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關于十六國時期河州的若干問題

發(fā)布時間:2018-04-17 06:48

  本文選題:十六國 + 河州; 參考:《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摘要】:關于十六國時期的河州,以往學者的研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加以辨正分析。前涼張駿出于假涼王和加強對東部地區(qū)控制的需要,于345年設置河州,領有八郡,統(tǒng)有狄道以西、河水以南的洮水和大夏水的中下游地區(qū)。十六國時期,河州易主達十多次,曾先后為前涼、前趙、后趙、前秦、西秦、后秦、吐谷渾等政權和當?shù)氐牡胤絼萘λ刂啤?br/>[Abstrac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previous researches on Hezhou during the sixteen states period, which need to be analyzed correctly.Former Liang Zhang Jun set up Hezhou with eight counties to the west of Didao, south of the river and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summer water in 345, out of the need of false king and the need to strengthen control over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river.During the Sixteen Kingdoms period, Hezhou changed its owners more than ten times, which was controlled by the former Liang, the former Zhao, the post-Zhao, the pre-Qin, the Western Qin, the post-Qin, the Tugu Hun and the local forces.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十六國北朝疆域變遷研究”(項目編號:13YJC770053) 中國博士后基金面上資助項目“十六國政治地理研究”(項目編號:2013M531101)
【分類號】:K238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鄒立波;;略論明代董卜韓胡、雜谷二土司之爭——兼論磽磧嘉絨藏族文化中的羌文化因素[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4期

2 劉洪強;;“姜維之母”的疏漏——兼談毛宗崗對嘉靖本《三國演義》中“邏輯錯誤”的修改[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3 劉洪強;;“東吳弄珠客”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4 趙永忠;;論北宋對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5 王明前;;三國兩晉財政體系演變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6 陳道貴;從佛教影響看晉宋之際山水審美意識的嬗變——以廬山慧遠及其周圍為中心[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7 胡秋銀;試論郭泰之不仕不隱[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8 張光全;司馬遷、班固“實錄”精神異趣探源[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9 王光照;隋大業(yè)世東都洛陽國家圖書整理檢論[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10 胡秋銀;南朝士人隱逸觀[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羅凱;;御正與納言——兼論中書門下體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韓金花;王宗殿;王蘊蘊;沈斌;;華佗診斷學術思想研究[A];全國第十二次中醫(yī)診斷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姚宏杰;;北魏皇宗學與四門小學略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高慧斌;;試論南朝私學發(fā)展的原因[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姚宏杰;;金代“六學”考辨[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趙凱;;漢魏之際“大冀州”考[A];燕趙歷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歷史文化論叢[C];2009年

7 秦臻;;四川東漢陵墓石獸所見喪葬藝術贊助人問題[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姚樂;;關于漢鹽瀆縣的幾個問題[A];漢唐社會經濟與海鹽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孔祥軍;;《漢書·地理志》鹽官考[A];漢唐社會經濟與海鹽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胡曉明;;西晉后期嗣君之爭考論[A];漢唐社會經濟與海鹽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馮世明;公元前3世紀—公元4世紀匈奴國家形態(tài)的演變[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周燕來;南宋兩淮地區(qū)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7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國政治現(xiàn)象剖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史兵;唐代長安城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羅驤;慧遠與東晉佛教的變遷[D];南開大學;2010年

10 武波;元代法律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平;方干及其詩歌論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趙立光;“說岳”題材小說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于歐洋;六朝駢文的興盛與形式美學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靖;西漢昭宣時期樂府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5 李桂峰;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理論品質與現(xiàn)代轉型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雷丹;中國佛教與道教人生哲學比較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7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8 張?zhí)杖?協(xié)議離婚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雷曉偉;漢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學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10 吳雯雯;泰山岱頂人文景觀的歷史演變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向群;論十六國時期河西主要民族的地位與作用[J];文史哲;1993年03期

