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行人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01 04:26
本文關鍵詞:明代行人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行人司 行人 升遷 國內(nèi)職責 外交職責
【摘要】: 明代設有行人司,洪武二十七年定制行人司官員為四十人,其中,司正一人,正七品;司副二人,從七品;行人三十七人,正八品。明代行人初由孝廉、茂才擔任,后從進士選任。由于行人一職,其職事較為重要,故其升遷也比較合理,多升遷為御史、六科給事中等科道官,升轉(zhuǎn)的周期逐漸縮短,升轉(zhuǎn)的速度隨之加快。明代行人的職掌比較廣泛,可以分為對內(nèi)和對外兩類職能。其中,行人的國內(nèi)職責又分成內(nèi)地和邊疆兩類。行人的內(nèi)地職責主要是頒行詔敕,征聘賢才,奉旨吊祭,獎勵官員,護送大臣等。邊疆職責則有奉旨招撫,冊封土官,參與軍務,伴送使者,獎勵邊疆功臣等。行人的外交職責主要是冊封國王,奉旨詔諭、吊祭、賞賜,護送使節(jié)回國等。行人出使的國家多是明王朝的朝貢國,如安南、日本、占城、朝鮮等。明代行人多數(shù)能廉潔奉公、克己職守,,較好地完成朝廷委派的各種事務,因此聲望極高,時人將其與中書并稱中行。行人的出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對明王朝的內(nèi)政和外交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在內(nèi)政方面,起了上傳下達的作用,成為連接中央與地方的紐帶,搭建了中央與邊疆民族交往的橋梁,從而增強了邊疆民族對中央政府的向心力,有利于明朝政治的穩(wěn)定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而在外交上則溝通了明王朝與境外諸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聯(lián)系與交流,維護了宗藩體制,有利于周邊國際環(huán)境的穩(wěn)定。
【關鍵詞】:行人司 行人 升遷 國內(nèi)職責 外交職責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K248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言7-10
- 一、明代行人司及行人之設置10-14
- (一) 行人名稱之歷史淵源10-11
- (二) 明代行人司及行人之設置11-14
- 二、明代行人的升遷14-24
- 三、明代行人的國內(nèi)職責24-33
- (一) 明代行人的內(nèi)地職責24-28
- (二) 明代行人的邊疆職責28-31
- (三) 明代行人國內(nèi)職責之變化31-33
- 四、明代行人的外交職責33-47
- (一) 明代奉使境外之行人33-38
- (二) 明代行人出使之國家38-41
- (三) 明代行人對外之職責41-43
- (四) 明代行人出使境外之情形43-47
- 五、明代行人設置的意義與作用47-52
- 參考文獻52-56
- 后記56
【引證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喜濤;封貢關系視角下明代中朝使臣往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克平;朝鮮與明外交關系研究[D];延邊大學;2009年
3 李曰強;明代禮部教化功能研究[D];南開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趙鑫華;明蒙關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2 滕淋;明朝外交使節(jié)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1252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125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