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歸附漢人”轉(zhuǎn)到“漢軍旗人”——以“盛京出生”者為中心
本文選題:歸附漢人 切入點:漢軍旗人 出處:《清史研究》2015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漢軍旗人大部分是投降、被俘虜、被掠取或主動歸附于清朝(后金國)的舊明朝官民及其兒孫,他們成為"歸附漢人",在清初通過入旗而"滿化"。本文以"歸附漢人"中的高級將領(lǐng)及其繼承者為考察的重點,認為鮑承先、祖澤潤、王世選、蔡士英等,歸附后不得不與漢地的妻子兒女分離,而在盛京另行娶妻生子。且在遇有襲替世職時,鮑氏、祖氏、王氏家族,都不選漢地(舊明朝時期)出生之子,而是以"盛京出生"之子襲替,另建新的旗人譜系。這一反映清初"漢人滿化"的現(xiàn)象,為以往的研究者所忽略。
[Abstract]:Most of the flag men of the Han army surrendered, were captured, and were taken or voluntarily attached to the old Ming government and their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in the Qing Dynasty (post-Jin). They became "affiliated Han people" and "Manchu"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enior generals and their successors in "returning to the Han people", and thinks that Bao Chengxian, Zhu Ze-run, Wang Shixuan, Cai Shiying, etc. They had to separate themselves from the wives and children of the Han Dynasty, and they took another wife and had children in Shengjing. And in the event of an attack, the Baos, the ancestors, and the Wang families did not choose the sons of Han Di (during the old Ming Dynasty). Instead, the son of Shengjing was inherited and a new pedigree was built, which reflects the phenomenon of "Manchurization of Han people"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which was ignored by previous researchers.
【分類號】:K24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常虛懷;;明末總兵黑云龍史跡新考[J];歷史檔案;2013年04期
2 方裕謹;崇禎七年后金對關(guān)內(nèi)的入擾(三)[J];歷史檔案;1982年04期
3 ;祖大壽家族中的一起襲職之爭[J];歷史檔案;1995年02期
4 雷炳炎;;清代世爵世職承襲人擇選探論[J];求索;2009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志忠;魏中林;;宦官政治與明代文學(xué)的演進[J];北方論叢;2012年04期
2 劉平;孫f ;;紫禁城小朝廷的社會史研究[J];故宮學(xué)刊;2014年01期
3 李揚;;清代北京旗人社會生活管窺——以《成府村志》為中心的研究[J];北京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4年04期
4 張寧;申曉云;;辛亥革命后(1912—1924年)旗人生計問題研究[J];北華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4年05期
5 樊志斌;;曹雪芹京西居所、行跡研究及相關(guān)問題考辨[J];曹雪芹研究;2015年01期
6 吳淑玲;仇兆鰲與浙東學(xué)派之關(guān)系[J];河北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5年01期
7 王玉超;劉明坤;;《兒女英雄傳》中關(guān)于清代滿漢科舉制度的差異考辨[J];河南社會科學(xué);2010年03期
8 劉上生;佩筆侍從:曹寅“為康熙伴讀”說辨正[J];湖南師范大學(xué)社會科學(xué)學(xué)報;2000年06期
9 劉金德;;清代昭勛公圖賴事跡述略[J];佳木斯大學(xué)社會科學(xué)學(xué)報;2013年03期
10 常虛懷;;明末總兵黑云龍史跡新考[J];歷史檔案;2013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趙令揚;;從張岱史學(xué)觀點看明代文化思想變遷之歷程[A];明史研究論叢(第六輯)[C];2004年
2 劉小萌;;海內(nèi)外滿漢關(guān)系史研究概述[A];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檢討:問題與前瞻[C];2014年
3 湯超;;清代皇室“藍甲”小考[A];多維視野下的清宮史研究——第十屆清宮史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鄧亦兵;;清代前期北京城房價變化趨勢[A];北京歷史文化研究[C];2012年
5 李揚;;清代北京旗人社會生活管窺——以《成府村志》為中心[A];北京史學(xué)論叢2014[C];201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馬大勇;清初金臺詩群研究[D];蘇州大學(xué);2001年
2 李霞;清前期督撫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06年
3 彭戰(zhàn)果;方以智儒、佛、道三教會通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09年
