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人的性愛、審美與民主
[Abstract]:Greece, like a gifted boy, sang the songs of the blind Homer, entered history, and suddenly disappeared after a dazzling light. The adult world of Babylon, Egypt, India, and China, in the face of handsome teenagers quietly gone, was more amazed than surprised. If Roman law is brilliant, Greek law is colorful. Those tiny states, large in the hundreds of thousands, smaller than some of China's imperial palace women, more eunuchs, but their legal cultu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ountry is not inferior to rough Rome. Especially county democracy
【分類號】:K1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深藍;;將敵人消滅在停泊處——羊河口海戰(zhàn)[J];海洋世界;2011年02期
2 墨斗;;制造溫泉關[J];看歷史;2011年02期
3 張超;;蘇格拉底與雅典的沖突及其對建構和諧社會的啟示[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9年07期
4 蔣保;;試論波斯對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的介入[J];世界歷史;2010年04期
5 蘇振興;;古典時代希臘人教育思想轉(zhuǎn)型之成因[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6 陳英吳;;希臘人民反法西斯抵抗運動述略[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S2期
7 謝馭飛;;蘇格拉底謀殺案[J];決策探索(上半月);2009年05期
8 王偉;;被出賣的秘密[J];半月選讀;2009年04期
9 高挪英;;哲人的出行——色諾芬《居魯士遠征記》Ⅲ.1.4~8解讀[J];求是學刊;2010年02期
10 王偉;;被出賣的秘密[J];課外閱讀;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少波;;蘇格拉底和孔子的生死觀[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愛智和宏道:人文奧運的哲學基礎”哲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劉傳德;;試評蘇格拉底及其“產(chǎn)婆術”[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姜穎南;;蘇格拉底哲學思想的主觀與客觀偏向辨析[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4 Bernhard Fuehrer;;質(zhì)疑中國神話:對費乃龍及其孔子與蘇格拉底對話的反思(英文)[A];北京論壇(2006)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對人類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華文明”國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6年
5 陳陽;;公元前399,雅典審判——西方古典民主制衰落探究[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6 劉巧利;;《拉刻斯篇》中蘇格拉底對于“勇敢”的德性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李曉玲;鄭強;;論斯巴達教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郭法琦;;論古希臘教育思想的理性特征[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王志軍;;存在與虛無:論在哲學視野內(nèi)的蘇格拉底與耶穌之死[A];中西視野下的實踐哲學與文化哲學全國外國哲學學術研討會交流材料[C];2004年
10 朱玉玲;顏峰;;探析法律文化[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2)[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外學者共同探討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N];光明日報;2000年
2 每聿;如果蘇格拉底來賣菜[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7年
3 雷思溫;蘇格拉底和柏拉圖[N];中國審計報;2004年
4 本報新聞版副主編 于東輝;眾神的烈火[N];中國經(jīng)營報;2007年
5 張金江邋章念生;希臘人民祝北京奧運會成功[N];人民日報;2008年
6 李晉悅;希臘出版業(yè)面面觀[N];中華讀書報;2008年
7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交所 葉雋;從比較文化史視域認知希臘[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8 馮小松;正確認識你自己[N];解放軍報;2009年
9 安飛;眾神之國與東方巨龍共舞[N];中國水運報;2006年
10 張康橋;理智生活的尊嚴[N];中國教育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孔祥潤;知識與信仰:蘇格拉底的哲學動機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2 張凱;希臘人的困境與出路:色諾芬《希臘史》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3 趙燦;“誠言”與“關心自己”[D];復旦大學;2010年
4 白春曉;苦難與偉大:修昔底德視野中的人類處境[D];復旦大學;2010年
5 王寅麗;在哲學與政治之間:漢娜·阿倫特政治哲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6 劉巖峰;柏拉圖正義觀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7 孔晶;希臘古典時期訴訟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吳廣瑞;如何追求幸福?[D];浙江大學;2011年
9 李少偉;現(xiàn)代文化與中國私法文化價值的確立[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10 馮金朋;伯里克利外交政策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姜濤;讀柏拉圖的美諾篇[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劉通;高貴的教育悲劇[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3 王磊;蘇格拉底人學系統(tǒng)論[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4 羅海生;公元前5世紀希臘波斯政治關系探析[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5 張小建;孔子與蘇格拉底生死觀之比較[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6 張松林;斯巴達由盛到衰原因論[D];內(nèi)蒙古大學;2013年
7 王娟華;倫理的政治化與倫理的哲學化[D];河南大學;2005年
8 李瓊;蘇格拉底和諧社會理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9 楊冬曉;析《云》中的詩與哲學之爭現(xiàn)象[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10 劉琴;由德性是否可教探析亞里士多德德性教化方式[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3718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371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