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克登勘界與乙酉、丁亥勘界之比較
發(fā)布時間:2020-04-29 12:23
【摘要】:隨著中朝兩國歷代王朝的更迭,兩國的版圖也不斷變遷,明朝兩國以圖們江、鴨綠江為界,清朝繼承明的傳統(tǒng)。但由于邊界模糊不清等問題,中朝兩國就邊界問題多次進行交涉與談判。1712年,穆克登奉旨勘查中朝邊界狀況,確認中朝界河是鴨綠江和圖們江,并將定界碑樹立在長白山東南麓。但是由于穆克登錯定圖們江江源以及朝鮮刻意侵占清朝領土,引發(fā)了土門、豆?jié)M為兩江說以及圖們江正源等爭議。兩國在1885年、1887年再次進行勘界,在東段以圖們江為界重新達成一致,但在圖們江正源問題上,雙方無法達成共識,最終中朝邊界爭議成為懸案。兩次勘界事件的背景、過程、結果及影響都表現(xiàn)出相似點和差異點。兩次勘界的相似點主要有四點:第一從背景上看兩次勘界的直接原因相似,都是由于朝鮮邊民非法越境從而引發(fā)邊界爭端;第二從過程上看兩次勘界中清始終體恤藩屬國的難處并對其實行懷柔政策;第三,朝鮮卻始終保持警惕、防備之心,在勘界過程增加阻礙;第四,從影響上看兩次勘界都成為中朝邊界的隱患。兩次勘界的差異點也有四點:第一從背景上看兩次勘界的主導原因不同,穆克登勘界的主導原因是中朝兩國邊界模糊不清,而乙酉、丁亥勘界的主導原因則是朝鮮提出“土門、豆?jié)M為兩江論”的謬論;第二在兩次勘界中清與朝鮮所處的宗藩關系也不同,穆克登勘界中朝宗藩關系正式確立并漸趨穩(wěn)定,而乙酉、丁亥勘界中由于國際形勢的巨大變化及日本對朝鮮的覬覦,宗藩關系由穩(wěn)定向近代條約關系轉變;第三從過程上看清實行的邊疆政策不同,穆克登勘界中,清廷實施違背經(jīng)濟規(guī)律的封禁政策,而乙酉、丁亥勘界中,清廷開始實施移民實邊政策;第四從影響上清與朝鮮兩國的疆域意識不同,在穆克登勘界中,清朝的疆域意識是單一的、靜止的,朝鮮的疆域意識是警惕的、防備的,隨著國際局勢和內(nèi)政外交的變化,乙酉、丁亥勘界中,雖然清朝仍舊沒有擺脫宗藩關系的影響但已經(jīng)發(fā)生轉變,而朝鮮的疆域意識仍保持警惕和防備。
【學位授予單位】:延邊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K31
【學位授予單位】:延邊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K3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花子;;康熙年間穆克登立碑位置再探[J];社會科學輯刊;2011年06期
2 陳慧;;中國女真族的領土意識初探[J];史學集刊;2011年01期
3 陳尚勝;;試論清朝前期封貢體系的基本特征[J];清史研究;2010年02期
4 成崇德;論清朝疆域形成與歷代疆域的關系[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5年01期
5 劉智文;清代東北封禁政策芻議[J];學習與探索;2003年06期
6 刁書仁;康熙年間穆克登查邊定界考辨[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3年03期
7 孫U,
本文編號:26445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6445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