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世界思想與東亞安全合作戰(zhàn)略
發(fā)布時間:2021-12-11 03:17
和諧世界思想是中國政府最新的外交戰(zhàn)略思想,是對中國和平共處外交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是中國從國內國際兩個視野出發(fā)提出內建和諧社會、外構和諧世界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這一重要思想不僅同馬克思主義和諧世界觀一脈相承,更吸收了中國古代優(yōu)秀文化思想和西方關于“和諧”的思想,同時貫穿于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實踐。具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和理論創(chuàng)新性,作為和諧世界思想的倡導者,中國正以積極的外交姿態(tài)努力地踐行著和諧世界思想的基本精神。東亞既是中國的外交重點之一,也是世界政治、經濟、文化、安全和環(huán)境等復雜形勢的最好縮影,更是中國自身所在的區(qū)域,因此理應成為構建和諧世界的“出發(fā)點”,通過和諧東亞的構建,必將為構建和諧世界提供良好的示范和經驗基礎。在構建和諧東亞進程中,既面臨經濟聯系緊密、文化交流頻繁的有利條件,也面臨著缺乏政治互信、安全矛盾眾多等不利因素。因此,從東亞最具挑戰(zhàn)性的問題——安全合作入手,將和諧世界思想的基本精神作為解決當前東亞安全困境、構建全面深入的安全合作機制的指導思想,必將為“和諧世界”思想的現實影響力提供良好的驗證,并為和諧東亞其他方面的構建乃至和諧世界的構建打下良好的基礎。
【文章來源】:國防科技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9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與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選題意義
1.2 研究現狀
1.3 主要概念界定
1.3.1 和諧世界
1.3.2 東亞
1.3.3 安全合作
1.4 研究設計
1.4.1 研究對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和諧世界觀的基本理解
2.1 和諧世界思想的理論淵源和實踐背景
2.1.1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和諧世界思想的重要理論根據
2.1.2 和諧世界思想繼承了中國“和合”文化的深厚底蘊
2.1.3 西方自古就有關于“和諧”的思想
2.1.4 和諧世界理念是中國外交戰(zhàn)略思想的重要延伸
2.2 和諧世界思想的基本內涵
2.2.1 增進政治互信、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
2.2.2 加強經濟合作、推動均衡發(fā)展
2.2.3 尊重文化多樣性、堅持不同文化的包容和互補
2.2.4 發(fā)展安全合作與互信、保障國際和平與安全
2.2.5 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構建生態(tài)和諧
2.3 和諧世界思想的現實基礎及主要特征
2.3.1 “和諧世界”與“和諧社會”的關系
2.3.2 “和諧世界”理論的現實基礎
2.3.3 “和諧世界”理念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影響東亞和諧的安全因素分析
3.1 冷戰(zhàn)后東亞安全形勢
3.1.1 冷戰(zhàn)后東亞安全秩序的變革
3.1.2 當前東亞地區(qū)安全形勢
3.1.3 東亞安全趨勢
3.2 各主要國家及地區(qū)組織的東亞安全戰(zhàn)略
3.2.1 中國的東亞安全戰(zhàn)略
3.2.2 美國的東亞安全戰(zhàn)略
3.2.3 日本的東亞安全戰(zhàn)略
3.2.4 韓國的東亞安全戰(zhàn)略
3.2.5 朝鮮的東亞安全戰(zhàn)略
3.2.6 東盟的東亞安全戰(zhàn)略
3.2.7 俄羅斯的東亞安全戰(zhàn)略
3.3 東亞安全合作現狀
3.3.1 雙邊或多邊軍事合作關系
3.3.2 安全對話論壇及組織
3.4 東亞安全合作是實現地區(qū)穩(wěn)定的重要保障
第四章 和諧世界思想對構建和諧東亞戰(zhàn)略的啟示
4.1 堅持包容精神,尊重多樣性存在
4.1.1 多樣性共存是東亞文明的基本特征
4.1.2 和而不同,多樣性是東亞安全合作的動力
4.2 以和諧世界思想為指導,妥善解決地區(qū)內矛盾
4.3 消除霸權穩(wěn)定下的“冷和平”,實現真正和諧共存
4.3.1 霸權穩(wěn)定模式下的東亞安全
4.3.2 霸權穩(wěn)定模式下的“冷和平”
4.3.3 以和諧世界思想代替霸權穩(wěn)定論
4.4 由經濟、政治合作到安全合作是和諧東亞的內在要求
4.4.1 東亞區(qū)域經濟合作的進展
4.4.2 東亞各國政治合作
4.4.3 合作是實現東亞和諧的必然要求
4.5 從和平發(fā)展走向和諧共存
4.5.1 秉承和平思想,開創(chuàng)和諧未來
4.5.2 堅持和平對話,避免武力沖突
4.5.3 合力和平發(fā)展,共建東亞和諧
第五章 和諧東亞與和諧世界
5.1 構建和諧東亞的重要意義
5.1.1 和諧東亞為實現東亞長久和平、共同繁榮和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根本保證
5.1.2 和諧東亞為構建和諧世界提供良好“試點”
