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季士風與文學
發(fā)布時間:2018-03-09 05:03
本文選題:宋季 切入點:士風 出處:《浙江大學》2007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 宋季三朝(理宗、度宗、恭帝)以及二王(端宗、衛(wèi)王)時期的五十余年是宋代國家持續(xù)衰蔽終至不可收拾的時期,也是宋代文學史上文學創(chuàng)作停頓、沉淀、總結的一個時期。宋季雖然文學總體成就不高,也存在著問題,但出現(xiàn)了一些值得深究的文學現(xiàn)象,這些都與宋季衰世中的士風密不可分。 宋季是個多事之秋,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在政治上,自史彌遠掌權始至賈似道固權結束,一直是一種權相取代權相的格局。在經濟上,農村由于朝廷剝削及大戶兼并,中小地主多走向破產,而城市經濟由于商業(yè)與貿易的支撐持續(xù)繁榮。在思想上,道學在多種復雜因素下,終于被確立為官方學術,但自此走上僵化之路。宋季社會的這些特征誘發(fā)且強化了宋代士大夫固有的不良風習如奔競、奢靡、崇虛名等,士人階層整體道德水平下滑,士風主流敗壞。理宗、度宗時期表面平靜實則動蕩腐朽不堪的政治摧抑了士大夫們本來未泯的責任感與進取心,造成了宋季君子在野、小人得志的反常現(xiàn)象。宋季士人心態(tài)與行為的這些變化的后果是嚴重的,它加深了社會各方面危機,直接導致宋朝滅亡。 “江湖詩禍”是宋季一個連系政壇、文壇的事件,其導源是發(fā)生在理宗即位之初的“濟王事件”,其實質是史彌遠對中下層士人干預現(xiàn)實、參政議政之風不滿的爆發(fā)!敖姷湣钡挠绊懖⑽匆驍(shù)年后詩禁的解除而消失,而在宋季五十余年成為一道陰影籠罩在江湖文人頭上,促使了文人們對世途風波險惡的畏懼。因為士人心態(tài)的變化,宋季文學在作者隊伍、寫作主題、寫作藝術等方面都發(fā)生了由量到質的變化。為了說明宋季士風與文風的互動,筆者選取了宋季文人及其文學作品中三個較有特色的現(xiàn)象:通過宋季文人普遍對“三高”的仰慕來展示宋季文人對現(xiàn)實的不滿與對朝廷的疏離,通過分析在宋季文人文集中與相士交往的詩文來解析士人們人生無常之心理,通過劉克莊諂諛賈似道的詩文來了解權相政治下的奔競之風以及士人人格的依附與變異。 宋季詩壇是“江湖時代”,江湖文人的大量出現(xiàn)是當時社會與科舉的雙重危機造成的。這是一個失落的士人群體,,他們欲隱而無肥遁之資,欲仕而無上升之途,此種人生矛盾造成了他們“游”的生存狀態(tài)。詩歌是江湖詩人的干謁之資與謀生之道,也是他們實現(xiàn)自我宣泄感情的途徑,他們在詩中吟唱“行藏兩無策”的生活,表達自己對現(xiàn)實的淡泊乃至淡漠。由于眼光、地位的局限,他們的詩歌表現(xiàn)出寒儉、卑、俗的特征。江湖詞人的生存狀態(tài)與江湖詩人毫無二致,他們的詞作從內容到藝術都表現(xiàn)出江湖風味。江湖詩人是晚唐詩風的追隨者,晚唐詩風在宋季的重現(xiàn)并非僅僅是對江西詩的反撥,也是當時社會狀況與文人心態(tài)的主動選擇。 道學成為宋季思想學術領域的官方主流后,道學家如真德秀等人又在謀求道學文學觀對文學的規(guī)范,他們編印了系列選集宣揚自己的詩文標準。宋季道學家的理論與創(chuàng)作成就主要表現(xiàn)在散文方面,他們倡導本于理而達于實用的散文觀,自己的創(chuàng)作也體現(xiàn)出儒者氣象。與宋季道學士人的迂闊不達時務相對應,道學家過于僵化與重道輕文的文學觀終將因不合情理而被后人拋棄。 西湖詞人是一個以王孫貴族、世家子弟為主體的詞人群體,他們皆具有深厚的藝術修養(yǎng)與高雅的審美情趣,日常生活以曳裾貴邸,清賞湖山為主。他們向往東晉王羲之等人的風度,心態(tài)中表現(xiàn)出一種遠離當下現(xiàn)實的傾向。西湖詞人的詞作苛求音韻,講究詞法,在內容與藝術上追求清與雅。經他們之手,宋詞走完了燦爛的生命歷程。 自元兵破襄陽到S撋膠U降畝潭淌輳姨旆馗。绰柋,宋代士大夫掉[乙灝饈都斜,坞yб步敕淺J逼冢蘼墼謚魈饣故且?guī)上都与达暟的坞yб約按撕蟮囊琶裎難в瀉艽蟛煌。猪摷义士脻擁现宠幙翗I(yè)摹笆貳幣饈叮竊謔鬧兄沂導切鷥鋈司,展现国碱U耍什杉で釁郵擔星檎嬤慷恕
本文編號:15870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587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