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齊民要術》在古代東亞地區(qū)文化交流中的貢獻
發(fā)布時間:2021-01-23 10:16
《齊民要術》作為我國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的綜合性農(nóng)業(yè)全書,在晚唐時期傳入日本,促進了中日兩國的文化與技術交流。通過《齊民要術》在日本流傳的情況,似可佐證中國大陸、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等所在之古代東亞"漢文化圈",長久以來存在穩(wěn)定且多向的文化交流,朝鮮半島在一定時期與特定情境下充當了來往要津的角色!洱R民要術》本身對東亞地區(qū)古代文化的交融互攝,使得《齊民要術》在日本已經(jīng)成為指導人們?nèi)粘o嬍澄幕螒B(tài)的經(jīng)典;為了解東亞各國間人物、書籍、作物、飲食等方面的交流提供了鮮活樣板。
【文章來源】:農(nóng)業(yè)考古. 2020,(03)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日本對《齊民要術》的刊本保存及“賈學”研究[J]. 薛彥斌. 中國農(nóng)史. 2019(04)
[2]出土簡牘所見《齊民要術》淵源考略[J]. 楊博. 農(nóng)業(yè)考古. 2019(04)
[3]漢晉時期書籍的普及與東亞社會[J]. 金慶浩. 南都學壇. 2019(04)
[4]《齊民要術》在日本[J]. 周朝暉. 書城. 2019(02)
[5]《齊民要術》中農(nóng)作物物候記載及其氣候變化指示分析[J]. 王水霞,殷淑燕,趙芮芮. 江西農(nóng)業(yè)學報. 2017(05)
[6]出土文獻《論語》在古代東亞社會中的傳播和接受[J]. 金慶浩,戴衛(wèi)紅. 史學集刊. 2017(03)
[7]東亞簡牘文化的傳播——以韓國出土“!弊帜竞啚橹行牡奶接慬J]. 戴衛(wèi)紅. 文史哲. 2017(02)
[8]淺論秦漢三國時期的食物品種[J]. 劉尊志. 中原文化研究. 2017(01)
[9]東亞簡牘文化圈的形成與發(fā)展[J]. 尹在碩.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5)
[10]《齊民要術》與南北朝時期飲食文化交流[J]. 吳昊,呂金偉. 四川旅游學院學報. 2016(01)
博士論文
[1]《齊民要術》中的農(nóng)業(yè)與飲食文化研究[D]. 吳昊.華中師范大學 2015
[2]《齊民要術》研究[D]. 孫金榮.山東大學 2014
本文編號:2995042
【文章來源】:農(nóng)業(yè)考古. 2020,(03)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日本對《齊民要術》的刊本保存及“賈學”研究[J]. 薛彥斌. 中國農(nóng)史. 2019(04)
[2]出土簡牘所見《齊民要術》淵源考略[J]. 楊博. 農(nóng)業(yè)考古. 2019(04)
[3]漢晉時期書籍的普及與東亞社會[J]. 金慶浩. 南都學壇. 2019(04)
[4]《齊民要術》在日本[J]. 周朝暉. 書城. 2019(02)
[5]《齊民要術》中農(nóng)作物物候記載及其氣候變化指示分析[J]. 王水霞,殷淑燕,趙芮芮. 江西農(nóng)業(yè)學報. 2017(05)
[6]出土文獻《論語》在古代東亞社會中的傳播和接受[J]. 金慶浩,戴衛(wèi)紅. 史學集刊. 2017(03)
[7]東亞簡牘文化的傳播——以韓國出土“!弊帜竞啚橹行牡奶接慬J]. 戴衛(wèi)紅. 文史哲. 2017(02)
[8]淺論秦漢三國時期的食物品種[J]. 劉尊志. 中原文化研究. 2017(01)
[9]東亞簡牘文化圈的形成與發(fā)展[J]. 尹在碩.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5)
[10]《齊民要術》與南北朝時期飲食文化交流[J]. 吳昊,呂金偉. 四川旅游學院學報. 2016(01)
博士論文
[1]《齊民要術》中的農(nóng)業(yè)與飲食文化研究[D]. 吳昊.華中師范大學 2015
[2]《齊民要術》研究[D]. 孫金榮.山東大學 2014
本文編號:29950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9950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