng)史》2014年05期
【摘要】:明清時期,隨著大量內(nèi)地移民進入貴州,內(nèi)地水稻種植的相關(guān)技術(shù)也隨之傳入了貴州。這不僅直接改變了貴州原先較為落后的稻作方式,而且在河流沿岸等低海拔地區(qū)促進了粘稻種植的發(fā)展,而在水源充足的許多山區(qū)則促進了糯稻種植的發(fā)展。
[Abstract]: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inland immigrants into Guizhou, rice planting techniques were introduced into Guizhou.This not only directly changed the original backward rice farming methods in Guizhou, but also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sticky rice planting in low altitude areas such as along the river banks,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glutinous rice planting in many mountainous areas with abundant water sources.
【作者單位】: 貴州師范大學歷史與政治學院;
【分類號】:K248;S511-0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游修齡;糯稻文化區(qū)[J];中國稻米;1995年01期
2 嚴奇巖;;中國民族經(jīng)濟發(fā)展史上若干誤區(qū)的檢討——以清代以來黔東南地區(qū)的“糯禾改秈稻”為例[J];貴州民族研究;2008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雷啟義;白宏鋒;張文華;周江菊;;黔東南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多樣性與糯稻遺傳多樣性資源保護[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27期
2 王明貴;王顯;;彝族《撮泰吉》“寓言”的所指與能指解析[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3 石春艷;;明清時期漢族移民在貴州畢節(jié)地區(qū)經(jīng)濟開發(fā)中的作用[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1年09期
4 張世友;;明朝對烏江流域的治理方略與民族政策調(diào)整[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5 張世友;;論兩宋時期烏江流域的民族勢力與國家治理[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6 杜芳娟;陳曉亮;朱z,
本文編號:17666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766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