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歷史研究新的探索與收獲——評《清代西藏與布魯克巴》
本文選題:西藏 切入點:歷史 出處:《中國藏學》2013年01期
【摘要】:正扎洛博士所著《清代西藏與布魯克巴》一書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歷史考古研究系列之一,2012年8月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這是一部進行了較長時間準備和研究而完成的學術專著,從構思到殺青,歷經(jīng)寒暑,荏苒十載。作者勤思苦研,鍥而不舍,以新的理論視角展示了他對清代西藏與布魯克巴關系問題的研究探索。該著的問世,為異彩紛呈的藏學研究園地增添了一朵奇葩,一部佳構。
[Abstract]:As one of the historical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series of the librar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the book "Tibet and Brook Ba" by Dr. Zheng Zaluo in the Qing Dynasty was published by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in August 2012. This book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a long time. Academic monographs prepared and researched, From the conception to the killing of the green, after the cold and the summer, ten years passed by. The author studied hard and persevered and demonstrated his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bet and Brook Ba in the Qing Dynasty from a new theoretical angle. For the colorful Tibetan Studies Garden added a wonderful flower, a good structure.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中國民族史學會;
【分類號】:K249;K357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競業(yè);人的本質(zhì)的多維哲學反思——以“經(jīng)驗的預設”與“預設的經(jīng)驗”為路徑[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1期
2 李銀兵;;淺析馬克思自由觀的科學含義、基本特點和基本內(nèi)容[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3 王浩斌;;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認同性整合[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4期
4 孫顯元;;芝諾悖論中的邏輯和形而上學[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5 李繼武;;對人學五個“要義”和“以人為本”內(nèi)涵的看法——與顧智明教授商榷[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6 李繼武;;高度反思的學說與實踐基礎上高度反思的科學[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7 孫顯元;“以人為本”的社會結構觀[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8 沈素珍;毛澤東對黨的宗旨的貢獻——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9 侯惠勤;;關于舉旗問題的理論思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10 王奇?zhèn)?;由禪讓制度論及堯舜時代我國已進入中國早期國家階段[J];安徽史學;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顏杰峰;;黨內(nèi)民主建設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楊生平;;新中國60年我國意識形態(tài)理論回顧與反思[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董志凱;;毛澤東與新中國經(jīng)濟建設[A];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C];2003年
4 陶伯華;;智慧思維學精要——《思維科學概論》第十篇[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5 黃宇;;論列寧主義黨內(nèi)民主觀的中共早期實踐及現(xiàn)實啟示[A];全國社科院系統(tǒ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屆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黨的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C];2009年
6 張立麗;古小丹;;對當代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探討[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7 賽依丁;;運用《資本論》理論正確認識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轉(zhuǎn)變[A];陜西省《資本論》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暨商洛率先突破發(fā)展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8 江立成;魏婷;;簡論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從毛澤東對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理論探索談起[A];安徽省社會科學界第三屆學術年會哲學學會專場——“科學發(fā)展觀與安徽崛起”論壇論文集[C];2008年
9 胡昂;;鄧小平改革思想對歷史唯物主義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A];安徽省社會科學界第三屆學術年會哲學學會專場——“科學發(fā)展觀與安徽崛起”論壇論文集[C];2008年
10 鐘哲明;;培育民族精神是搞民族主義嗎?[A];“社會發(fā)展與民族精神”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jīng)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胡雪梅;科學人才觀的理論內(nèi)涵與實踐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5 郁方;中國銀行業(yè)壟斷與規(guī)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秦偉江;城市化進程中的民族區(qū)域自治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張鳳蓮;馬克思對西方政治思想傳統(tǒng)的挑戰(zhàn)[D];南開大學;2010年
8 羅國亮;災害應對與中國政府治理方式變革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代俊蘭;馬克思人類解放理論及當代價值[D];南開大學;2010年
10 余一凡;從馬克思到列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確立[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三三;基于新農(nóng)村視角下的農(nóng)民宗教信仰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胡志明;信息化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楊會彪;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無意識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耿士偉;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路徑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李小海;大學生公民意識現(xiàn)狀及其與大學生個體因素的聯(lián)系[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6 郭云英;統(tǒng)籌城鄉(xiāng)視域中的農(nóng)村城鎮(zhèn)化問題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7 姚士偉;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8 徐白雪;馬克思主義哲學意識形態(tài)的大眾化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9 唐偉;軍工文化核心價值體系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10 張超;高校校園網(wǎng)絡文化建設[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6708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670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