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善對羅馬人追求哲學學問的質疑
本文關鍵詞: 哲學學 羅馬人 西方史學史 斯多葛學派 海爾 社會生活 莫斯 終點 對話 通史 出處:《史學史研究》2012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公元二世紀羅馬元首哈德良和馬可.奧勒留統(tǒng)治時期,羅馬人對哲學學問的追求風靡一時。不過,此時期有的學者對哲學與社會生活之間的關系,仍保持著清醒的認識。羅馬著名學者琉善在其《海爾摩提莫斯》一文中,通過呂奇諾斯與斯多葛學派虔誠的門徒海爾摩提莫斯的對話,表達了自己對此風氣的看法。
[Abstract]:In 2th century, the Roman heads of state Hadrian and Ma Ke Aurelius rule, the Roman pursuit of philosophy is popular. However, in this period, some scholar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ilosophy and social life. The famous Roman scholar Ryushan, in his article Helmotemos, talks with Hermotemos, a devout disciple of the stoic school, through the dialogue between Luchinos and the devout disciples of stoic school. Expressed their views on this trend.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
【基金】:2010級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培育基金項目
【分類號】:K126;B502.4
【正文快照】: 公元二世紀羅馬元首哈德良和馬可·奧勒留統(tǒng)治時期,羅馬人對哲學學問的追求風靡一時。不過,此時期有的學者對哲學與社會生活之間的關系,仍保持著清醒的認識。羅馬著名學者琉善在其《海爾摩提莫斯》一文中,通過呂奇諾斯與斯多葛學派虔誠的門徒海爾摩提莫斯的對話,表達了自己對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編者的話[J];哲學研究;1980年03期
2 王昌國;;湖南省哲學學會舉行年會[J];哲學動態(tài);1981年02期
3 ;中英暑期哲學學院第三期招生——《心智哲學和認知科學》[J];自然辯證法研究;1992年02期
4 哲遠長;面向21世紀,創(chuàng)建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哲學學科群——武漢大學哲學系系慶暨哲學學院建院學術活動綜述[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7年02期
5 李家珉;新世紀呼喚哲學理論創(chuàng)新——上海市哲學學會紀念成立50周年暨專題研討會紀要[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0年06期
6 ;內蒙古哲學學會貫徹十六大精神理論研討會綜述[J];前沿;2003年03期
7 馬興煜;;廣西成立哲學學會[J];哲學動態(tài);1980年01期
8 馮玉珍 ,朱忠明;河南省哲學學會舉行二程哲學思想討論會[J];中州學刊;1981年02期
9 哲心;;廣東哲學學會第七屆理事會成立[J];現(xiàn)代哲學;2007年04期
10 ;中英美暑期哲學學院第14期高級研討班(應用哲學)招生簡章[J];哲學研究;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珠;;理論創(chuàng)新與哲學創(chuàng)新——市哲學學會等舉行學術研討會[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2002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李家珉;;理論與時俱進 哲學大有可為——市哲學學會召開座談會[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2002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李家珉;;一條與時俱進的主線——市哲學學會舉辦專題座談會[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2003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李家珉;;黨的思想路線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市哲學學會等舉行學術研討會[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2002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吳德勤;;面向新世紀的經濟哲學——市哲學學會召開研討會[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2002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6 高福進;;角斗娛樂的現(xiàn)代啟示——關于“古羅馬角斗士”議題的系統(tǒng)評價[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7 陳凡;;技術與自然:國外技術哲學研究的新思考——第12屆國際技術哲學學會(SPT)會議述評[A];2002年全國自然辯證法學術發(fā)展年會論文集[C];2002年
8 梁海山;;海爾國際化經營與價值鏈整合[A];第十二屆中國質量論壇論文集[C];2004年
9 ;江蘇省哲學學會[A];2005:發(fā)展·和諧·公正——江蘇省社科類學會學術年會成果薈萃[C];2005年
10 方覺淺;;關于“哲學通論”的評論(節(jié)錄)[A];“《哲學通論》與哲學教育改革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元友;“海爾路”亮相美國[N];中國企業(yè)報;2001年
2 ;電子商務給海爾帶來的是輝煌的業(yè)績[N];國際商報;2001年
3 黃海川;海爾:不斷的拋棄[N];經濟觀察報;2004年
4 姜培峰;海爾創(chuàng)新:中國力量[N];中國信息報;2005年
5 朱劍紅;海爾冰箱為何連續(xù)18年第一[N];人民日報;2007年
6 姜培峰;六問海爾二十年[N];中國信息報;2004年
7 本報實習記者 崔靜思;海爾被訴凸顯我國彩電業(yè)核心專利缺失[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張曉航;海爾棋先一步出口創(chuàng)牌[N];中國質量報;2010年
9 王建中;張瑞敏詮釋大海爾[N];中國電子報;2004年
10 王 群;海爾高效空調贏得歐洲大訂單[N];中國質量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秀琳;羅馬共和國時期的農業(y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王悅;李維史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胡黎霞;務實·理性·創(chuàng)新[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孫曉光;羅馬法與近代民法的倫理基礎[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5 褚新國;塔西佗史學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6 林志雄;修辭術與哲學之爭及“理想的演說家”[D];浙江大學;2007年
7 張楠;維萊里烏斯與羅馬史學的通史觀[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8 陶雋;海爾—波普彗星近核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天文臺);2000年
9 李增洪;13-15世紀倫敦社會各階層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10 王利紅;歐洲浪漫主義史學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波;海爾經營之道分析[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0年
2 張帆;全方位塑造海爾理念[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2年
3 蘇利;海爾技術創(chuàng)新機制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4年
4 聶偉;論羅馬民族精神[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5 張葉紅;論共和后期古羅馬公民的社會道德[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6 曹雪松;海爾品牌管理模式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4年
7 官君策;淺述羅馬帝國后期戴克里先行省改革[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李清政;海爾手機營銷模式的探索與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5年
9 沈春曉;海爾公司有效的成本管理與控制研究[D];上海海事大學;2003年
10 鄒春艷;小天鵝與海爾的競爭戰(zhàn)略比較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0年
,本文編號:14744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474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