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視野下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
本文關(guān)鍵詞: 一帶一路 世界市場 政治空間觀 均勢 歷史哲學 出處:《俄羅斯研究》2015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展開,依托于既存的世界秩序這一外部約束條件,并與世界秩序之間會有相互構(gòu)成性的關(guān)系。通過對近代以來政治哲學、歷史過程以及世界市場內(nèi)在運行邏輯的分析,可以看出全球秩序與區(qū)域秩序之間復雜的互動關(guān)系,以及海洋國家和陸地國家在這方面的不同運行邏輯。作為海洋國家的美國主導下的全球秩序,有著較為完整的政治哲學論證以及經(jīng)濟、安全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但由于美國的生存原則,其所主導的秩序卻無法有效覆蓋亞歐大陸的內(nèi)部地區(qū)。對這些地區(qū)的有效覆蓋,需要有海洋化的大陸國家來完成。這個過程會重新定義世界秩序,同時也伴隨著對于相關(guān)各國的重新定義。"一帶一路"戰(zhàn)略在這樣一種思考視域下會獲得其歷史哲學意義。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Belt and Road" strategy depends on the existing world order, which is an external constraint condition, and there will be a mutual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and the world order, through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since modern time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process and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 world market, we can see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lobal order and the regional order. The global order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United States as a maritime state has a relatively complete political philosophical argument as well as economic, security and other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However, due to the survival principle of the United States, its dominant order can not effectively cover the interior of the Eurasian continent and the effective coverage of these areas. The process needs to be done by oceanizing continental states. This process will redefine the world order.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redefinition of the countries concerned,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will gain its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field of thinking.
【作者單位】: 外交學院外交學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范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重大項目“上海合作組織研究”(項目批準號:11JJDGJW011) 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課題“‘一帶一路’戰(zhàn)略與上海發(fā)展重點研究”(項目批準號:2015-GR-13)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822.3
【正文快照】: “一帶一路”戰(zhàn)略是近期的熱門話題,實務(wù)界和理論界對此都表示了高度的興趣。但是瀏覽一下各種討論,會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是在就事論事的層面上展開的!耙粠б宦贰弊鳛橐粋國家戰(zhàn)略,倘不能提升到一個歷史的高度來理解 的話,其意義便難以真正地呈現(xiàn)出來——所謂提升到歷史的高度,并不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大友;政治本體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1期
2 楊競業(yè);人的本質(zhì)的多維哲學反思——以“經(jīng)驗的預設(shè)”與“預設(shè)的經(jīng)驗”為路徑[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華;;略論馬克思主義社會發(fā)展動力理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3期
4 稅尚軍;;正視問題 突出重點 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剛;;保障農(nóng)民主體地位是新農(nóng)村建設(shè)的關(guān)鍵[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飛南;;試論政治倫理化的底線、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會的制度生態(tài)訴求[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3期
7 鄧宏烈;;論康德哲學的批判精神[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8 李銀兵;;淺析馬克思自由觀的科學含義、基本特點和基本內(nèi)容[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4期
9 白立強;;唯物史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10 胡豐順;;略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四個堅定不移”的辯證關(guān)系[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建軍;宋朝地方官員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徐佳;生態(tài)語言學視域下的中國瀕危語言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高偉;海洋空間資源性資產(chǎn)產(chǎn)權(quán)效率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jīng)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胡雪梅;科學人才觀的理論內(nèi)涵與實踐應(yīng)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10 丁勝;中國制造業(yè)貨幣政策效應(yīng)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4890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ydyl/1489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