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世界歷史論文 >

從冷戰(zhàn)時期羅美關系淺析羅馬尼亞外交特點

發(fā)布時間:2019-07-19 07:53
【摘要】: 當代羅馬尼亞的外交特色主要是通過它的外交政策顯示出來的。在美蘇爭霸,意識形態(tài)尖銳對立的冷戰(zhàn)局勢下,處于夾縫中的羅馬尼亞艱難地在兩大國之間尋找著自己的最佳定位。一方面,羅馬尼亞力圖擺脫蘇聯的控制,敢于沖破意識形態(tài)的束縛,主動緩和與美國的關系,重視經濟利益的發(fā)展。另一方面,羅馬尼亞又是社會主義的一座堅固堡壘,它堅決地維護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和立場,對美國的霸權行為堅決反對,,毫不含糊。這在以意識形態(tài)劃線的冷戰(zhàn)時期是難能可貴的。因此,羅馬尼亞的外交政策可以稱得上是冷戰(zhàn)時期國際關系史上的一個亮點。 本文從冷戰(zhàn)時期羅美關系演變的角度出發(fā),遵循唯物主義史觀,運用歷史學與國際關系學的理論方法,對羅馬尼亞的外交特點作一初步探析。本文主要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詳細回顧了在整個冷戰(zhàn)時期,羅馬尼亞與美國之間的親疏遠近、曲折變化的關系演變過程,并分析其原因。羅美之間的關系演變是隨著國際局勢和兩國自身利益需要的變化而變化的。在國際局勢的緊張時期,兩大陣營之間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是國際關系的主流。因此,對抗也一直是羅美之間的主題。在國際局勢的緩和時期,意識形態(tài)的紛爭可以暫時為國家利益,尤其是經濟利益讓步。羅馬尼亞主動淡化意識形態(tài)的差別,緩和與美國的關系,并一度出現了羅美交好的“蜜月期”。 第二部分則是在前一部分論述的基礎上,概括歸納了羅馬尼亞的外交政策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特點,并分析其歷史與現實的原因。第一,外交的自主性。維護國家利益,追求獨立自主地發(fā)展是羅馬尼亞外交政策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第二,外交的主動性。羅馬尼亞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為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第三,外交的平衡與靈活性。羅馬尼亞在大國間力求平衡,為自己謀求最大的利益。第四,外交的務實性。羅馬尼亞重視國家利益,相對淡化意識形態(tài)的特點,在羅美交往中有著突出表現。
【學位授予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K542.5;D854.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馮莉;;試析六首巴托克《羅馬尼亞民間舞曲》(上)[J];鋼琴藝術;2011年07期

2 汪詩明;;《澳新美同盟條約》對新西蘭外交和防務政策的影響——基于冷戰(zhàn)時代的考量[J];史學集刊;2011年05期

3 ;漫畫與幽默[J];現代青年(細節(jié)版);2011年06期

4 王紅艷;;博巴的繪畫教學思想[J];現代裝飾(理論);2011年05期

5 刁康宇;;安吉拉·喬治烏——在人生的中途[J];歌劇;2011年07期

6 車明;;年華照相簿[J];金秋;2011年13期

7 李文靜;;淺析巴巴繪畫風格對中國當代油畫家的影響[J];美與時代(下);2011年07期

8 李乃清;;歌劇女皇安吉拉·喬治烏[J];東西南北;2011年15期

9 楊舒涵;;解讀赫塔·穆勒作品《我所擁有的我都帶著》[J];青年文學家;2011年16期

10 崔星韋;;最大限度的合作成就舞臺非凡感染力——記女高音安吉拉·喬治烏上海音樂會[J];歌劇;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晶;權紅;;冷戰(zhàn)時期的中朝關系[A];朝鮮·韓國歷史研究(第十二輯)——中國朝鮮史研究會會刊[C];2012年

2 譚榮邦;;冷戰(zhàn)時期西歐共產黨的興衰及啟示[A];全國領導科學第八次學術討論會論文精選[C];2001年

3 朱鴻博;;在親美獨裁者與自由理想之間:冷戰(zhàn)時期美國拉美外交政策的悖論(簡略稿)[A];"發(fā)展中國家現代化模式"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5年

