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總統(tǒng)婦女地位委員會研究
本文選題:美國 + 肯尼迪; 參考:《福建師范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摘要】:20世紀50年代是美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年代,二戰(zhàn)結(jié)束后的美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強國,其政治、經(jīng)濟、軍事實力達到頂峰,但此時的美國國內(nèi)卻面臨著許多棘手的問題,六十年代興起的婦女運動、學生運動以及黑人民權(quán)運動在此時已初現(xiàn)倪端,其中尤以婦女問題最為突出。得益于二戰(zhàn)的刺激以及戰(zhàn)后美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傳統(tǒng)固守家庭的美國婦女越來越多走出家庭并參與到社會公共生活中去,但與婦女在美國社會中角色轉(zhuǎn)變不相符的是,美國社會仍是以傳統(tǒng)保守的婦女觀為指導來對待婦女,無論在家庭抑或是社會中,婦女都面臨著許多的不公與歧視,此時擺在美國婦女面前最為迫切的任務便是打破傳統(tǒng)保守婦女觀的束縛,重新構(gòu)建起新時代下的美國婦女形象。1961年,在勞工婦女以及肯尼迪總統(tǒng)的共同努力下,美國政府最終建立起一個專門研究美國婦女地位、改善美國婦女狀況的委員會。在肯尼迪總統(tǒng)婦女地位委員會存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其為美國婦女地位的提高以及婦女在社會中狀況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貢獻,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Abstract]:The 1950s was a special time in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the United States became the largest power in the world. It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military strength reached its peak, but at that time the United States was faced with many thorny problems. The women's movement, the student movement and the black civil rights movement emerged in 1960's, especially the women's problem. Thanks to the stimulus of World War II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the war, more and more American women who have traditionally adhered to their families have gone out of their homes and participated in public life, but this is not in line with the change in the role of women in American society. American society is still guided by the traditional conservative view of women. Both in the family and in the society, women face a lot of injustice and discrimination. The most pressing task facing American women at this time is to break the shackles of traditional conservative concepts of women and rebuild the image of American women in the new era. In 1961, with the joint efforts of working women and President Kennedy, The government eventually established a committee to study and improve the status of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less than three years of existence of the President Kennedy Commission on the status of Women, it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advancement of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ituation of women in society.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K712.54;C913.6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彥順;;70年代以來阿富汗婦女地位的變化[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2 趙東玉;先秦女子亡國說剖析——中國婦女地位變遷史研究之二[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9年05期
3 胡軍華;;中國婦女地位的反思[J];教師;2013年02期
4 詹晉潔;;“二戰(zhàn)”以來中東婦女地位的改變及其影響[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5 張淑清;;國外關(guān)于古代、中世紀猶太婦女地位問題研究述評[J];世界歷史;2008年05期
6 張淑清;;國外關(guān)于古代、中世紀猶太婦女地位問題研究述評[J];世界歷史;2009年04期
7 趙東玉;西周春秋婦女地位的式微——中國婦女地位變遷史研究之一[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7年04期
8 施紅;試論西漢前、中期婦女地位[J];北京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02期
9 孔慶仁;;菜場拾趣[J];江蘇商論;1990年02期
10 郭超英,孫艷麗;從“女神”到“女奴”——原始社會婦女地位的演變[J];新鄉(xiāng)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白國紅;;從女媧的傳說看中國婦女地位的變遷[A];歷史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C];1995年
2 郝靜;;試論計劃生育對婦女地位的影響[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shù)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方祥生;奧中婦女地位研討會在維也納舉行[N];光明日報;2009年
2 柳虹(作者單位:市婦聯(lián));家庭婚姻中婦女地位的變化和面臨的挑戰(zhàn)[N];盤錦日報;2006年
3 ;聯(lián)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N];中國社會報;2007年
4 本報駐法國記者 李釗;看一戰(zhàn)對法國婦女地位的影響[N];科技日報;2011年
5 成訊;婦女地位開始第二期調(diào)查[N];中國婦女報;2000年
6 本報記者 王馳;提升婦女地位,香港婦女團體發(fā)揮重要作用[N];中國婦女報;2013年
7 杜潔;村務管理,婦女地位的重要標志[N];中國婦女報;2004年
8 科婦;探索婦女工作新路打造和諧家園[N];通遼日報;2006年
9 遼寧省委黨校婦女/性別研究基地研究成員 張小莉 孫學敏;從河村看婦女地位上升的原因[N];中國婦女報;2013年
10 記者 劉旭;香港基層婦女地位與發(fā)展研討會舉行[N];中國婦女報;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立柱;肯尼迪總統(tǒng)婦女地位委員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6年
2 朱先莉;論中國婦女地位的從屬性與主導性兩種趨勢[D];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3 盧曉帆;漢代婦女地位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4 馬欣;道德文化與秦漢婦女地位[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5 魏書英;皇權(quán)體制下中國婦女地位的變遷[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曉敏;春秋戰(zhàn)國至西漢中期婦女地位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7 于洋躍;聯(lián)合國在提高婦女地位中的作用[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8 李麗;淺論古羅馬婦女地位[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9 李慶華;從《史記》、《漢書》看漢代婦女地位及其成因[D];湘潭大學;2003年
10 趙崔莉;明代婦女地位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8604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860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