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本文關鍵詞:安徽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摘要】: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簡稱(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為宗旨,統(tǒng)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fā)展安全兩件大事,堅持擴大開放,做強中國教育,推進人文交流,不斷提升我國教育質量、國家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薄兑庖姟愤強調高等學校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重點工作有:“加快留學事業(yè)發(fā)展,提高留學教育質量;完善體制機制,提升涉外辦學水平;加強高端引領,提升我國教育實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豐富中外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加強與國際組織的合作,促進教育領域合作共贏;實施‘一帶一路’教育行動,促進沿線國家教育合作!眹鴦赵和ㄟ^的《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將影響廣大地方院校的未來發(fā)展,作為高等教育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廣大的地方院校必須積極應對,給地方院校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可能。在全球化視野下,各高等教育機構超越了單一的民族國家閾限,要同時在全球、國家和地方三個維度上行動。地方高等院校的最終目標是跟隨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最終成為一流的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雙一流”戰(zhàn)略下,地方院校應當通過打破身份固化、引入競爭機制、避免重復交叉等,積極爭取在分類發(fā)展中追求卓越,爭創(chuàng)一流。地方院校要積極開拓本土資源和全球市場,在服務、特色和優(yōu)勢上下功夫。既要避免研究型追趕誤區(qū),也要避免同質化發(fā)展傾向;诖,地方院校走向卓越要經歷三個階段的修煉:夯實基礎,扎根地方;彰顯特色,逐鹿區(qū)域;追求卓越,走向世界。因此建議地方院校:(1)要有追求卓越的決心和具體的戰(zhàn)略規(guī)劃;(2)要真正扎根本土,辦出特色;(3)要力爭在“點”上突破。本文從高等學校如何進一步加強高端引領、提升教育實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分析。安徽大學在國際化教育發(fā)展的進程中,還存在學生的國際化、師資的國際化、課程的國際化、國際合作和交流等諸多困難和不足。本文著眼于安徽大學從轉變國際化理念、完善外事體制機制、加大資金投入等方面,將按照國務院“雙一流”建設要求“引進世界一流大學和特色學科,開展高水平人才聯(lián)合培養(yǎng)和科學聯(lián)合攻關,加強國際前沿和薄弱學科建設,借鑒世界名校先進管理經驗,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助推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通過支持校內部分學科參與國際重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建設一批高水平國際合作聯(lián)合實驗室、國際聯(lián)合研究中心,面向全球引進高層次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促進高?萍紘H協(xié)同創(chuàng)新!蓖ㄟ^選派高等學校優(yōu)秀青年教師、學術帶頭人等赴國外高水平機構訪學交流,加快引進世界名校師資,完善教師專業(yè)標準體系,推進外籍教師資格認證,加快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助推學校國際知名,國內一流高水平大學建設。
【關鍵詞】:安徽大學 國際合作與交流 一流學科 國際化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47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緒論9-15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義9-10
-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10-13
- 1.3 論文研究方法及思路13
- 1.4 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13-15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關政策15-20
- 2.1 概念界定15-16
- 2.2 相關政策16-20
- 第3章 安徽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的現(xiàn)狀、不足及原因分析20-27
- 3.1 安徽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的現(xiàn)狀20-22
- 3.2 安徽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的不足22-24
- 3.3 安徽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不足的原因分析24-27
- 第4章 國內外部分國家地區(qū)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做法及經驗27-33
- 4.1 美國高等院校國際化辦學經驗27-28
- 4.2 德國“卓越倡議”計劃啟示28-29
- 4.3 日本高等教育國際化戰(zhàn)略啟示29-30
- 4.4 我國香港地區(qū)高校國際化成功之道30-31
- 4.5 北京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啟示31-33
- 第5章 安徽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對策33-41
- 5.1 樹立大國外交理念33-34
- 5.2 加強國際化制度建設34
- 5.3 體制機制國際化34-35
- 5.4 師資隊伍國際化35-36
- 5.5 人才培養(yǎng)國際化36-37
- 5.6 科學研究國際化37-40
- 5.7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40-41
- 結束語41-42
- 參考文獻42-45
- 致謝4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松;安徽大學主辦的“兩報一刊”喜獲殊榮[J];中國大學教學;2005年07期
2 ;安徽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J];國際貿易問題;2005年08期
3 邱連剛;顧廣玲;李軍;米學芹;;加強領導健全機制嚴格管理完善服務——安徽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工作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生就業(yè);2006年04期
4 ;安徽大學[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09年14期
5 ;安徽大學[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0年01期
6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總目錄[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7 ;《安徽大學學報》一九八六年總目錄[J];安徽大學學報;1986年04期
8 ;《安徽大學學報》1993年總目錄[J];安徽大學學報;1993年04期
9 ;邁向新世紀的安徽大學[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1999年05期
10 ;安徽大學[J];時代教育;2006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顧祖釗;;后記[A];“新中國文學理論五十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安徽大學籌備處成立文件[N];中國檔案報;2010年
2 記者 戎海;?谑信c安徽大學開展戰(zhàn)略合作[N];海南日報;2013年
3 老屋;舊安徽大學的一批文物[N];江淮時報;2005年
4 記者 李陳續(xù);安徽大學兩千畝新校區(qū)動工[N];光明日報;2003年
5 記者 陳婉婉邋通訊員 錢寶平;安大教學科研邁上新臺階[N];安徽日報;2007年
6 曹顯鈺;爭創(chuàng)一流大學 服務安徽崛起[N];安徽日報;2008年
7 記者 李陳續(xù) 計亞男;安徽大學“開門”謀劃人才培養(yǎng)[N];光明日報;2011年
8 記者許憲章通訊員錢寶平;安徽大學“211工程”通過立項審核[N];安徽日報;2002年
9 本報記者 劉純友;揚帆奮進譜新篇[N];安徽日報;2009年
10 柏松 劉鵬程;安徽大學課題組調研毛集實驗區(qū)新農村建設[N];淮南日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偉偉;1927-1937年安徽省高等教育研究[D];安徽大學;2016年
2 劉丹;安徽大學普通本科通識教育模式改革研究[D];安徽大學;2016年
3 袁丹丹;安徽大學女性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安徽大學;2016年
4 錢勝;銅陵市公安隊伍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D];安徽大學;2016年
5 盧兆敏;安徽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安徽大學;2016年
6 張輝;安徽大學體育館利用率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5年
7 胡麗娟;安徽大學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D];安徽大學;2013年
8 夏曉夢;安徽大學學生參與學校管理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9 李文靜;安徽大學文化素質教育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10 劉洋;關于大學生肥胖問題的調查報告[D];安徽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8040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ydyl/804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