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蘇最惠國待遇問題研究(1972-1975)
發(fā)布時間:2021-03-31 01:00
尼克松政府在第一個任期內(nèi)力圖在解決美蘇之間既有問題的前提下拓展美蘇貿(mào)易,以授予蘇聯(lián)最惠國待遇為條件,使其配合自身處理二戰(zhàn)租借法案欠款的計劃。就在美蘇之間為此達成協(xié)議之時,蘇聯(lián)當局突然向意圖移民的猶太人征收特別的"教育稅",這引發(fā)了美國猶太團體的不滿,也導致了國會議員對美蘇貿(mào)易擴大化的抗議之聲,不少議員及其背后的政治團體呼吁將對蘇最惠國待遇與蘇聯(lián)猶太人移民問題掛鉤,而尼克松行政當局在這個問題的處理上未能與國會達成一致,在1972年的國會選舉后,由反對黨民主黨主導的兩院毫無意外地放行行政當局所強烈反對的《杰克遜-瓦尼克法案》。1973年4月,尼克松總統(tǒng)向國會提交了包含對蘇最惠國待遇的《貿(mào)易改革法案》,支持蘇聯(lián)猶太人移民的杰克遜參議員等人也在這一時間段內(nèi)針鋒相對的提出了杰克遜-瓦尼克法案與之進行對抗。雖然蘇聯(lián)方面做出了愿意與美方合作的表態(tài),也達成了一些成果。但在尼克松政權因水門事件風雨飄搖陷入危機之時,其所力推的對蘇最惠國待遇問題也不能獨善其身,最終尼克松和基辛格未能阻止包含杰克遜等人要求的貿(mào)易法案條款在眾議院通過,就連尼克松總統(tǒng)本人都因為黯然辭職無法參與該問題的最終解決。1974年8月,伴...
【文章來源】: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美國對蘇最惠國待遇問題和杰克遜-瓦尼克法案的起源
第一節(jié) 美國對蘇最惠國待遇議題的緣起
第二節(jié) 突如其來的變量—向猶太人征收"離境稅"
第三節(jié) 尼克松行政當局對"離境稅"問題的應對
第四節(jié) 杰克遜-瓦尼克法案的最終形成
第二章 尼克松執(zhí)政時期對蘇最惠國待遇和杰克遜-瓦尼克法案問題(1973.1-1974.8)
第一節(jié) 對蘇最惠國待遇的提出與《1973年貿(mào)易改革法案》的形成
第二節(jié) 美蘇在"教育稅"問題上的秘密交涉、各方反應和勃列日涅夫訪美期間的相關表態(tài)
第三節(jié) 《1973年貿(mào)易改革法案》和"杰克遜-瓦尼克法案"在眾議院的命運
第四節(jié) 眾議院通過《貿(mào)易改革法案》之后的相關動向
第三章 希望的破滅—福特總統(tǒng)與"杰克遜-瓦尼克法案"(1974.8-1975.1)
第一節(jié) 新總統(tǒng)福特和行政當局-參議員之間關于修正案問題的談判
第二節(jié) 蘇聯(lián)和美國就蘇聯(lián)猶太人和最惠國待遇問題的交涉
第三節(jié) 杰克遜-瓦尼克法案和對蘇最惠國待遇的最終命運
結論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110472
【文章來源】: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美國對蘇最惠國待遇問題和杰克遜-瓦尼克法案的起源
第一節(jié) 美國對蘇最惠國待遇議題的緣起
第二節(jié) 突如其來的變量—向猶太人征收"離境稅"
第三節(jié) 尼克松行政當局對"離境稅"問題的應對
第四節(jié) 杰克遜-瓦尼克法案的最終形成
第二章 尼克松執(zhí)政時期對蘇最惠國待遇和杰克遜-瓦尼克法案問題(1973.1-1974.8)
第一節(jié) 對蘇最惠國待遇的提出與《1973年貿(mào)易改革法案》的形成
第二節(jié) 美蘇在"教育稅"問題上的秘密交涉、各方反應和勃列日涅夫訪美期間的相關表態(tài)
第三節(jié) 《1973年貿(mào)易改革法案》和"杰克遜-瓦尼克法案"在眾議院的命運
第四節(jié) 眾議院通過《貿(mào)易改革法案》之后的相關動向
第三章 希望的破滅—福特總統(tǒng)與"杰克遜-瓦尼克法案"(1974.8-1975.1)
第一節(jié) 新總統(tǒng)福特和行政當局-參議員之間關于修正案問題的談判
第二節(jié) 蘇聯(lián)和美國就蘇聯(lián)猶太人和最惠國待遇問題的交涉
第三節(jié) 杰克遜-瓦尼克法案和對蘇最惠國待遇的最終命運
結論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1104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1104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