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研究》1998年03期
本文關(guān)鍵詞:文化研究:西方話語與中國語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文藝研究》 1998年03期
投稿
文化研究:西方話語與中國語境
【摘要】:本文探討了西方50年代以來興起的“文化研究”的特點及其對中國當代文化批評的影響。文章首先嘗試概括了西方文化研究的跨學科性、實踐性、政治性、批判性與開放性。在此基礎(chǔ)上,文章著重論述了語境化之于文化研究的重要性,,認為文化研究的分析方法與價值取向應(yīng)當是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語境中歷史地、具體地形成的。只有這樣,才有希望對當代社會政治文化運動中變化著的復雜權(quán)力關(guān)系作出有力的分析與回應(yīng)。具體到中國的文化研究,必須在中國本土的歷史與當代環(huán)境中把西方的文化理論再語境化,防止它成為一種普遍主義的話語,從而掩蓋真正的中國問題。文章對90年代中國學界機械“進口”西方文化批判話語與話題的傾向提出了批評
【作者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
【關(guān)鍵詞】:
【分類號】:H0
【正文快照】:
文化研究:西方話語與中國語境陶東風內(nèi)容提要本文探討了西方50年代以來興起的“文化研究”的特點及其對中國當代文化批評的影響。文章首先嘗試概括了西方文化研究的跨學科性、實踐性、政治性、批判性與開放性。在此基礎(chǔ)上,文章著重論述了語境化之于文化研究的重要性,認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陶東風;[J];天津社會科學;2000年04期
2 傅守祥;[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張紅兵;[J];思想戰(zhàn)線;2003年05期
4 崔欣,孫瑞祥;[J];天津成人高等學校聯(lián)合學報;2003年03期
5 張紅兵;[J];文藝評論;2003年05期
6 陳茂林;[J];學術(shù)交流;2003年04期
7 童慶炳,王一川,陶東風,李春青,李珺平,王欽峰;[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董天策;[D];四川大學;2006年
2 于文秀;[D];黑龍江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王漪瀾;[D];南昌大學;2007年
2 陳富;[D];重慶大學;2007年
3 王曉芳;[D];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
4 葛秀華;[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5 畢日升;[D];河北師范大學;2003年
6 肖劍;[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7 莫小青;[D];暨南大學;2004年
8 陳國戰(zhàn);[D];山東大學;2007年
9 任婕;[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學文,金永兵;[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2 王彥霞;[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3 劉萬勇;[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4 張文東;[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1999年06期
5 張曉玲,武海燕;[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6 南帆;[J];東南學術(shù);2001年04期
7 楊矗;[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8 董馨;[J];東岳論叢;2005年03期
9 張開焱;[J];廣東職業(yè)技術(shù)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10 黎皓智;[J];外國文學;2004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江怡;[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王光文;[D];內(nèi)蒙古大學;2004年
【二級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程金海;[J];江淮論壇;2004年01期
2 徐潤拓;[J];文藝理論研究;2003年04期
3 張紅兵;[J];文藝評論;2003年05期
4 袁雪生;[J];學術(shù)論壇;2004年02期
5 袁雪生;[J];南通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6 馮芬;[J];廣東技術(shù)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7 張玉勤;[J];求索;2002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劉文良;[D];揚州大學;2007年
2 閻嘉;[D];四川大學;2002年
3 戚濤;[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5年
4 胡疆鋒;[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5 呂豪爽;[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漪瀾;[D];南昌大學;2007年
2 劉敏娟;[D];南昌大學;2007年
3 郭晉;[D];山西大學;2007年
4 畢日升;[D];河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唐冬琳;[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6 游媛媛;[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7 張兆蕾;[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李芳;[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邱丙軍;[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10 任婕;[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史樹青;范毓周;;[J];歷史教學;1981年05期
2 ;[J];江漢考古;1982年02期
3 ;[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4期
4 顧曉鳴;;[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shù)季刊;1985年04期
5 何新;;[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1987年01期
6 程麻;;[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1987年01期
7 孟悅;;[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1987年01期
8 方達;;[J];探索與爭鳴;1987年05期
9 顧曉鳴;;[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7年04期
10 汪敏芬;;[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保萬;;[A];蔡襄及其家世——紀念蔡襄誕辰975周年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94年
2 衛(wèi)逢祺;;[A];三晉文化研究會十年文存[C];1999年
3 洪澤生;;[A];閩臺清水祖師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4 楊泗德;;[A];兩岸學者論媽祖(第二集)[C];1998年
5 黃朝陽;;[A];兩岸學者論媽祖(第二集)[C];1998年
6 周立方;;[A];兩岸學者論媽祖(第二集)[C];1998年
7 方文圖;;[A];兩岸學者論媽祖(第二集)[C];1998年
8 翁懷燦;;[A];兩岸學者論媽祖(第二集)[C];1998年
9 ;[A];兩岸學者論媽祖(第二集)[C];1998年
10 ;[A];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與商業(yè)道德的挑戰(zhàn)——1996商業(yè)道德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199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東芳;[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南;[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李維明;[N];中國文物報;2000年
4 李維明;[N];中國文物報;2000年
5 李維明;[N];中國文物報;2000年
6 李維明;[N];中國文物報;2000年
7 李維明;[N];中國文物報;2000年
8 記者 李家杰;[N];光明日報;2000年
9 ;[N];光明日報;2000年
10 林靜;[N];光明日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帕哈爾丁·伊沙米丁;[D];新疆大學;2001年
2 楊宇振;[D];重慶大學;2002年
3 劉志偉;[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4 陶誠;[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5 齊柏平;[D];中央音樂學院;2003年
6 徐時儀;[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7 魏鳳;[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3年
8 孫剛;[D];蘇州大學;2002年
9 蒙宇;[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3年
10 白興發(fā);[D];四川大學;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盈;[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2年
2 郝強;[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3 李曉彬;[D];河北師范大學;2003年
4 畢日升;[D];河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洪艷輝;[D];西北大學;2003年
6 曾颯;[D];西北大學;2003年
7 秦治國;[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8 鄭彩;[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朱國華;[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10 岳游松;[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關(guān)鍵詞:文化研究:西方話語與中國語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217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21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