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人的智慧觀初探
本文選題:古希臘人 + 智慧觀; 參考:《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碩士論文
【摘要】:智慧觀是古希臘人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希臘人對智慧的認識和評價,同時又是古代希臘城邦四大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論文旨在通過對不同歷史時期希臘人的智慧觀進行基本的探討和研究,展現出智慧觀在希臘不同歷史時期的發(fā)展脈絡和特征。全文除引言和結語外共分為五個部分。 引言部分論述了本論文的研究意義、國內外學界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論述了古希臘人智慧觀的淵源。筆者首先考察了“智慧”一詞在古希臘的定義。希臘人對智慧定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階層有著不同的解釋。接著論述了希臘神話中的智慧觀,探討了以墨提斯、雅典娜、阿波羅為代表的三位智慧之神的智慧觀特征。最后,分析了智慧與哲學的關系、希臘哲學產生的條件以及希臘哲學家愛智慧、崇尚思辨的本質特征。 第二部分探討了荷馬時代的智慧觀。荷馬時代,希臘社會形成了以勇敢為中心、崇尚榮譽,體現貴族價值取向的道德規(guī)范體系。此時希臘人的智慧觀主要表現為勇敢美德、崇尚榮譽等社會價值特征。由于荷馬史詩是對生活的直觀反映,它所提倡的智慧只是生活智慧、直觀智慧、社會實踐智慧。 第三部分研究了古風時代希臘人的智慧觀。筆者首先論述了古風時代希臘城邦的興起與殖民運動。城邦的興起促使希臘理性思想在伊奧尼亞的米利都興起?茖W和哲學產生后,希臘人追求智慧的方式開始由直觀的現實經驗智慧向科學和哲學思維式的智慧轉變。在世俗生活中,希臘人的智慧觀與城邦政治體制發(fā)展密切結合起來。 第四部分論述了古典時代希臘人的智慧觀。經過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哲學家創(chuàng)造性的構建,智慧觀已形成完整的哲學理論體系。古典時代,尤其是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fā)達,展現了古希臘人的實踐智慧才華。以智慧觀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四大美德構成古希臘人的一個比較完整的倫理體系,筆者分析了智慧與勇敢、節(jié)制、正義之間的相互關系。 第五部分簡要地論述了希臘化時代希臘人的智慧觀。希臘化時代,社會發(fā)生巨大變遷,希臘人的智慧觀發(fā)生了轉型。此時希臘人的智慧觀轉為過分強調個體的、精神的、德性的智慧。為了具體探討希臘化時期的智慧觀,筆者簡要論述了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噶學派倫理思想。 結語部分闡述了研究古希臘人的智慧觀涉及到的學科內容,介紹本論文研究的角度。筆者描述了智慧觀在整個古希臘歷史時期的發(fā)展特征和基本脈絡。古希臘人的智慧觀始終與古希臘民族文化特征結合起來。古希臘人智慧觀的基本特征就是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
[Abstract]:Wisdo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ncient Greek values. It is the Greek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on of wisdom,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ncient Greek city-state four virtu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wisdom view of Greek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nd to show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isdom view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of Greece.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introduction part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academic circles.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the origin of ancient Greek wisdom. The author first examines the definition of "wisdom" in ancient Greece. The Greek definition of wisdom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different classes hav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Then it discusses the wisdom view in Greek mythology and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isdom view of the three wise gods represented by Metis Athena and Apollo. Finally, it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isdom and philosophy,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Greek philosophy comes into being, and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Greek philosophers who love wisdom and advocate speculation.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wisdom of Homer era. In Homer's time, the Greek society formed a moral system centered on bravery, advocating honor and embodying aristocratic value orientation. At this time, the wisdom of the Greeks mainly manifested as brave virtue, advocating honor and other social value characteristics. Because Homer epic is an intuitive reflection of life, the wisdom it advocates is only life wisdom, intuitive wisdom and social practical wisdom. The third part studies the wisdom of the Greeks in ancient times. The author first discusses the rise of Greek city-states and colonial movement in ancient times. The rise of the city-state led to the rise of Greek rational thought in Miletus of Ionian. After the emergence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 the Greek way of pursuing wisdom began to change from intuitionistic practical experience wisdom to scientific and philosophical wisdom. In secular life, Greek wisdo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lis political system are closely combined. The fourth part discusses the wisdom of the Greeks in classical times. Through the creative construction of Socrates, Plato, Aristotle and other philosophers, the concept of wisdom has formed a complete philosophical theory system. The democracy, economy and culture of the ancient times, especially the Athens city-state, were highly developed, showing the practical wisdom of the ancient Greeks. The four virtues with wisdom as an important part constitute a relatively complete ethical system of the ancient Greek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isdom and bravery, moderation and justice. The fifth part briefly discusses the Greek wisdom in the Hellenistic era. In the Hellenistic era, great changes took place in the society, and the wisdom of the Greeks changed. The Greek view of wisdom shifted to an emphasis on individual, spiritual, and virtuous wisdom.