2 曠天偉;;論十六國時期胡族政權的兵役[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01期

3 李愛琴;;十六國時期的戶籍制度[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4 李愛琴;;十六國時期的戶籍制度[J];文史知識;2007年06期

5 李紅艷;;關于十六國時期“胡漢分治”問題的思考[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6 何寧生;;十六國時期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司法制度[J];西北民族論叢;2008年00期

7 何寧生;;十六國時期少數(shù)民族政權法制的歷史影響[J];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8 陳琳國;;十六國時期的塢堡壁壘與漢人大姓豪族經濟[J];晉陽學刊;2007年03期

9 張承宗;;十六國后妃考略——十六國婦女事跡考之一[J];湖南民族職業(yè)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10 羅宏曾;;十六國時期統(tǒng)治者對儒學和學校事業(yè)的重視[J];歷史教學;1983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蘊華;;十六國時期所鑄貨幣與貨幣經濟的幾個問題[A];《內蒙古金融研究》錢幣文集(第二輯)[C];2003年

2 劉馳;;十六國時期的銅冶業(yè)[A];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回顧與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周運中;;楊吳、南唐政區(qū)地理考[A];唐史論叢(第十三輯)[C];2011年

4 劉國石;高然;;二十世紀中國大陸十六國史研究[A];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回顧與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何威;;明清時期河州穆斯林商幫興起初探[A];中國回商文化(第一輯)[C];2008年

6 趙向群;;論十六國時期河西主要民族的地位與作用[A];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三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2年

7 馮君實;;魏晉官制中的護軍[A];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6年

8 何威;;明清時期河州穆斯林商幫興起初探[A];首屆中國寧夏回商大會文化論壇論文匯編[C];2008年

9 王文光;;儒家思想在十六國時期民族融合中的作用[A];孔學研究(第三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海峽兩岸第二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6年

10 施光明;;西州大姓敦煌宋氏研究[A];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史有東 史有勇;明代河州防御體系[N];民族日報;2011年

2 史舟;前車之鑒后車之師[N];民族日報;2010年

3 馬新建;王占林部進占甘谷始末[N];天水日報;2006年

4 李小樹;留名心理與兩晉史學[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

5 黃達遠;各族商人之多,為天下一大奇觀[N];中國民族報;2010年

6 云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shù)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 陳慶江;元明清澄江政區(qū)設置及其治所遷徙[N];云南日報;2001年

7 陜西師范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 朱士光;考釋精嚴 超越前賢[N];光明日報;2010年

8 孫繼民;漢唐盛世背景下中央與地方關系之比較[N];光明日報;2005年

9 鄧明;清雍正初軍事地圖考釋[N];蘭州日報;2006年

10 主持人 文玲     嘉賓 錢幣專家 慎潭;漢興錢:中國最早的年號錢[N];金融時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威;河州土司何鎖南家族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2 俄瓊卓瑪;后秦史[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3 白雪;魏晉北朝河西走廊的民族結構與社會變動[D];蘭州大學;2012年

4 胡玉春;大夏國史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8年

5 林涓;清代行政區(qū)劃變遷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6 吳洪琳;大夏國史[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7 賈偉;明清時期河湟地區(qū)民族人口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8 楊蕤;西夏地理初探[D];復旦大學;2005年

9 高然;五燕史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10 郎國華;宋代廣東經濟發(fā)展研究[D];暨南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雁鵬;十六國時期后趙國疆域政區(qū)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2 史霖;十六國時期漢趙國疆域政區(qū)的變遷[D];復旦大學;2010年

3 許永濤;十六國時期的“胡族政權”和漢族士人[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4 馬賽;十六國時期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與佛教[D];青海師范大學;2012年

5 張磊;明清江西新設縣廳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6 劉永勝;明清時期河州地區(qū)農牧業(yè)開發(fā)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虎;明代陜西政區(qū)建置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魏俊杰;十六國文獻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9 郭曉華;試論十六國時期胡漢分治的幾個問題[D];四川大學;2006年

10 李憲霞;十六國北朝時期長安城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76251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76251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0a2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