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母親對嬰兒和老人面孔的反應機制:行為和ERP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3-01 00:39
女性在生育完后生理、心理會發(fā)生各種巨大的變化,大腦回路的變化影響著一名女性到一位母親的轉變,也會影響母親的行為和反應方式。面孔是一種優(yōu)先引起我們注意的特殊的刺激,為個體的生存繁衍和社會互動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本研究探討適育女性對嬰兒和老人面孔的注意機制,描述母體注意力的神經(jīng)生物學機制會促使我們在生活環(huán)境中更好地理解母子關系的性質(zhì),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母親的反應機制加以研究了解。研究中包括兩個部分,研究一為行為研究,運用對視覺注意的維持進行測量的實驗范式,采用3(嬰兒面孔、中青年面孔、老年面孔)x2(母親、非母親)的實驗設計,以考察適育女性對各類人群的注意偏向。研究二為事件相關電位(ERP)研究,對經(jīng)典的雙選擇oddball范式進行改進,采用2(嬰兒面孔、老人面孔)x2(母親、非母親)x2(左半球、右半球)的實驗設計。中青年圖片作為標準刺激,嬰兒與老人面孔圖片作為偏差刺激,考察每一種偏差刺激圖片下被試的神經(jīng)機制的反應。所有被試年齡在25-35歲之間,母親們的孩子在0-3歲,并為第一胎。嬰兒面孔圖片來自中國嬰兒面孔表情圖片系統(tǒng)(CIAFPS),中青年面孔圖片來自中國人情感面孔表情圖片系統(tǒng)(CAF...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問題提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價值
2 文獻綜述
2.1 嬰兒面孔特異性及其相關研究
2.1.1 嬰兒面孔特異性
2.1.2 促進育兒的眶額葉皮層
2.1.3 父母與嬰兒互動及作用
2.2 行為反應及其相關研究
2.3 認知神經(jīng)科學及其相關研究
2.3.1 ERP及其相關研究
2.3.2 神經(jīng)影像及其相關研究
3 本研究的設計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對象
3.3 研究假設
3.4 研究流程
3.5 研究創(chuàng)新
4 研究一 嬰幼兒母親對嬰兒和老人面孔圖片的注意偏向研究
4.1 被試
4.2 實驗材料
4.3 實驗設計
4.4 實驗程序
4.5 統(tǒng)計方法
4.6 結果
4.6.1 被試在各項指標上的反應時
4.6.2 方差分析結果
4.7 討論
5 研究二 嬰幼兒母親在嬰兒、老年刺激下的視覺加工研究
5.1 被試
5.2 實驗材料
5.3 實驗設計
5.4 實驗程序
5.5 統(tǒng)計方法
5.5.1 腦電記錄
5.5.2 ERP數(shù)據(jù)處理與統(tǒng)計
5.6 結果
5.6.1 被試在各項指標上的正確率
5.6.2 ERP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5.7 討論
6 總體討論
6.1 范式效應
6.2 嬰幼兒母親對嬰兒和老人的反應機制
6.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來的研究方向
7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A
附錄B
致謝
本文編號:3915175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問題提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價值
2 文獻綜述
2.1 嬰兒面孔特異性及其相關研究
2.1.1 嬰兒面孔特異性
2.1.2 促進育兒的眶額葉皮層
2.1.3 父母與嬰兒互動及作用
2.2 行為反應及其相關研究
2.3 認知神經(jīng)科學及其相關研究
2.3.1 ERP及其相關研究
2.3.2 神經(jīng)影像及其相關研究
3 本研究的設計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對象
3.3 研究假設
3.4 研究流程
3.5 研究創(chuàng)新
4 研究一 嬰幼兒母親對嬰兒和老人面孔圖片的注意偏向研究
4.1 被試
4.2 實驗材料
4.3 實驗設計
4.4 實驗程序
4.5 統(tǒng)計方法
4.6 結果
4.6.1 被試在各項指標上的反應時
4.6.2 方差分析結果
4.7 討論
5 研究二 嬰幼兒母親在嬰兒、老年刺激下的視覺加工研究
5.1 被試
5.2 實驗材料
5.3 實驗設計
5.4 實驗程序
5.5 統(tǒng)計方法
5.5.1 腦電記錄
5.5.2 ERP數(shù)據(jù)處理與統(tǒng)計
5.6 結果
5.6.1 被試在各項指標上的正確率
5.6.2 ERP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5.7 討論
6 總體討論
6.1 范式效應
6.2 嬰幼兒母親對嬰兒和老人的反應機制
6.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來的研究方向
7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A
附錄B
致謝
本文編號:39151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3915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