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紀晚期荷蘭加爾文教的濟貧改革略論
本文選題:教會執(zhí)事 切入點:濟貧改革 出處:《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宗教改革時期,加爾文教對荷蘭社會濟貧改革的重要舉措是重塑其教會執(zhí)事的職能。根據(jù)《圣經(jīng)·新約》的啟示,加爾文教會中的執(zhí)事成為專職的負責管理濟貧事務的神職人員。憑借加爾文教在荷蘭社會中的特殊地位,其教會執(zhí)事逐步成為社會服務的核心。在教會權力與世俗權力的博弈中,16世紀晚期的荷蘭社會產(chǎn)生了一個獨特的、二元結構的社會救助體系。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of religious reform, Calvinism's important measure for the reform of Dutch society was to rebuild the functions of its church deacons. According to the revelat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The deacons of the Calvin Church became full-time clergy in charge of the poor. By virtue of Calvinism's special position in Dutch society, In the game between church power and secular power Dutch society in the late 16th century produced a unique dual structure of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
【分類號】:K563;D756.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松韜;劉景華;;論近代早期法國胡格諾教徒移居英國及其影響[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2 崔洪健;;中世紀晚期東盎格利亞地區(qū)毛紡織業(yè)的發(fā)展及其影響[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3 劉景華;宋峻;;漢薩商人在英國的活動及其對英國社會的影響[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11期
4 金志霖;試論尼德蘭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的萌芽及其發(fā)展[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5 陳紅軍;試論基督教繪畫藝術的主題與圖式的統(tǒng)一性[J];黑河學刊;2003年06期
6 董會迪;;析論西歐最早由農(nóng)本向重商轉變的原因——基于中西封建制度差異性的考察[J];黑龍江史志;2009年18期
7 金瓊;;十九世紀英國女性文學崛起和繁榮的文化契機[J];懷化學院學報;2006年12期
8 扈明麗;;海涅詩歌中死亡意象分析及文化蘊含[J];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9 郭壽玉;;我國封建社會晚期資本主義經(jīng)濟不能充分發(fā)展的原因[J];經(jīng)濟科學;1992年04期
10 權巧麗;;早期的基督教和儒家在人性論方面的異同[J];考試周刊;2007年3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楊華明;;莫爾特曼的啟示辯證法[A];基督教思想評論第八輯[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宇軒;近代早期西方社會救濟制度的基督教淵源[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麗;索洛維約夫完整知識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3 李瑞虹;蘿斯瑪麗·雷德!斎麪柕纳鷳B(tài)女性主義神學思想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8年
4 張湛;神性自我:靈知的理論、歷史和本質[D];復旦大學;2007年
5 王蓉;保羅·尼特的宗教多元論與宗教對話思想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6 郝國昆;西方天主教倫理觀的變遷[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趙績竹;13-15世紀英國保護主義政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8 云存平;馬圖里迪學派思想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9 陳s,
本文編號:15672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567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