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呂思勉《史通評》中的史學史及史學理論問題
發(fā)布時間:2020-08-31 11:53
呂思勉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的歷史學家,一生淡泊名利,以教書為生。教學之余,筆耕不輟,寫過兩部通史,五部斷代史,八部專史以及大量史學論文、札記、講稿、教材和歷史通俗讀物。他推崇顧炎武的“閎雅”、錢大昕的“淵博”、戴震的“論證”和章學誠的“辯達”,熟讀“二十四史”等傳統(tǒng)典籍,分析、釋解、分類、排比、考證史料,寫下了大量札記。他知識淵博,治學嚴謹,踏實勤奮,追求博通,不但在通史、斷代史、專史方面有所建樹,而且在傳統(tǒng)史學研究和史學方法論方面也卓有成就!妒吠ㄔu》即是他對傳統(tǒng)史學理論進行研究的一個顯著成果。 《史通評》對劉知幾《史通》的得失和論點逐篇進行了評價,所涉及的問題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史學的發(fā)展沿革,包括中國史籍的起源、發(fā)展;歷代史官和修史制度等。其次,是關于史書體裁的問題,包括歷代史書體裁的劃分,正史與非正史的劃分,正史的體裁等。再次,對紀傳體史書各個組成部分的評價以及編年體與紀傳體作為正史的優(yōu)劣問題。第四,史籍編撰的原則和方法。第五,關于歷史文學、史書文字寫作方面的問題。第六,對劉知幾疑古惑經(jīng)的評論。此外,《史通評》每一篇評論之中都滲透了呂思勉對劉知幾歷史觀、史學思想和史學精神等問題的探討。從中,我們不但能清楚地看到呂思勉對中國史學史及史學理論的貢獻以及他的史學觀,而且更可以使我們進一步認識這位史學大師廣博的學識、精辟的史學思想和他獨特的治史方法。 20世紀初是中國《史通》研究的起步期。最初的《史通》研究都是以考證和注釋為主,包括版本和內(nèi)容的考證與注釋。20世紀以來,隨著現(xiàn)代科學研究方法越來越多地為學者們接受,《史通》研究也開始深入發(fā)展,由簡單的考證注解向評論得失轉(zhuǎn)變,出現(xiàn)了一批研究專家和研究專著。因此,探討呂思勉的《史通評》,對把握20世紀初《史通》研究的發(fā)展脈絡,意義也極為重大。 本文力圖對《史通評》中的史學史及史學理論問題進行深入探索,將其歸納為史學史、史書體裁、史書體例、史書編撰、歷史文學、疑古惑經(jīng)六個方面。通過研究呂思勉的《史通評》,并與同時代其他《史通》研究專家進行比較,總結呂思勉《史通》研究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最后對其研究特點進行了概括,以期為今后的同類研究提供借鑒。
【學位單位】:揚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0
【中圖分類】:K092
本文編號:2808761
【學位單位】:揚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0
【中圖分類】:K092
【引證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波;呂思勉與二十世紀前半期的新史學[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087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8087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