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維婭研究
本文選題:利維婭 切入點:奧古斯塔 出處:《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本文以利維婭·德魯塞拉為研究對象,主要著眼點在于她參與政治的表現和影響。由于利維婭是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奧古斯都的妻子,又是第二任皇帝提比略的母親,她所處的時代又是從共和向帝制的轉型時期,因此她是一個具有特殊性的人物。本文通過對利維婭生平參與政治的歷史回顧,來分析帝國時代羅馬婦女的參政特點及參政婦女所發(fā)揮的作用。 全文分為三章。第一章描述利維婭的生平,,介紹她的家族背景和兩次婚姻,并結合羅馬時代婦女參政的兩條途徑來評論利維婭的家族和婚姻賦予她參政的優(yōu)越性。第二章描繪利維婭的崛起之路,分為婚后的沉寂和利維婭的公眾行為兩個方面。結合史料記載,分析利維婭崛起的時代條件。第三章綜述利維婭的影響力,分為政治影響力、宗教影響、個人生活三個方面,并總結帝國時代婦女參政的特點及影響。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xpression and influence of Livia Drexela's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As Livia is the wife of the first emperor Augustus of the Roman Empire and the mother of the second emperor Tiberius. She lived in a period of transition from republic to monarchy, so she was a special figur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of Livia's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To analyze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Roman women in the imperial era and the role of women in politics.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Livia's life, her family background and her two marriages. In the light of the two ways in which women took part in politics in the Roman era,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superiority of Livia's family and marriage. Chapter two depicts Livia's rise to power. It is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stillness after marriage and Livia's public behavior. Combined with historical recor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ra conditions for Livia's rise. Chapter III summarizes Livia's influence,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political influence, religious influence, and personal life. And summarizes the imperial era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K12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喬琴生;;奧古斯都與羅馬文學的黃金時代[J];歷史教學問題;2008年01期
2 鄧力;陳瑤峰;;探究元首制度的建立及其權力體系[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09年16期
3 宮秀花;羅馬帝國時期道路信息網的建設[J];常熟高專學報;2001年01期
4 張遠山;好皇帝和壞皇帝[J];領導文萃;2003年02期
5 廉星;屋大維不是愷撒的外甥[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00期
6 張楠;;古羅馬“至尊戰(zhàn)利品”考[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7 童良凱;;略論奧古斯都時期羅馬軍團的職業(yè)化特征[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12期
8 周義保;張南;;奧古斯都時代羅馬城城市特征初探[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1990年04期
9 郭長剛;屋大維統(tǒng)治古羅馬的平衡術[J];探索與爭鳴;1996年11期
10 孫槞;;強盛的秘密[J];小說界;200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黃洋;;奧古斯都的形象塑造與皇帝權威[A];社會進步與人文素養(yǎng)——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6年
2 楊俊明;巢立明;;奧古斯都時期古羅馬的城市規(guī)劃與建筑[A];城市化進程中的文化建設——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會首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劉法民;;西方怪誕理論到中國[A];中華美學學會第六屆全國美學大會暨“全球化與中國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高福進;;羅馬角斗文化(公元前3世紀—公元5世紀)——角斗娛樂消費階層分析[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5 郭亞娟;;維吉爾史詩中的“人味”[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戴建兵;;略論和田馬錢的希臘化背景[A];中外關系史論文集第17輯——“草原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呂舟;;從奧古斯都時代與路易十四時代看帝王對建筑發(fā)展的影響[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六、七合輯[C];199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蘇海;七八月大之源[N];中國氣象報;2001年
2 記者 季明 徐壽松;“重要的是排名說明的問題”[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3 記者 邱登科;工業(yè)產品也可以這樣奢華[N];民營經濟報;2006年
4 黃洋;羅馬帝國早期的“造型藝術”與皇帝權威[N];文匯報;2004年
5 馮惠明;在羅馬讀史[N];人民日報;2003年
6 劉旭 王文靜;五大品牌其扛健康大旗 跨行業(yè)聚首要為3·15獻禮[N];中國工業(yè)報;2006年
7 陳恒 譚順蓮;偉大屬于羅馬,記憶屬于歷史[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8 聞 烽;共啟“家居健康日”抗擊“第三污染”[N];中國質量報;2006年
9 洪 蕓;5巨頭倡議啟動“3.10國際家居環(huán)境健康日”[N];中華建筑報;2006年
10 周宏遠 大山;妖冶的埃及女王[N];金融時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英;朱里亞·克勞迪王朝皇室婦女的婚姻和政治生活[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2 熊瑩;從“審判老皮索的元老院法令”看羅馬元首制初期的政治文化[D];復旦大學;2010年
3 黃忠杰;波蘭王奧古斯都二世收藏的中國外銷瓷藝術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4 蔡麗娟;李維史學探微[D];復旦大學;2005年
5 王悅;李維史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張曉校;羅馬軍隊與帝位嬗遞[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7 鄒芝;古羅馬家庭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8 褚新國;塔西佗史學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9 朱文濤;古羅馬與漢代造物藝術比較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李大維;羅馬帝國“弗魯曼塔里伊”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柳思思;利維婭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2 朱勇;試論奧古斯都的道德法令[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王桂玲;論奧古斯都的用人之道[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4 譚順蓮;帝國時期羅馬城的空間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露露;論奧古斯都·威爾遜戲劇中的分離與回歸[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6 楊真;論奧古斯都的文化政策[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7 張鵬;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較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堵斌;試論羅馬帝國前期的皇權思想[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9 袁艷紅;論古羅馬文學贊助人麥凱納斯[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孫典超;奧古斯都時期行省政策探析[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6474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647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