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社會視閾下恐怖主義的新變化及對策
發(fā)布時間:2023-10-03 21:53
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塑造了一種全新的社會場域,即虛擬社會。在虛擬社會脫域性、流動性、去中心化特征的影響下,傳統(tǒng)恐怖主義迅速演變與升級,已成為世界各國公共安全領域面臨的新威脅。虛擬社會的反恐工作應從機制構建與陣地控制兩個維度入手,建立國家反恐力量整合機制、國際反恐合作機制與恐怖主義危機應對機制,同時利用大數(shù)據(jù)與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xiàn)恐怖活動的動態(tài)檢測與預警。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虛擬社會的演進與發(fā)展
三、虛擬社會下恐怖主義的新變化
(一)虛擬社會下恐怖活動類型趨于專業(yè)化
(二)虛擬社會下恐怖主義具有隱蔽性
(三)虛擬社會下恐怖主義具有全球擴展性
(四)虛擬社會下恐怖組織結構趨于平面化
(五)虛擬社會恐怖主義的危害性日益增強
四、虛擬社會恐怖主義產(chǎn)生變化的原因
(一)虛擬社會的“脫域性”使恐怖主義更加隱蔽
(二)虛擬社會的“流動性”使恐怖主義突破空間限制
(三)虛擬社會的“去中心化”使恐怖主義全球蔓延
五、虛擬社會恐怖主義的應對策略
(一)虛擬社會恐怖主義的應對機制構建
1.國家反恐力量整合機制
2.國際反恐合作機制
3.恐怖主義危機應對機制
(二)虛擬社會恐怖主義的陣地控制
本文編號:3850715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虛擬社會的演進與發(fā)展
三、虛擬社會下恐怖主義的新變化
(一)虛擬社會下恐怖活動類型趨于專業(yè)化
(二)虛擬社會下恐怖主義具有隱蔽性
(三)虛擬社會下恐怖主義具有全球擴展性
(四)虛擬社會下恐怖組織結構趨于平面化
(五)虛擬社會恐怖主義的危害性日益增強
四、虛擬社會恐怖主義產(chǎn)生變化的原因
(一)虛擬社會的“脫域性”使恐怖主義更加隱蔽
(二)虛擬社會的“流動性”使恐怖主義突破空間限制
(三)虛擬社會的“去中心化”使恐怖主義全球蔓延
五、虛擬社會恐怖主義的應對策略
(一)虛擬社會恐怖主義的應對機制構建
1.國家反恐力量整合機制
2.國際反恐合作機制
3.恐怖主義危機應對機制
(二)虛擬社會恐怖主義的陣地控制
本文編號:38507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38507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