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世界歷史論文 >

從加拿大收回憲法看聯(lián)邦制的效能

發(fā)布時間:2018-03-05 23:16

  本文選題:憲政 切入點:聯(lián)邦制 出處:《文史哲》2012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1931年加拿大獲得主權國家的地位,但直到1982年才從英國手中收回憲法的管轄權,其原因在于聯(lián)邦與各省在確立修憲程序以及憲法修改事宜上長期未能達成一致。在半個世紀里,各方圍繞魁北克省的法裔問題、聯(lián)邦與省政府的權限和地區(qū)之間的憲政關系問題展開博弈。這一過程和結果表明,聯(lián)邦制在解決少數(shù)民族問題和協(xié)調(diào)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上效率低下,在處理國家與地方的關系方面則表現(xiàn)出較大的功效。
[Abstract]:In 1931, Canada acquired the status of sovereign state, but it did not withdraw its constitutional jurisdiction from Britain until 1982, because the federal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s had long failed to agree on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 procedures and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s. For half a century, The parties engaged in a game over the issue of French descent in Quebec, the competence of the federal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s and the constitu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gions. This process and results show that. The federal system is inefficient in solving minority problems and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but it has a great effect in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加拿大城市社區(qū)研究”(09YJA770037)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7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馬戎;理解民族關系的新思路——少數(shù)族群問題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2 王世濤;;論單一制中國的財政聯(lián)邦制——以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為視角[J];北方法學;2010年05期

3 方聞;;民主、自治、聯(lián)邦主義及其制度[J];博覽群書;2003年02期

4 陳建樾;多民族國家和諧社會的構建與民族問題的解決——評民族問題的“去政治化”與“文化化”[J];世界民族;2005年05期

5 周剛志;黃慶向;;聯(lián)邦主義理論與我國的國家結構[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菅志翔;;“族群”:社會群體研究的基礎性概念工具[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2 趙春麗;李捷;;從民族國家到公民國家——構建和諧民主的民族關系的新思路[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03期

3 侯萬鋒;;國家結構形式與多民族國家的政治整合[J];湖北社會科學;2008年02期

4 韓軼;;從“民族認同”到“憲法認同”——立憲主義視角下民族與國家關系之反思與重構[J];法學評論;2011年03期

5 鄧美;;政治合法性與公民積極政治心理——西部民族地區(qū)公民積極政治心理的政治環(huán)境優(yōu)化研究[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6 尚虎平;;我國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悖論:高績效下的政治安全隱患[J];管理世界;2008年04期

7 何生海;;西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政治認同研究——以“政治文化”為視角[J];甘肅理論學刊;2011年01期

8 龔永輝;;民族概念:話語權與學理性——中央“12條”與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研究之一[J];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9 周大鳴;;關于中國族群研究的若干問題[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10 潘蛟;;解構中國少數(shù)民族:去東方學化還是再東方學化[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丹;中國族際政治整合的制度變遷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戴小明;中國民族區(qū)域自治的憲政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陳心林;南部方言區(qū)土家族族群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4 雍海賓;民族法治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5 田艷;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化權利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6 張麗劍;“民家情”:散雜居背景下的族群認同[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7 田歡;維吾爾族視覺藝術的族群性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8 陳祖君;論漢語文學期刊影響下的中國當代少數(shù)民族文學[D];四川大學;2007年

9 王菊;從“他者敘述”到“自我建構”[D];四川大學;2007年

10 馮靜;中間團體在現(xiàn)代國家形成中的政治功能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戎;關于民族研究的幾個問題[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2 馬戎;理解民族關系的新思路——少數(shù)族群問題的“去政治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3 安東尼·H·里奇蒙;馮炳昆;;少數(shù)民族的民族主義與社會科學的諸種規(guī)范[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88年01期

4 薩阿德·埃丁·易卜拉欣,漆蕪;阿拉伯世界中的民族沖突與建國[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9年02期

5 張道慶;美國與法國財政聯(lián)邦主義比較[J];經(jīng)濟經(jīng)緯;2005年03期

6 戴小明;財政自治及其在中國的實踐──兼論民族自治地方財政自治[J];民族研究;2001年05期

7 邸永君;“民族”一詞見于《南齊書》[J];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8 楊冬云;;印度分權化改革及其對印度聯(lián)邦制的影響[J];齊魯學刊;2006年04期

