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公羊傳》權變思想中的“反經(jīng)合道”
本文關鍵詞:論《公羊傳》權變思想中的“反經(jīng)合道”
更多相關文章: 《公羊傳》 經(jīng) 權 “反經(jīng)合道”
【摘要】:"反經(jīng)合道"是公羊?qū)W權變思想的核心,在《公羊傳》傳文的多個方面有所體現(xiàn),其意概括而言,是指在符合"常道"即根本大義的基礎上,可以打破原有的規(guī)范,根據(jù)具體情況變通行事。"經(jīng)"、"權"、"道"在公羊?qū)W理論體系中分別有怎樣的內(nèi)涵?"反經(jīng)合道"的體現(xiàn)形式如何?其意義究竟如何?這些仍然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豆騻鳌吠ㄟ^對春秋時期相關史事的評述,對以不合常經(jīng)的方式保證根本大義的行為表示贊同,并提出應當在某種境況下行權的主張。同時,《公羊傳》在解經(jīng)的過程中注重"經(jīng)"、"權"、"道"之間的辯證關系,既通過一些特殊的書法闡釋《春秋》經(jīng)文的微言大義,又根據(jù)事件發(fā)生的具體境況作出某種意義上的合理分析和評判,為當時的人們在特殊情況下的特殊行事提供了解釋模式。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
【關鍵詞】: 《公羊傳》 經(jīng) 權 “反經(jīng)合道”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先秦諸子的歷史觀研究”(14JJD770028)
【分類號】:K225.04
【正文快照】: 權變思想是公羊?qū)W思想中較具思辨色彩的一部分,其意是指在遵守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變通行事�!皺唷弊鳛橐环N哲學概念,最早由孔子提出,《公羊傳》則首次以“經(jīng)”“權”對稱,并將“反經(jīng)合道”之說作為其權變思想的核心內(nèi)涵,也就是說,“權”作為一種變通手段,雖然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裕華;;論古希臘哲學研究方向的轉變[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2 王小琴;;音樂倫理學論綱[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3 李成玉;;符號中的藝術——簡析卡西爾《人論》中的藝術觀[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4 彭正梅;;學習中的消極經(jīng)驗之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5 蒲德祥;;幸福組織: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6 尹延安;;荷馬史詩的一種哲學解讀——兼論荷馬與柏拉圖的哲學思辨[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7 葉常林;;西方分配正義理論綜述[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8 馮香芬;;柏拉圖與孟子政治思想之比較[J];安順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9 馮雯;;淺析教育研究范式的演進歷程[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10 戴昕;;正義的形象——對西方美術作品中正義女神形象的考察及其對法治話語的啟示[J];北大法律評論;2006年0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彭彥錄;;論君特·格拉斯小說中的反烏托邦情結[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萬勁波;;弘揚綠色奧運精神與共建生態(tài)文明秩序[A];第六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汪偉全;;公共理性芻議[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劉東建;;解構、整合與重建——大眾傳媒時代的公民教育[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張俊;;公私利益選擇與公共品供給動態(tài)有效性:經(jīng)濟思想史的視角[A];中華外國經(jīng)濟學說研究會第19次年會暨外國經(jīng)濟學說與國內(nèi)外經(jīng)濟發(fā)展新格局(會議文集)[C];2011年
6 石敏敏;;論小瑪格蓮娜的“復活”觀念[A];基督教思想評論第十一輯[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2 顧遠飛;市場化環(huán)境下的大學運行邏輯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張映芹;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孫經(jīng)國;從理想性政治哲學到現(xiàn)實性政治哲學[D];南開大學;2010年
5 金道銘;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6 陳建新;李漁造物思想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7 詹曉陽;基層政府面向信息弱勢群體的公共服務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8 雷冬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diào)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9 李雁;新時期文學中的烏托邦精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楊春花;論信仰對于社會秩序的價值[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珍資;基于生態(tài)學的大學生自主管理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鄭艷艷;社會進步標準的當代闡釋[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韓會平;《米德爾馬契》中喬治·艾略特女性倫理探析[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4 彭震;“中國威脅論”——影響與對策[D];湘潭大學;2010年
5 陳達;毛澤東民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6 楊雪林;轉型經(jīng)濟中我國初次分配不公正的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趙娜;山東膠州秧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金琪;高中學優(yōu)生群體的德育管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超;中國法治進程中罪犯知識產(chǎn)權保障問題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蔣宏;先秦情詩與古希臘情詩比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田豐;;從“春秋決獄”到“四書升格”——從“反經(jīng)合道”為“權”透視漢宋學分野[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2 葛榮晉;中國古代經(jīng)權說的歷史演變[J];孔子研究;1987年02期
3 岳天雷,宋衛(wèi)平;程頤權說探略[J];鄭州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4 趙紀彬;高拱權說辨證[J];中州學刊;1982年04期
5 ;[J];;年期
,本文編號:11168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116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