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30年代末美國有關(guān)女權(quán)的爭論
本文選題:美國 + 婦女。 參考:《世界歷史》2013年02期
【摘要】:19世紀30年代末,以美國婦女普遍參與廢奴運動為導(dǎo)火索,美國人就女權(quán)問題第一次進行了一場公開辯論,這是該國的保守勢力與女權(quán)主義者之間在歷史上的第一次正面交鋒。這場辯論圍繞婦女的角色定位和職責范圍展開。美國歷史上婦女們第一次公開掌握了有關(guān)這個問題的話語權(quán),站在自己的立場對男性劃定的"婦女領(lǐng)域"作出自己的界定,拓展了美國婦女社會活動和社會職責的范圍,在思想上和策略上為19世紀40年代末美國女權(quán)運動的興起奠定了思想和輿論基礎(chǔ),培養(yǎng)了女性領(lǐng)導(dǎo)人。
[Abstract]:In the late 1830s, with the widespread participation of American women in the abolitionist movement as the trigger, Americans held the first public debate on the issue of women's rights, which was the first positive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conservative forces and feminists in the country in history. The debate revolved around women's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women have openly mastered the right to speak on this issue and, from their own standpoint, have defined the "women's field" as defined by men and expanded the scope of American women's social activitie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In thought and strategy, it laid a foundation of thought and public opinion for the rise of American feminist movement in the late 1840s and cultivated female leaders.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世界近現(xiàn)代史研究中心;
【分類號】:K71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山中慶子,肯特·麥克萊倫,張銘;贏得模范少數(shù)民族形象──亞裔美國婦女經(jīng)濟適應(yīng)的多種策略[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5年03期
2 喬安瑪爾·凱特 ,雨榮;職業(yè)婦女與電視[J];中外電視;1989年09期
3 儲瑞耕;;成為自己[J];湖北社會科學;1989年01期
4 山中慶子,肯特·麥克萊倫,張銘;贏得模范少數(shù)民族形象─—亞裔美國婦女經(jīng)濟適應(yīng)的多種策略[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5年04期
5 林艷;略論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對美國婦女的影響[J];東北師大學報;1996年06期
6 帕特·穆爾;曉夏;;奇特的體驗[J];世界博覽;1985年01期
7 楊麗紅;;大蕭條與美國婦女[J];滄桑;2009年03期
8 王德義;;成敗之間——1960年代美國婦女運動的影響之分析[J];外國語文;2013年S1期
9 水才;;新生兒認字識物[J];贛圖通訊;1983年02期
10 王士芳;;遨游太空的女杰[J];世界知識;1983年14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秭筱;美國婦女學歷不輸男子工作差強人意[N];經(jīng)濟日報;2003年
2 佟吉清;保障女性哺乳權(quán) 請給母愛10平方[N];中國婦女報;2014年
3 寧宇;美國男女同工難同酬[N];中國質(zhì)量報;2000年
4 華康;古怪的收藏[N];保健時報;2004年
5 沈龍夫;亟待規(guī)范的國際領(lǐng)養(yǎng)業(yè)[N];光明日報;2002年
6 張愛敬 摘編;女企業(yè)家為何更容易成功[N];中國花卉報;2005年
7 濮瑜祥;稀奇古怪的收藏[N];人民政協(xié)報;2000年
8 劉文;新世紀 女人更有資本[N];廠長經(jīng)理日報;2002年
9 曲果;美專家強調(diào):婦女尤其要預(yù)防心臟病[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10 范小林;美國開展“姊妹研究”調(diào)查乳腺癌成因[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莉萍;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婦女生存狀況與婦女運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姜麗;現(xiàn)代和當今美國婦女運動比較研究[D];外交學院;2004年
2 江疆;淺析美國婦女角色轉(zhuǎn)變:1920-1960[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任麗芳;當代美國婦女運動的歷史考察[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4 欒廣娜;對當代美國婦女運動的考察[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5 李樺;第二次美國婦女運動:起因與目標[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5年
6 甄真;宗教與美國婦女:婦女對政治的影響[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7 田晟;第二次美國婦女運動:起源、表現(xiàn)和影響[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8 于鴻敏;20世紀60-80年代美國婦女與福利改革[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章雪婷;論美國婦女選舉權(quán)的歷史成因和現(xiàn)實意義[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李睿;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婦女政治地位轉(zhuǎn)變的原因再探討[D];云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9238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923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