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世界歷史論文 >

“李約瑟悖論”評析

發(fā)布時間:2018-06-04 07:53

  本文選題:李約瑟 + 西方文明; 參考:《中國文化》2012年02期


【摘要】:正中國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中古文明,其物質(zhì)生產(chǎn)和精神生產(chǎn)在公元1世紀至15世紀間走在世界前列。然而,自16世紀開始,卻漸次落后于經(jīng)歷文藝復(fù)興和宗教改革洗禮而實現(xiàn)文明近代轉(zhuǎn)型的西方,并自外于18世紀發(fā)端于西歐的科技革命和工業(yè)革命,19世紀中葉以降更淪為工業(yè)化西方侵凌、掠奪的對象。這樣一種形成巨大落差的詭異現(xiàn)象,當然會激發(fā)人們的疑思。中國學者較早關(guān)注此題的是中國科學社發(fā)起人任鴻雋(1886—1961),他于1915年在中國最早
[Abstract]:China has created a splendid middle-ancient civilization, its material production and spiritual production in the world between the first century and the 15 th century. However, since the 16th century, it has lagged behind the West, which experienced the baptism of the Renaissance and religious reform and realized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ivilizatio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ich originated in Western Europe in the 18th century, were reduced to the targets of the invasion and plunder of the industrialized West in 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 Such a strange phenomenon, which forms a huge gap, will certainly arouse people's doubts. Chinese scholars have paid earlier attention to the subject by Ren Hongjun, the founder of the Chinese Science Society, who first began in China in 1915.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
【分類號】:G112;K107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長莉;;黃遵憲《日本國志》延遲行世原因解析[J];近代史研究;2006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周舜隆;;司法三段論在法律適用中的局限性——兼論法官裁判思維[J];比較法研究;2007年06期

2 祝高峰;;城市法的興起及其特征對近代西方法治的影響[J];法制與社會;2009年34期

3 祝發(fā)東;;我國法院裁判產(chǎn)生機制的基本原理[J];海峽法學;2012年03期

4 季金華,王鵬琿;論中國傳統(tǒng)刑法文化的基本特征[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5 田正平;李成軍;;近代“國學”概念出處考[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6 張向東;;作為national language對譯詞的“國語”一詞在近代中國是何時開始使用的?[J];漢字文化;2008年06期

7 孫笑俠;法律家的技能與倫理[J];法學研究;2001年04期

8 黃愛平;;百年來黃遵憲著述編纂狀況述評[J];學術(shù)界;2006年05期

9 劉凡夫;;以黃遵憲《日本國志》(1895)為語料的日語借詞研究[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2年0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孫午生;普京的社會發(fā)展道路[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3 張兆曙;非常規(guī)行動與社會變遷[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彭雷霆;近代中國人的日本認識(1871-1915年)[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5 麻雪峰;韓國和新加坡民主化進程比較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2年

6 徐磊;清政府的對日情報收集研究(1871-1894)[D];吉林大學;2013年

7 樸雪梅;柳得恭文學的文化批判[D];延邊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蒲香;區(qū)域文化對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D];湘潭大學;2010年

2 張鐸;中國制定法完善論[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3 孟旭瓊;黃遵憲《日本國志》的文獻學價值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4 何偉群;黃遵憲《日本國志·刑法志》初探[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08年

5 尤元梅;《日本國志》的史學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6 翟婷;黃遵憲法制改革思想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7 田偉;黃遵憲與湖南維新運動[D];中南大學;2010年

8 張旭輝;試論法官的職業(yè)化思維[D];復(fù)旦大學;2010年

9 黃笑君;論法官的法律思維[D];廣州大學;2012年

10 馬紅邑;西學的惡化對中國早期現(xiàn)代化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詩亞,廖伯琴;走出李約瑟似的大山[J];讀書;1998年07期