4 韋玉華;;新世紀世界“天下為公”的趨勢[A];“辛亥革命與20世紀中華民族振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5 郝悅;喬立雄;楊鳳江;李小麗;李曉春;;三級戰(zhàn)備狀態(tài)下反恐演練對官兵心理健康的影響[A];2004醫(yī)學心理、軍事心理、康復心理、醫(yī)學心理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6 ;“漫!陛喤c“綿竹!陛喤鲎彩鹿拾咐齕A];海事預防學術交流暨臺灣海峽航行安全研討會文集[C];1988年

7 龔鎏;李森民;;“德堡”輪翻沉事故分析[A];船舶大風浪中操縱(下冊)[C];2006年

8 謝菲;serena;;2005年生命科學十大新聞評選結果[A];中國生理學會論文匯編2006年第一期[C];2006年

9 劉家福;;食品工業(yè)的概況與發(fā)展[A];中國生理科學會第二屆全國營養(yǎng)專業(y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79年

10 李森民;龔鎏;;從“德堡”輪翻沉事故中吸取教訓[A];海事預防學術交流暨臺灣海峽航行安全研討會文集[C];198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劉曉冰;羅馬尼亞大宇工廠尋求出路[N];中國汽車報;2005年

2 馮穎;邵琪偉會見羅馬尼亞客人[N];中國旅游報;2008年

3 胡永;羅馬尼亞擬降公司所得稅[N];中國稅務報;2004年

4 駐羅馬尼亞經商參處 楊易佳;羅馬尼亞經濟面面觀[N];公共商務信息導報;2005年

5 鄧克堂;羅馬尼亞經濟增速加快[N];經濟日報;2007年

6 谷儉泰;中國家電如何走進羅馬尼亞[N];中國國門時報;2003年

7 孫薇;王忠禹會見羅馬尼亞客人[N];人民政協報;2003年

8 陳建萍;賈慶林會見羅馬尼亞客人[N];人民政協報;2004年

9 本報記者 趙柯/整理;德國:彌合時空裂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10 童培幸;羅馬尼亞邀中國企業(yè)投資[N];中國貿易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旭東;夾縫中的羅馬尼亞[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劉芝平;冷戰(zhàn)時期聯邦德國在北約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馬鴻;美國研究型大學從事軍事技術研究的歷史考察(1945-1970)[D];復旦大學;2009年

4 羅輝;宗教對冷戰(zhàn)時期美國對外政策的影響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5 謝華;冷戰(zhàn)時期美國對第三世界國家經濟外交研究(1947-1969)[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6 王昊;冷戰(zhàn)時期美國對印度援助政策研究(1947-1971)[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張威;1971年南亞危機與美巴關系[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趙毅達;冷戰(zhàn)時期美國亞洲戰(zhàn)略框架下的日泰關系[D];云南大學;2012年

9 侯銳;美國戰(zhàn)略核導彈歷史與冷戰(zhàn)進程研究(1945-1968)[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譚笑;“遏制”戰(zhàn)略再審視:從卡特到布什—冷戰(zhàn)時期美國國家安全戰(zhàn)略研究(1977.1-1991.12)[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伊珊;從冷戰(zhàn)時期羅美關系淺析羅馬尼亞外交特點[D];曲阜師范大學;2007年

2 劉輝;淺析美國霸權主義的成因及其具體表現[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田西鑫;冷戰(zhàn)時期美蘇在拉丁美洲地區(qū)的爭奪[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雪;冷戰(zhàn)時期軟勢力范圍個案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5 葉輝輝;1989年羅馬尼亞十二月事件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6 李黎;冷戰(zhàn)時期中國媒體上的美國形象[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云莉;冷戰(zhàn)時期與冷戰(zhàn)后美國對華政策比較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5年

8 胡冰;冷戰(zhàn)時期中日關系中的美國因素探析[D];曲阜師范大學;2007年

9 管佳妮;共同利益,相互依賴[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任霞;安東尼斯庫時期羅馬尼亞的反猶主義(1940-1944)[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51617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51617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84d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