4 徐燕;隋唐故事考論[D];揚州大學(xué);2010年
5 趙海霞;李漁文化活動及觀念考論[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0年
6 陳宏;清代乾隆朝督撫貪賄犯罪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10年
7 潘志成;清代貴州苗疆的法律控制與地域秩序[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10年
8 王宇;清末十年滿漢關(guān)系研究(1901-1911)[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3年
9 張寧;清代滿族文言小說家及其小說創(chuàng)作研究[D];南開大學(xué);2013年
10 劉剛;順治朝東北貳臣流人和方外流人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鄭娟;《顏山雜記》校注及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10年
2 姜婧姝;言行無愧的生哀死榮[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1年
3 齊黎明;辛亥革命后滿族的平民化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1年
4 程曉峰;洪亮吉及其《春秋左傳詁》評述[D];湖南大學(xué);2009年
5 張焱兵;顏元教育哲學(xué)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xué);2011年
6 肖衛(wèi)華;清代前期湖北籍高層文官研究[D];武漢大學(xué);2004年
7 曹斌;清初士大夫群體的心態(tài)詮釋[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07年
8 孫智坤;康熙時期山東巡撫與地方社會治理[D];湘潭大學(xué);2008年
9 郗曉莉;錢澄之及其《藏山閣詩存》研究[D];暨南大學(xué);2008年
10 盧小燕;“有清元儒 東洲先覺”[D];贛南師范學(xué)院;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雷炳炎;清代世爵世職承襲制度的幾個問題[J];北方論叢;2005年05期
2 徐凱;八旗滿洲旗分佐領(lǐng)內(nèi)高麗姓氏[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0年05期
3 方裕謹;崇禎七年后金對關(guān)內(nèi)的入擾(三)[J];歷史檔案;1982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詠梅;試析清初漢軍旗人的特點——兼論清初重用漢軍旗人的原因[J];安徽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00年04期
2 劉詠梅;論清初漢軍旗人督撫的歷史作用[J];海淀走讀大學(xué)學(xué)報;2001年04期
3 單麗麗 ,王大為;黑龍江省肇東市出土的“漢軍萬戶之印”[J];北方文物;2003年01期
4 王秀英;;從清入關(guān)前后漢軍貴族形成看統(tǒng)治階級用人之策[J];北方文物;2012年04期
5 孫守朋;;清朝漢軍六品以下職官出旗反復(fù)現(xiàn)象闡析[J];求索;2013年02期
6 李德;漢軍“旗香”鉤沈[J];滿族研究;1995年03期
7 任光偉;談東北漢軍旗人及其“燒香”與云南流人之關(guān)系[J];民族藝術(shù)研究;1995年03期
8 曹廣超;;布衣武師——梅花拳師劉漢軍[J];精武;2007年08期
9 董云飛;;八十年代以來漢軍萬戶研究述評[J];雞西大學(xué)學(xué)報;2012年11期
10 吳曉莉;;清代黑龍江漢軍旗人的族群意識[J];滿語研究;2005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燕光;;清代的八旗漢軍[A];滿學(xué)研究(第一輯)[C];199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包波;漢軍低調(diào)迎戰(zhàn)魯能[N];湖北日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劉澤邋實習(xí)生 王學(xué)華;致富不忘鄉(xiāng)親[N];張掖日報;2007年
3 姚永亮邋記者 王青山;這個農(nóng)民出手不凡[N];四川日報;2007年
4 鄭傳海 喻守軍;逆向思維法 念好管理經(jīng)[N];科技日報;2000年
5 記者 李鵬翔;“漢軍”集體掛牌,俱樂部做最壞打算[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6 黃彥震 孫曉勇;群體命運折射民族觀和文化觀的變化[N];中國民族報;2013年
7 本報記者 雷茂盛;高橋飛架為人民交上滿意答卷[N];中國改革報;2007年
8 張劍鋒;霸王別姬: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虛假報道[N];學(xué)習(xí)時報;2010年
9 ;《英漢軍事大詞典》等5部雙語軍事大詞典由上海外教社出版[N];中華讀書報;2007年
10 ;漢軍眾志成城要保級[N];圍棋報;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3條
1 董云飛;蒙元前期漢軍萬戶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13年
2 周文博;居于漢人之間[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12年
3 崔楠楠;清入關(guān)后漢軍旗人與漢族民人的滿語學(xué)習(xí)[D];遼寧大學(xué);2014年
,本文編號:16439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643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