2 王守文;李約瑟名字的由來[J];貴州文史天地;1999年03期

3 劉鈍;李約瑟的世界和世界的李約瑟[J];自然科學史研究;2002年02期

4 張孟聞;李約瑟博士九十華誕祝詞[J];社會科學;1990年12期

5 王國忠;;世紀同齡人李約瑟博士[J];科學大眾(中學版);1994年03期

6 李亞舒;確有真知灼見的架橋師──李約瑟博士談科學翻譯片斷[J];中國科技翻譯;1995年01期

7 查有梁;李約瑟與四川石室中學[J];中華文化論壇;1996年01期

8 黃振霞;李約瑟博士在湄潭[J];貴州文史天地;1997年06期

9 韓若萍;《李約瑟研究著譯書系》出版座談會[J];友聲;1999年03期

10 許為民,張方華;李約瑟與浙江大學[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1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中國科學技術(shù)史》讀譯教學實踐[A];2011年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1年

2 小靜;;胡道靜與李約瑟[A];時代與思潮(1)——五四反思[C];1989年

3 ;時代與思潮(1)“五四”反思目錄[A];時代與思潮(4)——文化傳統(tǒng)尋繹[C];1990年

4 何廣中;;李約瑟論道家與西方科學[A];“中國名辯學與方法論研討會、道家與西方研討會、馮友蘭哲學思想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精選[C];1998年

5 紀樹立;;英倫訪耆學:李約瑟和波普爾[A];時代與思潮(2)——中西文化沖撞[C];1989年

6 李文林;;中西數(shù)學科學范式的比較——李約瑟博士對中國數(shù)學史的貢獻[A];時代與思潮(5)——文化傳統(tǒng)辨證[C];1991年

7 阿盧黑格;;略論彝族文字與文化史料[A];少數(shù)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學會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1998年

8 馮石崗;賈麗娜;;后現(xiàn)代主義在文化史上的地位探索[A];河北省第四屆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專輯[C];2009年

9 ;附錄二:已出《時代與思潮》全目[A];時代與思潮(6)——中西文化與20世紀中國哲學[C];1998年

10 王丹;;淺析西方工程的歷史線索——讀J.K.Finch的Engineering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鈍;李約瑟的世界觀[N];大眾科技報;2006年

2 馬信芳;被中國人誤讀的李約瑟[N];深圳特區(qū)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張新莉;質(zhì)疑李約瑟[N];北京科技報;2004年

4 李醒民;身沒聲名在,,多應(yīng)萬古傳[N];中華讀書報;2005年

5 郭林;重新揭示中國科技精髓的巨人[N];光明日報;2008年

6 任國征 北京市自由撰稿人;科學的歷史 歷史的科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7 方生(書評人);模糊了色彩的肖像[N];中國圖書商報;2002年

8 何丙郁 (。〣.V.Subbarayappa;李約瑟:20世紀的文藝復(fù)興人[N];中華讀書報;2000年

9 劉鈍;李約瑟工作的現(xiàn)代意義[N];中華讀書報;2000年

10 江曉原;李約瑟的“長生情結(jié)”[N];中國圖書商報;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顧修全;從現(xiàn)代科學哲學看中醫(yī)身心醫(yī)學[D];湖南中醫(yī)學院;2001年

2 鄭先興;文化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1900—1949)[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賀志凌;新疆出土箜篌的音樂考古學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5年

4 郭景華;觀看之道:作為精神史的藝術(shù)史[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陳萬球;中國傳統(tǒng)科技倫理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6 孫義飛;“發(fā)現(xiàn)”另一個17世紀[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韓吉紹;知識斷裂與技術(shù)轉(zhuǎn)移[D];山東大學;2007年

8 劉耀春;文藝復(fù)興時期意大利城市社會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9 周尚兵;唐代的技術(shù)進步與社會變化[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10 王顏;唐代科技與世界文明[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文麗;自然科學數(shù)學化的缺失對中國近代科學落后的影響[D];成都理工大學;2012年

2 郭瑩瑩;近代西歐沙龍文化探析[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康巍;斷裂體驗:中國當代實驗性建筑師解讀[D];大連理工大學;2004年

4 解曉毅;希臘歷史上的“東方化時代”初探[D];西南大學;2006年

5 郭海清;陳登原學術(sh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楊陽;建構(gòu)一個神話:《蠅王》的神話模式[D];四川大學;2006年

7 李萍;和諧的智慧[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馬保玉;“李約瑟難題”研究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9 孫欣;南朝文化政策研究[D];青島大學;2007年

10 羅萍;從哲學思維角度思考“李約瑟問題”[D];南昌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97659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97659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90fa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