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論西夏文獻流失海外的原因、經(jīng)過和具體分布

發(fā)布時間:2018-04-09 23:11

  本文選題:西夏文獻 切入點:流失海外 出處:《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摘要】:西夏王朝創(chuàng)建了屬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字,給世人留下了數(shù)量浩繁、內(nèi)容豐富的西夏文獻。自被發(fā)現(xiàn)以來,由于歷史等各方面的原因,大量流失海外,造成了不可彌補的遺憾和損失,現(xiàn)分藏于俄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家。本文總結(jié)了西夏文獻流失海外的原因、經(jīng)過及目前在各國的分布和編纂情況,為將來順利追回這些流失海外的珍貴西夏文獻提供參考。
[Abstract]:The Xixia Dynasty created its own national characters, leaving the worl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rich Xixia documents.Since being discovered, due to historical and other reasons, a large number of lost overseas, resulting in irreparable regret and loss, is now hidden in Russia, Britain, France, Japan and other countrie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asons for the loss of Xixia literature overseas, and the distribution and compilation situation in various countries at present,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uccessful recovery of these valuable Xixia documents lost overseas in the future.
【作者單位】: 遼寧大學歷史學院;
【基金】: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流失海外珍貴歷史檔案的調(diào)查、追索與整理研究”(11YJC870039)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G256;K246.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束錫紅,府憲展;英藏黑水城文獻和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獻的版本學價值[J];敦煌研究;2005年05期

2 束錫紅;;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獻考論[J];敦煌研究;2006年05期

3 史金波;聶鴻音;;俄藏西夏文世俗文獻目錄[J];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1998年02期

4 許生根;英藏黑水城文獻社會文書述略[J];寧夏社會科學;2004年06期

5 許生根;;日本藏西夏文刊本《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考略[J];寧夏社會科學;2009年04期

6 孫繼民;;俄藏黑水城西夏漢文文獻數(shù)量構(gòu)成及經(jīng)濟類文獻的價值[J];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7 武宇林;;日本龍谷大學所藏西夏文獻的調(diào)研報告[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8 武宇林;;日本學者關(guān)于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所藏西夏文《圣勝慧彼岸到功德寶集頌》殘片的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9年09期

9 張洪鋼;王鳳娥;;中國黑水城文獻的百年滄桑[J];圖書情報工作;2010年07期

10 佐藤貴保;劉宏梅;;未刊俄藏西夏文《天盛律令》印本殘片[J];西夏研究;201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孫穎慧;;成果豐碩的西夏學研究——《寧夏社會科學》西夏欄目述評[J];甘肅社會科學;2010年06期

2 陳棣芳;;少數(shù)民族文字文獻對中國古典文獻學的發(fā)展[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3 張紅宣;張玉珍;;黑城出土元代漢文文書研究概述[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年02期

4 杜立暉;;黑水城元代漢文軍政文書的數(shù)量構(gòu)成及其價值[J];寧夏社會科學;2012年02期

5 黃延軍;;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獻考補[J];西夏研究;2010年02期

6 姜歆;;黑水城出土法律文獻的整理與研究概述[J];西夏研究;2011年03期

7 趙彥龍;楊綺;;試論西夏的科技檔案[J];西夏研究;2011年04期

8 段玉泉;;管主八施印《河西字大藏經(jīng)》新探[J];西夏學;2006年0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段玉泉;;管主八施印《河西字大藏經(jīng)》新探[A];西夏學(第一輯)[C];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范立君;俄藏黑水城發(fā)愿文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2 趙小明;中國藏黑水城方術(shù)類文獻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石坤;斯坦因喀拉浩特遺址所發(fā)掘諸廢墟及其出土文物對應(yīng)關(guān)系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4 朱建路;黑水城所出元代糧食相關(guān)文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楊曉華;;黑水城漢文文獻的發(fā)現(xiàn)及其學術(shù)價值[J];圖書與情報;2005年06期

2 沙武田;俄藏敦煌藝術(shù)品與莫高窟北區(qū)洞窟關(guān)系蠡測[J];敦煌學輯刊;2004年02期

3 楊富學;;“絲綢之路民族古文字與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J];敦煌學輯刊;2005年04期

4 胡若飛;英藏黑水城文獻概述[J];固原師專學報;2005年05期

5 史金波;;創(chuàng)建黑水城出土文獻研究新的里程碑[J];河北學刊;2007年04期

6 白濱;;寧夏靈武出土西夏文文獻探考[J];寧夏社會科學;2006年01期

7 史金波;黃潤華;;北京圖書館藏西夏文佛經(jīng)整理記[J];文獻;1985年04期

8 羅樹寶;印刷史上的一次重大發(fā)現(xiàn)——《俄藏黑水城文獻》出版[J];印刷雜志;2002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歷史檔案》一九八一年要目索引[J];歷史檔案;1982年01期

