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對華示強外交的行為邏輯
發(fā)布時間:2022-01-20 01:36
印中加勒萬河谷沖突使兩國關系跌至1962年邊界戰(zhàn)爭以來的最低谷。此次沖突看起來具有偶然性,實則是莫迪政府對華奉行示強外交、追求"高風險高收益"政策效果的一種必然結果。其后印度對華示強外交的舉措更加頻密,帶有尋機報復的直接考量,更有其深層邏輯。其中,既有印度常年追求"絕對安全"與主導地區(qū)秩序的政策慣性,也有莫迪政府有意利用外部戰(zhàn)略環(huán)境利好謀求對華"變道超車"的發(fā)展路徑選擇。印中關系中原有的結構性矛盾以及印國內政治生態(tài)的右傾色彩則為該沖突及莫迪政府對華示強外交預置了底色。此次沖突再次表明,兩國關系現有運行機制與架構效能衰減,難以平穩(wěn)運轉兩個毗鄰新興大國之間的復雜互動,中印關系到了非重構而難以重啟的關口。
【文章來源】:現代國際關系.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1 頁
【文章目錄】:
一、絕對安全追求
二、保守政治的影響
三、國內維穩(wěn)的重壓
四、變道超車的發(fā)展路徑選擇
五、地區(qū)主導權之爭
六、國際環(huán)境之利
七、結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印度的門羅主義評析[J]. 李忠林. 亞非縱橫. 2013(04)
本文編號:3597935
【文章來源】:現代國際關系.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1 頁
【文章目錄】:
一、絕對安全追求
二、保守政治的影響
三、國內維穩(wěn)的重壓
四、變道超車的發(fā)展路徑選擇
五、地區(qū)主導權之爭
六、國際環(huán)境之利
七、結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印度的門羅主義評析[J]. 李忠林. 亞非縱橫. 2013(04)
本文編號:35979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3597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