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社會建構(gòu)與行動:口述歷史的三重理論向度
發(fā)布時間:2021-02-22 00:14
口述歷史興起之后始終面臨著信度與效度的巨大爭議:以記憶為基礎(chǔ)的口述敘事是否值得信任?口述歷史究竟是對歷史的回憶,還是今天建構(gòu)的后見之明?帶有強烈情感色彩和主觀性的口述史料能否被當作"歷史事實"使用?究竟應該如何衡量與評估個體經(jīng)驗對理解歷史、理解社會的價值?上述爭議實際上是從三個不同的理論向度討論口述歷史,即作為史料的口述歷史、作為社會建構(gòu)的口述歷史和作為社會行動的口述歷史。在作為史料的向度上,口述歷史可以讓無聲者發(fā)聲,印證、補充傳統(tǒng)史料,并對有所偏向的史料形成抗衡乃至反動;在作為社會建構(gòu)的向度上,口述歷史考察文本、敘事與話語實踐的建構(gòu)過程,洞察其敘事類型和主題以及相關(guān)闡釋的來龍去脈,理解作為文本的個體敘事"與其他社會力量是以怎樣的方式發(fā)生交互作用";在作為行動的向度上,口述歷史嘗試理解在"講述自己的故事"過程中,行動者如何通過故事分享、情感共鳴和認同形塑相互連接,在行動中"重組社會"。
【文章來源】:天津社會科學.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信度與效度:口述歷史面對的質(zhì)疑與應對
二、作為史料的口述歷史
三、作為社會建構(gòu)的口述歷史
四、作為行動的口述歷史
結(jié)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上海小三線口述史選編(三)[J]. 徐有威. 冷戰(zhàn)國際史研究. 2016(01)
[2]社會記憶研究:西方脈絡、中國圖景與方法實踐[J]. 錢力成,張翮翾. 社會學研究. 2015(06)
[3]連結(jié)性轉(zhuǎn)向之后的媒介、戰(zhàn)爭與記憶[J]. 安德魯·霍斯金斯,李紅濤. 探索與爭鳴. 2015(07)
[4]上海小三線口述史選編(二)[J]. 徐有威. 冷戰(zhàn)國際史研究. 2014(02)
[5]上海小三線口述史選編(一)[J]. 徐有威. 冷戰(zhàn)國際史研究. 2011(02)
[6]當代美國口述史學的主流趨勢[J]. 楊祥銀.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11(02)
[7]跟隨行動者重組社會——讀拉圖爾的《重組社會:行動者網(wǎng)絡理論》[J]. 吳瑩,盧雨霞,陳家建,王一鴿. 社會學研究. 2008(02)
本文編號:3045133
【文章來源】:天津社會科學.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信度與效度:口述歷史面對的質(zhì)疑與應對
二、作為史料的口述歷史
三、作為社會建構(gòu)的口述歷史
四、作為行動的口述歷史
結(jié)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上海小三線口述史選編(三)[J]. 徐有威. 冷戰(zhàn)國際史研究. 2016(01)
[2]社會記憶研究:西方脈絡、中國圖景與方法實踐[J]. 錢力成,張翮翾. 社會學研究. 2015(06)
[3]連結(jié)性轉(zhuǎn)向之后的媒介、戰(zhàn)爭與記憶[J]. 安德魯·霍斯金斯,李紅濤. 探索與爭鳴. 2015(07)
[4]上海小三線口述史選編(二)[J]. 徐有威. 冷戰(zhàn)國際史研究. 2014(02)
[5]上海小三線口述史選編(一)[J]. 徐有威. 冷戰(zhàn)國際史研究. 2011(02)
[6]當代美國口述史學的主流趨勢[J]. 楊祥銀.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11(02)
[7]跟隨行動者重組社會——讀拉圖爾的《重組社會:行動者網(wǎng)絡理論》[J]. 吳瑩,盧雨霞,陳家建,王一鴿. 社會學研究. 2008(02)
本文編號:30451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04513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