2 王軍;;掀開歷史的這一幕——參觀皇史[肚騫氐嫡婕U估饋仿蔥J];中國檔案;1985年Z1期

3 ;《歷史檔案》一九八六年要目索引[J];歷史檔案;1986年04期

4 ;《全國滿文圖書資料聯(lián)合目錄》出版[J];歷史檔案;1991年04期

5 ;《滿文教材》出版[J];歷史檔案;1992年01期

6 石小英;;西夏平民服飾淺談——以ДX.02822《雜集時要用字》為中心[J];寧夏社會科學;2007年03期

7 趙彥龍;;試論西夏的戶籍文書——西夏賬籍文書研究之一[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8 文志勇;;《西夏官階封號表》殘卷新譯及考釋[J];寧夏社會科學;2009年01期

9 楊彥林;;西夏啟蒙教育初探[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10 楊志高;;中英兩國的西夏文《慈悲道場懺罪法》藏卷敘考[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中國藏西夏文獻》征訂啟事[A];西夏學(第二輯)[C];2007年

2 胡玉冰;;漢文西夏文獻之特點及其研究意義和研究方法[A];西夏學(第一輯)[C];2006年

3 史金波;;《中國藏西夏文獻》的內(nèi)容特點[A];西夏學(第三輯)[C];2008年

4 蔡美彪;;功在當代 利在千秋——祝賀《中國藏西夏文獻》出版[A];西夏學(第三輯)[C];2008年

5 許偉偉;;《中國藏西夏文獻》受到媒體廣泛關(guān)注[A];西夏學(第三輯)[C];2008年

6 陳育寧;;西夏文獻整理研究的里程碑(代序)[A];西夏學(第二輯)[C];2007年

7 ;西夏文獻整理研究的里程碑——大型文獻叢書《中國藏西夏文獻》整理出版[A];西夏學(第三輯)[C];2008年

8 高國祥;;《中國藏西夏文獻》出版過程[A];西夏學(第三輯)[C];2008年

9 白濱;;開創(chuàng)我國西夏研究的新局面[A];西夏學(第三輯)[C];2008年

10 李致忠;;極為珍貴的西夏文獻資料[A];西夏學(第三輯)[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寧業(yè)高;討回屬于巢湖的歷史檔案[N];巢湖日報;2006年

2 趙鳳華;《中國藏西夏文獻》填補西夏學研究眾多空白[N];科技日報;2007年

3 馮舒玲;《中國藏西夏文獻》出版[N];寧夏日報;2007年

4 特約記者 府憲展邋記者 余傳詩;一個王朝歷史的回歸[N];中華讀書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楊雪梅;西夏文明,在破解古文獻中“復(fù)活”[N];人民日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王婧姝;填補史學空白 透視西夏社會[N];中國民族報;2006年

7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西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史金波;我與國家圖書館藏西夏文獻[N];光明日報;2009年

8 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 杜建錄;文獻出版打破西夏學研究局限[N];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杜娟;西夏學研究獨具中國特色[N];社會科學報;2006年

10 趙志研;西夏學在中國的100年[N];中國民族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春梅;清代中琉關(guān)系檔案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2 孫秋云;18世紀漢文明向苗疆的傳播及苗文明的回應(yīng)研究[D];武漢大學;2006年

3 趙樹廷;清代山東對外貿(mào)易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4 陳東;清代經(jīng)筵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5 程麗紅;清代報人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6 王云紅;清代流放制度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6年

7 吳海波;清中葉兩淮私鹽與地方社會[D];復(fù)旦大學;2007年

8 陸勇;傳統(tǒng)民族觀念與清政府[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9 陳鵬;清代東北地區(qū)“新滿洲”研究(1644-1911)[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高志超;明清時期伶仃洋區(qū)域海洋社會經(jīng)濟變遷[D];暨南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金玲;明清之際澳門華人天主教徒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2 蔡建明;雍正朝殿試策中的政策導向[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何春紅;康熙時期山西吏治初探[D];湘潭大學;2008年

4 姜海燕;清代江西的糧食運銷[D];南昌大學;2006年

5 孟超;清前期獄卒瀆職現(xiàn)象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6 魏珂;嘉道年間廣東水師違法違規(guī)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7 黃春艷;明清之際西洋鐘表在中國的傳播與制造[D];暨南大學;2006年

8 段文艷;清代民間社會圖賴現(xiàn)象之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9 趙郁楠;清代東北參務(wù)管理考述[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10 顧松潔;清代琿春八旗駐防初探[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172857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72857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08e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