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wisdom of Hellenism, the author briefly discusses the ethics of Epicurus School and Stoga School. The conclusion part expounds the subject content of studying the ancient Greek wisdom view, and introduces the angle of this thesis.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basic context of wisdom in the whole period of ancient Greece. The wisdom of the ancient Greeks was always combined with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cient Greek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Greek wisdom are humanism and rationalism.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K1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萬昌華;;評《古希臘羅馬論叢》[J];東方論壇;2011年03期
2 張會心;;水潤中華[J];國學;2011年08期
3 袁學玉;;過生日為什么要吹蠟燭?[J];英語大王;2011年Z2期
4 夏國軍;苗毅;;孔子的理智只是范疇的羅列嗎?——以孔子的智慧觀為視角[J];文化學刊;2011年04期
5 譚戈;;對先秦和古希臘音樂美學思想中“和”的觀念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1年16期
6 孫欣;;“不許擺姿勢!”[J];中國美術館;2011年06期
7 劉漢俊;;偉大的清醒[J];黨建;2011年08期
8 葉方石;;古希臘文學多元、殊異、對立的人生意義[J];群文天地;2011年03期
9 孟慶波;;古希臘時期至中世紀:中國在歐洲形象的演進[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10 ;奇幻世博 神諭之城[J];今古傳奇(奇幻版上半月版);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衡彩霞;;希臘神話的人學解讀[A];人學與現代化——全國第六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周興維;;“四海困窮”的政治經濟學涵義——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斷想之二[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李克武;;構建和諧社會與反邪教斗爭[A];防范抵御邪教、構建和諧社會——2005年中國反邪教協會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王軍;;中國古代傳統體育項目“禮射”的現代體育文化學價值[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5 李軍蘭;于近仁;;試論古代中國與希臘傳統體育觀的差異[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較研究(含比較教育等)[C];2009年
6 馮天瑜;;宗法社會與文化的倫理型范式[A];時代與思潮(5)——文化傳統辨證[C];1991年
7 郭曉君;;我國人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A];人學與現代化——全國首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7年
8 張溢木;;人本與德性的交替:古希臘經濟倫理思想主要特征——以古希臘兩部史詩為例[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9 袁紹洪;;雪龍船南極考察航行[A];海浪海嘯與實用航海技術[C];2006年
10 謝懌;鄭嘉;陳俊國;;古希臘文明及其醫(yī)學成就簡史[A];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史學分會第12屆1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林炎平 浙江大學哲學系;古希臘的公民理想[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陳恒 編譯;古希臘人到了美洲?[N];中華讀書報;2000年
3 ;被扭曲的中國智慧觀[N];上海證券報;2007年
4 記者 王宏宇;中國希臘荷馬史詩研討會召開[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
5 木子;古印度人、古希臘人、古日本人的科學貢獻[N];大眾科技報;2007年
6 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 馬永翔;誰能擁有“三足鼎”?[N];光明日報;2011年
7 侯西安 福建師范大學教授;古希臘人的市場經濟選擇[N];福建日報;2011年
8 翟晉玉;沐浴古希臘藝術的光輝[N];中國教師報;2007年
9 張健;古奧運的競技場[N];學習時報;2008年
10 甘勃;在夢開始的地方尋找奧林匹克精神[N];大眾科技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素梅;古希臘民族形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杜永豪;國家繁榮:制度、秩序與力量[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3 侯典芹;希臘古風古典經濟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4 劉婧;德爾斐神諭與古希臘城邦[D];復旦大學;2009年
5 索良柱;?拢簭臋嗔Φ那敉降缴婷缹W的解救[D];復旦大學;2009年
6 李宏;科學與美術的共生與背離[D];東北大學;2008年
7 樊杰;體育作為教化之源[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廣進;論面臨休閑時代的奧運會[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9 孔晶;希臘古典時期訴訟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李龍海;亞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海軍;古希臘人的智慧觀初探[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劉曉晨;古希臘民族同性戀風習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郝月影;古希臘同性戀教育功能初探[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4 余鵬飛;火:希臘歷史的神話學闡釋[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貝貝;古希臘人的生死觀探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鄭婕;試論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4世紀的古希臘英雄崇拜[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李威;古希臘奧林匹克運動的倫理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8 樊杰;古希臘體育的哲學意蘊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9 殷亞平;古希臘高等妓女研究(公元前6至前4世紀)[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10 蔡洵穎;古希臘重裝步兵體制的結構及其變革原因探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0098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009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