9 陳杰;完善我國分稅制模式之思考[J];稅務研究;2002年07期

10 馬戎;關于“民族”定義[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著名憲政學者、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蔡定劍逝世[J];中國律師;2010年12期

2 王濤;;1922年湖南省憲法五辨——基于英美憲政經(jīng)驗的解讀[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3 陳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比美國1787年憲法更為進步嗎[J];歷史教學(中學版);2011年09期

4 蘭莉敏;;巴西勞工法發(fā)展歷程及其特征[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7期

5 孔祥成;劉芳;;從1931年大水看民國時期中央與地方救災關系博弈[J];中國農(nóng)史;2011年02期

6 林友華;;林森法治理念及實踐[J];閩江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7 徐偉紅;;孫中山地方自治思想及其對法治湖南建設的啟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J];云夢學刊;2011年04期

8 孫f ;;論載澤對憲政知識的儲備和應用[J];平頂山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9 王兆剛;;近代中國政治制度發(fā)展的回顧與思考[J];東方論壇;2011年03期

10 姜義華;;辛亥革命以來中國大一統(tǒng)國家體制再造中的承續(xù)(下)[J];學術月刊;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試述憲法和憲政的關系[A];2003年貴州省憲法法理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尹德龍;;我國憲法中存在的幾個問題及對憲政的影響[A];貴州省2004年憲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肖峰昌;;確立憲政觀念 維護憲法權威[A];學習憲法修正案座談會文集[C];2004年

4 殷嘯虎;耿言春;;鄧小平憲政思想解讀[A];上海市社聯(lián)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會議資料匯編[C];2004年

5 梁忠前;;民主政治憲法特征論要——對法治實踐問題的憲政理論反思[A];新世紀優(yōu)秀學術成果評選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0年

6 高旭紅;李鳳玲;;毛澤東與新中國憲政建設[A];陜西省毛澤東思想研究會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楊武松;;我國憲法保障制度研究[A];2003年貴州省憲法法理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3年

8 蘭元富;;由修憲而來的憲政反思[A];2003年貴州省憲法法理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3年

9 朱愛明;鄭惠玲;;環(huán)境權的憲法增設思考[A];林業(yè)、森林與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法制建設研究——2004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四冊)[C];2004年

10 羅廣德;;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憲法的重要意義[A];學習憲法修正案座談會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周阿求 江西;憲法與憲政[N];人民代表報;2004年

2 ;從尊重憲法開始[N];南方周末;2003年

3 段占朝;憲政的動力與修改的檢討[N];社會科學報;2003年

4 太鋼一中 趙永哲;憲政的內(nèi)涵和憲法的精神[N];山西科技報;2004年

5 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千帆;從憲法到憲政[N];人民法院報;2002年

6 新華社記者 李生江 張先國;中國在憲政之路上執(zhí)著前行[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7 傅達林;憲政意義上的公民[N];學習時報;2005年

8 田必耀;五十年憲政之路[N];人民代表報;2004年

9 石書正(湖南);憲政的春天[N];人民代表報;2004年

10 陳端洪;“憲政熱”解讀[N];法制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峰;中華人民共和國四部憲法比較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2 梁紅光;聯(lián)邦制理念與美國早期的國家構建[D];南開大學;2010年

3 王人博;中國近代憲政思潮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4 王本存;憲政與德性[D];重慶大學;2007年

5 張慧平;憲法原則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6 王戩;規(guī)范與當為:憲法與刑事訴訟的良性互動[D];四川大學;2003年

7 楊陽;嚴復憲政思想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8 鄭率;蔣介石與民末憲政[D];吉林大學;2009年

9 陳焱光;公民權利救濟論[D];武漢大學;2005年

10 周甲祿;輿論監(jiān)督權論[D];武漢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穎;梁啟超憲政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2 張曉曼;憲政國家的憲法和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D];延邊大學;2005年

3 喬澤霄;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D];吉林大學;2007年

4 武慶生;試論憲法的契約性[D];蘇州大學;2007年

5 鄧昕;政黨制度的局限性與憲政的破產(chǎn)[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6 孫建國;民主政治的憲法機制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7 趙春蕾;行政權有限性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8 陳朝亮;構建未來我國違憲審查制度的另一種思路[D];清華大學;2005年

9 鄭永峰;論稅收立憲[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10 胡星;論憲政與公共財政[D];四川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157231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57231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ca5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