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六至七世紀中葉百濟與倭關系
發(fā)布時間:2017-10-19 20:24
本文關鍵詞:試論六至七世紀中葉百濟與倭關系
更多相關文章: 百濟 倭 六至七世紀中葉 對外關系 文化傳播
【摘要】:在六世紀以前,朝鮮半島基本上是百濟和高句麗兩強相爭,新羅立國雖久,但力弱不足與爭。到六世紀中葉,原本國力孱弱,靠依恃強國以自保的新羅一躍而為半島強國,全面參入半島的爭霸斗爭,使半島形勢為之一變,也使東北亞政局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倭國相當于日本彌生文化后期開始到大和(300~593年)時代和飛鳥時代(604~645年)。六、七世紀,倭國經(jīng)過圣德太子改革和大化改新進入封建社會。在成長為封建國家的過程中,倭國不斷從中國和朝鮮半島三國吸收先進文化。因任那問題而激化的倭羅矛盾,導致了倭國與新羅的緊張對峙。倭國鑒于倭麗關系的改善和結好、倭濟關系的傳統(tǒng)友誼,而采取聯(lián)絡高句麗和百濟,共同打擊新羅的政策。與此同時,倭國也盡力協(xié)調(diào)與隋朝的關系。本文擬以六、七世紀東北亞國際關系為背景,探討在劇變的國際環(huán)境中為自存展開的百濟與倭的關系及其特點。 本文由五部分組成,要點如下: 第一章緒論部分敘述了研究目的、意義、研究動態(tài)、研究視角以及論文的新意。 第二章扼要介紹了六至七世紀中葉百濟與倭國的概況,作為文章的鋪墊。 第三章敘述了六至七世紀中葉的兩國關系。兩國關系分六世紀和七世紀兩個時間段來進行說明。六世紀可說是百濟向倭國大量傳播先進文化的時期。百濟在與倭國的聯(lián)系中派王子為‘質(zhì)’,并派由國家行政官員和專家組成的大規(guī)模的使節(jié)團。威德王時期派由官人、五經(jīng)博士、僧、易博士、唇博士、醫(yī)博士、采藥師、樂人等組成的專門人員前往倭國,,并以此為條件,請倭國出軍助戰(zhàn),獲得軍援。經(jīng)濟文化方面的頻繁交流促進了雙方的友好關系,在長時間的交往中,雙方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七世紀又分七世紀初和七世紀中葉來分別進行敘述。七世紀初圍
【關鍵詞】:百濟 倭 六至七世紀中葉 對外關系 文化傳播
【學位授予單位】:延邊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K312.3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緒論9-12
-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9-10
- 1.2 研究動態(tài)10-11
- 1.3 研究方法11-12
- 第二章 六至七世紀中葉百濟與倭的概況12-17
- 2.1 六至七世紀中葉的百濟12-15
- 2.1.1 百濟的中興12-14
- 2.1.2 百濟滅亡及白江之戰(zhàn)14-15
- 2.2 六至七世紀中葉的倭15-17
- 第三章 六至七世紀中葉百濟與倭的相互關系17-30
- 3.1 任那問題17-20
- 3.2 六世紀百濟與倭的關系20-24
- 3.2.1 百濟對倭王族外交20-21
- 3.2.2 國家官員的派遣21-23
- 3.2.3 有關物資收受紀事23-24
- 3.3 七至七世紀中葉百濟與倭的關系24-30
- 3.3.1 七世紀初兩國關系24-25
- 3.3.2 七世紀中葉兩國關系25-30
- 第四章 六至七世紀中葉百濟與倭關系的特點30-37
- 4.1 百濟向倭的單向文化傳播30-32
- 4.1.1 百濟移民向倭的文化傳播30
- 4.1.2 佛教與百濟向倭的文化傳播30-32
- 4.2 倭向百濟的軍事支援及百濟軍事技術向倭的傳播32-34
- 4.2.1 六至七世紀中葉百濟與倭的軍事關系32-33
- 4.2.2 百濟軍事技術的傳播33-34
- 4.3 外交特點34-37
- 4.3.1 百濟的“人質(zhì)外交”34-36
- 4.3.2 百濟與倭外交關系的實質(zhì)36-37
- 第五章 結論37-38
- 參考文獻38-44
- 參考書目44-47
- 致謝47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潘穎;;論大化改新之前日本與朝鮮半島的關系[J];雞西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春香;試論百濟與隋唐的政治關系[D];延邊大學;2010年
2 盛凱;論唐高宗時期的朝鮮半島政策及形成原因[D];延邊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0631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0631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