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海棗”:有關絲綢之路的傳說和史實
發(fā)布時間:2021-01-04 10:58
在關于中土與外域文化交流的文獻記錄中可見"海棗"。相關信息具有神秘色彩,以往有人以為探求其實,如"系風""捕影"。"海棗"作為從一個特殊側面表現(xiàn)中外文明交往的文化符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原人對于海外世界的認識,進行相關探索,有益于說明絲綢之路交通史中若干涉及早期開發(fā)與遠方探索的情節(jié)。中國早期有關"海棗"的知識,可能與"番棗""椰棗""波斯棗"有關。對于"海棗"的考察,是交通史研究的主題,對于植物史、果品史、飲食史的研究,也有積極的意義。
【文章來源】:中華文化論壇. 2020年03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一、“海中蓬萊仙者”“食巨棗”故事
二、“食棗”“仙人不知老”神話
三、“棗”與“海”的神秘關系
四、《晏子春秋》所見“海棗”
五、《南方草木狀》“海棗樹身無閑枝”
六、“海棗”“番棗”“波斯棗”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漢代“海中星占”書論議[J]. 王子今. 史學集刊. 2015(05)
[2]秦漢宮苑的“海池”[J]. 王子今. 大眾考古. 2014(02)
[3]秦漢食棗風俗談[J]. 王子今. 中國食品. 1986(11)
[4]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J]. 竺可楨. 考古學報. 1972(01)
本文編號:2956652
【文章來源】:中華文化論壇. 2020年03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一、“海中蓬萊仙者”“食巨棗”故事
二、“食棗”“仙人不知老”神話
三、“棗”與“海”的神秘關系
四、《晏子春秋》所見“海棗”
五、《南方草木狀》“海棗樹身無閑枝”
六、“海棗”“番棗”“波斯棗”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漢代“海中星占”書論議[J]. 王子今. 史學集刊. 2015(05)
[2]秦漢宮苑的“海池”[J]. 王子今. 大眾考古. 2014(02)
[3]秦漢食棗風俗談[J]. 王子今. 中國食品. 1986(11)
[4]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J]. 竺可楨. 考古學報. 1972(01)
本文編號:29566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9566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