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在解決烏克蘭危機中的作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6 01:14
本文關鍵詞:德國在解決烏克蘭危機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2013年底爆發(fā)的烏克蘭國內政治沖突及2014年3月克里米亞公投獨立后加入俄羅斯,導致烏俄沖突不斷突升級,美歐與俄羅斯之間發(fā)生了激烈的地緣政治較量,德俄關系也降到了冷戰(zhàn)后的歷史冰點,歐洲大陸的安全與穩(wěn)定面臨嚴峻挑戰(zhàn)。作為歐洲的經(jīng)濟大國、歐盟的領導者以及俄羅斯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德國在烏克蘭危機中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死锩讈啿⑷攵砹_斯后,出于“歐洲責任”和“歐洲立場”,德國弱化了德俄特殊關系,對俄采取強硬姿態(tài),與法國一道說服歐盟其他成員國,達成政治共識并形成了歐盟經(jīng)濟制裁俄羅斯的統(tǒng)一政策。德國在解決烏克蘭危機中無疑扮演了“領導者”的角色,這引起了國際社會對德國外交轉型的關注。德國國內大聯(lián)合政府2013年底上臺伊始就調整對外政策,開始改變“克制外交”戰(zhàn)略,漸而轉向“有為外交”,努力在塑造國際秩序和全球事務中扮演更加堅定自信的角色。在解決烏克蘭危機過程中,德國既發(fā)揮了“領導者”的角色又重視與法國共同發(fā)揮作用,爭取歐盟對俄政策的一致性;既強烈反對俄羅斯“兼并”克里米亞,堅持對俄強硬施壓,又保持與俄對話溝通;既維護跨大西洋關系,接受美國的“責任分擔”戰(zhàn)略,又反對武力解決烏克蘭問題。烏克蘭危機檢驗了德國外交政策的調整,德國朝著“有為”外交行進;但與此同時,德國外交政策的這種轉變必然是漸進式的,并仍將需求在歐盟框架下積極作為和推動歐盟成為一個強有力的全球角色。
【關鍵詞】:德國 外交政策 烏克蘭危機 地緣政治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851.6;D815
【目錄】: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7
- 緒論7-13
- 第一節(jié) 選題的背景與意義7-8
- 第二節(jié)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8-12
- 一、國內對冷戰(zhàn)后德國外交戰(zhàn)略的研究8-11
- 二、國外對冷戰(zhàn)后德國外交戰(zhàn)略的研究11-12
- 第三節(jié)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與研究意義12-13
- 一、研究思路12
- 二、研究方法12
- 三、研究意義12-13
- 第一章 冷戰(zhàn)后德國的歐洲秩序觀及其烏克蘭政策13-20
- 第一節(jié) 二戰(zhàn)后德國的歐洲政策13-14
- 一、聯(lián)邦德國時期的歐洲政策13-14
- 二、統(tǒng)一后德國的歐洲政策14
- 第二節(jié) 冷戰(zhàn)后德國的歐洲秩序觀14-16
- 一、自由、民主的政治秩序14-15
- 二、和平與多邊主義的安全秩序15-16
- 三、以規(guī)則為基礎的市場經(jīng)濟秩序16
- 第三節(jié) 德國在歐盟框架下的對烏政策16-20
- 一、合作與伙伴關系協(xié)定(PCA)17
- 二、歐洲睦鄰政策(ENP)17-19
- 三、東方伙伴關系計劃(EAP)19-20
- 第二章 烏克蘭危機及其地緣政治影響20-30
- 第一節(jié) 烏克蘭的地緣戰(zhàn)略地位20-22
- 一、美國拉攏烏克蘭加入北約20-21
- 二、俄羅斯視烏克蘭為其核心勢力范圍21
- 三、歐盟周邊安全與歐烏關系21-22
- 第二節(jié) 烏克蘭危機的發(fā)展過程22-24
- 一、反對派奪取政權22-23
- 二、克里米亞危機23
- 三、烏克蘭東南部地區(qū)局勢23-24
- 第三節(jié) 烏克蘭危機爆發(fā)原因24-28
- 一、烏克蘭東西部地區(qū)發(fā)展差異25
- 二、烏克蘭國內的“劣政”25-27
- 三、歐盟與俄羅斯之間地緣經(jīng)濟競爭27-28
- 第四節(jié) 烏克蘭危機的地緣政治影響28-30
- 一、俄美“新冷戰(zhàn)”28-29
- 二、美歐關系微妙變化與俄歐關系惡化29-30
- 第三章 德國在解決烏克蘭危機中的主導作用30-36
- 第一節(jié) 德國解決烏克蘭危機依據(jù)的原則30-31
- 一、維護跨大西洋聯(lián)盟伙伴關系30
- 二、歐洲一體化與歐盟團結30-31
- 三、積極和平的多邊外交政策31
- 第二節(jié) 德國關于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具體方案31-34
- 一、政治對話促成《烏克蘭危機調解協(xié)議》31-32
- 二、保留余地外開啟“三階段”制裁計劃32-33
- 三、推動;饏f(xié)議全面落實33-34
- 第三節(jié) 對德國所發(fā)揮作用的效果評估34-36
- 一、對政治對話的效果評估34
- 二、對經(jīng)濟制裁手段的效果評估34-36
- 第四章 德國在解決烏克蘭危機中發(fā)揮主導作用的因素分析36-44
- 第一節(jié) 德國國內層面的影響因素36-39
- 一、外交政策的調整36-37
- 二、國內執(zhí)政黨的更換37-38
- 三、經(jīng)濟界利益團體的訴求38-39
- 第二節(jié) 歐盟層面——德在歐盟的政治影響力上升39-40
- 一、歐盟“能力赤字”39
- 二、歐債危機提升德國領導力39-40
- 三、德國的“歐洲責任”40
- 第三節(jié) 全球層面——德美同盟及德俄關系的變化40-44
- 一、美國“責任分擔”戰(zhàn)略與跨大西洋同盟40-42
- 二、德俄特殊關系的變化42-44
- 結束語44-45
- 參考文獻45-49
- 致謝49-5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良;;烏克蘭當選總統(tǒng)的選擇[J];w,
本文編號:6807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6807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