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江戶初期的“異端”論說與“道統(tǒng)”訴求
本文選題:藤原惺窩 + 林羅山 ; 參考:《史學集刊》2012年06期
【摘要】:日本江戶初期,無論是藤原惺窩、林羅山的"排佛",還是山鹿素行、伊藤仁齋的"批朱","異端"論均是其進行學術批評的一大"理論武器"。"異端"所指由佛教滑向"朱子學"的過程,本質(zhì)上乃是日本近世學者借"朱子學"來提升日本本土宗教"神道"的過程。特別是該過程中,"神道"日本對中華"道統(tǒng)"的訴求,則體現(xiàn)出了日本在學術和思想層面上欲"與中華抗衡"進而尋求文化和精神自立的一種"去中國化"的"實用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文化心態(tài)。
[Abstract]:In the early days of Edo, whether it was Fujihara's, Lin's "abstinence," or Yamashiro's, Itohito's "criticism of Zhu" and "heresy" were all major "theoretical weapons" for his academic criticism. " Heresy refers to the process from Buddhism to Zhu Zi, which is essentially a process by which modern Japanese scholars use Zhu Zi to promote the "Shinto" of the Japanese local religion. In particular, in this process, the "Shinto" Japan's demand for China's "Taoism", It reflects a kind of "pragmatism" and "nationalism" of "non-Chinese" and "nationalism" which Japan wants to "compete with China" in academic and ideological level and then seek cultural and spiritual independence.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日本禪僧‘脫佛入儒’歷史過程研究”(12CSS004)
【分類號】:K313.3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劉玲娣;子貢形象的現(xiàn)代闡釋[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2年03期
2 劉玲娣;子貢形象的重塑與司馬遷的道德追求[J];河北學刊;2002年04期
3 張如法;編輯與文學[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4 涂永珍;從“人倫”到“契約”:中西方信用文化的比較分析及法律調(diào)整[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5 王華生;編輯審美選擇論[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6 陳科華;誠信如何可能——儒家誠說的意蘊[J];倫理學研究;2004年06期
7 張涌泉;試論漢語俗字研究的意義[J];中國社會科學;1996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宏峰;禮樂張力下的音樂體認[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2 辛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轉(zhuǎn)型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會霞;朱熹仁學思想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2 周峰;秦漢奴婢制度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3 劉雪晶;明代“利”論中的君、國、民關系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劉洪強;齊魯文化視野下的《金瓶梅》[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劉銘;《歧路燈》的儒學闡釋[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繆曉敏;春秋戰(zhàn)國之際的士人[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7 陳建仁;周易文言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8 馬鑫焱;張載《橫渠易說》研究芻議[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9 鄧麗麗;秦漢行旅述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袁崇梅;論《林蘭香》在世情小說中的地位[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韓東育;;日本“京學派”神道敘事中的朱子學[J];求是學刊;2006年04期
2 韓東育;;“道統(tǒng)”的自立愿望與朱子學在日本的際遇[J];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明兵;;宋代的“三教合一”思潮與其在日本“五山禪林”的嬗變[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楊孔熾;;日本教育現(xiàn)代化的歷史起點[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明兵;藤原惺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唐劍明;林羅山的歷史思想[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0431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043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