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越隱蔽行動研究(1954-1963)
發(fā)布時間:2019-08-05 14:50
【摘要】:二戰(zhàn)后,受遏制理論的影響,美國的對越政策經歷了一系列變化,從最初支持越南非殖民化到轉而支持法國重返越南。隨著冷戰(zhàn)向亞洲的擴展和遠東冷戰(zhàn)格局的形成,杜魯門政府于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公開介入印度支那事務,為法國對越盟的戰(zhàn)爭提供大量物質支持,然而隨著法國在奠邊府的失敗及《日內瓦協(xié)定》的簽署,法國逐漸從越南撤出,美國接過了對抗越盟的重擔。在美國的扶持下,吳庭艷在南越建立起反共政權,并與越盟領導的河內政權對峙。為了使南越成為穩(wěn)固的反共堡壘,美國不惜任何代價,采取各種手段,其中,隱蔽行動就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隱蔽行動是冷戰(zhàn)時期美國實現(xiàn)對外政策目標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戰(zhàn)略工具,是除公開的外交和直接軍事戰(zhàn)略以外的“第三種”選擇。從吳庭艷政權上臺到其垮臺,美國在越南實施了一系列隱蔽行動,涵蓋范圍廣、涉及方面多、影響十分深遠。包括對河內政權的陰謀破壞活動,對越盟和之后越南南方民族解放力量占領區(qū)的“綏靖”活動,這些活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吳庭艷的倒行逆施招致南越民眾的反對,南越政權在吳庭艷的統(tǒng)治下面臨崩潰的邊緣,美國在極力勸說其改弦更張無果后,依然決定支持反對派的倒吳政變,倒吳政變是美國進一步卷入南越事務的里程碑,對美國的越南政策產生了重要影響。美國在越南實施隱蔽行動是與冷戰(zhàn)緩和的大背景分不開的,美國既希望在印度支那遏制所謂共產主義的擴張,又害怕中蘇會加以干涉,始終沒有邁出向南越派遣美國作戰(zhàn)部隊的關鍵一步。但是隨著南越局勢的惡化,隱蔽行動的實施并不能解決南越軍隊的困難,美國寄希望于倒吳政變后上臺的軍人政權能夠挽救南越危局,然而這一愿望依舊破滅,美國只得選擇直接派遣美國作戰(zhàn)部隊,導致越南戰(zhàn)爭美國化。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K712.54
本文編號:2523181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K712.5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宋濤;;中央情報局與美國對越南政策1948~1960[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8年12期
2 趙學功;;簡論肯尼迪政府對古巴的隱蔽行動計劃[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3 吳群;評1950-1960年的美國對東南亞政策[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5期
4 周軍;50年代中期美國對越南的軍事與外交滲透[J];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5 王耀東;艾森豪威爾時期美國的對越政策[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1995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宋濤;冷戰(zhàn)初期美國中央情報局研究(1947-1961)[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趙繁星;艾森豪威爾政府在印度支那的隱蔽行動:1953-1960[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2 孟繁昌;試論美國“隱蔽行動”政策(1947-1960年)[D];安徽大學;2012年
3 王耀明;肯尼迪、約翰遜政府時期美國對北越的秘密戰(zhàn)[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4 吳卓婭;艾森豪威爾政府的印度支那政策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5 劉秀瑛;艾森豪威爾政府的越南政策[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5231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5231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