5.2 世界歷史發(fā)展正步入和諧大勢
5.2.1 農耕文明下的“隔絕”和工業(yè)文明下的“沖突”與“交融”
5.2.2 信息文明下的“平等、共贏與和諧”
5.3 和諧世界的展望
5.3.1 和諧世界的現實可能性
5.3.2 中國在構建和諧世界進程中的作用
結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在校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東亞秩序建構:一項研究議程[J]. 門洪華. 當代亞太. 2008(05)
[2]和諧世界——中國現代化發(fā)展的國際空間新戰(zhàn)略[J]. 楊立志. 理論與現代化. 2008(05)
[3]文明的多樣性、包容性與和諧社會建設探討[J]. 謝光繹. 現代商貿工業(yè). 2008(07)
[4]“和諧世界觀”與“霸權穩(wěn)定論”——一項比較分析[J]. 李寶俊,李志永. 教學與研究. 2008(06)
[5]東亞和諧與中日兩國的作用[J]. 劉昌黎. 日本問題研究. 2008(02)
[6]中國崛起與東亞安全秩序的變革[J]. 門洪華. 國際觀察. 2008(02)
[7]中國與亞太的安全秩序:“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J]. 羅絲瑪麗·福特,余瀟楓.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01)
[8]和諧世界理念對東亞合作的啟示[J]. 陳奉林. 當代亞太. 2007(12)
[9]構建和諧地區(qū)對于和諧世界構建的理論和現實意義[J]. 楊丹志. 教學與研究. 2007(11)
[10]建設和諧世界:中國視角的世界和平發(fā)展觀——和諧世界研究述評[J]. 花永蘭. 求實. 2007(04)
碩士論文
[1]胡錦濤“和諧世界”思想研究[D]. 陳律.中南大學 2007
[2]馬克思恩格斯的和諧社會思想及其當代意義[D]. 張衛(wèi)強.河北師范大學 2007
[3]東亞地區(qū)多邊安全合作研究[D]. 徐曼.外交學院 2006
本文編號:3533914
【文章來源】:國防科技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9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與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選題意義
1.2 研究現狀
1.3 主要概念界定
1.3.1 和諧世界
1.3.2 東亞
1.3.3 安全合作
1.4 研究設計
1.4.1 研究對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和諧世界觀的基本理解
2.1 和諧世界思想的理論淵源和實踐背景
2.1.1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和諧世界思想的重要理論根據
2.1.2 和諧世界思想繼承了中國“和合”文化的深厚底蘊
2.1.3 西方自古就有關于“和諧”的思想
2.1.4 和諧世界理念是中國外交戰(zhàn)略思想的重要延伸
2.2 和諧世界思想的基本內涵
2.2.1 增進政治互信、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
2.2.2 加強經濟合作、推動均衡發(fā)展
2.2.3 尊重文化多樣性、堅持不同文化的包容和互補
2.2.4 發(fā)展安全合作與互信、保障國際和平與安全
2.2.5 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構建生態(tài)和諧
2.3 和諧世界思想的現實基礎及主要特征
2.3.1 “和諧世界”與“和諧社會”的關系
2.3.2 “和諧世界”理論的現實基礎
2.3.3 “和諧世界”理念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影響東亞和諧的安全因素分析
3.1 冷戰(zhàn)后東亞安全形勢
3.1.1 冷戰(zhàn)后東亞安全秩序的變革
3.1.2 當前東亞地區(qū)安全形勢
3.1.3 東亞安全趨勢
3.2 各主要國家及地區(qū)組織的東亞安全戰(zhàn)略
3.2.1 中國的東亞安全戰(zhàn)略
3.2.2 美國的東亞安全戰(zhàn)略
3.2.3 日本的東亞安全戰(zhàn)略
3.2.4 韓國的東亞安全戰(zhàn)略
3.2.5 朝鮮的東亞安全戰(zhàn)略
3.2.6 東盟的東亞安全戰(zhàn)略
3.2.7 俄羅斯的東亞安全戰(zhàn)略
3.3 東亞安全合作現狀
3.3.1 雙邊或多邊軍事合作關系
3.3.2 安全對話論壇及組織
3.4 東亞安全合作是實現地區(qū)穩(wěn)定的重要保障
第四章 和諧世界思想對構建和諧東亞戰(zhàn)略的啟示
4.1 堅持包容精神,尊重多樣性存在
4.1.1 多樣性共存是東亞文明的基本特征
4.1.2 和而不同,多樣性是東亞安全合作的動力
4.2 以和諧世界思想為指導,妥善解決地區(qū)內矛盾
4.3 消除霸權穩(wěn)定下的“冷和平”,實現真正和諧共存
4.3.1 霸權穩(wěn)定模式下的東亞安全
4.3.2 霸權穩(wěn)定模式下的“冷和平”
4.3.3 以和諧世界思想代替霸權穩(wěn)定論
4.4 由經濟、政治合作到安全合作是和諧東亞的內在要求
4.4.1 東亞區(qū)域經濟合作的進展
4.4.2 東亞各國政治合作
4.4.3 合作是實現東亞和諧的必然要求
4.5 從和平發(fā)展走向和諧共存
4.5.1 秉承和平思想,開創(chuàng)和諧未來
4.5.2 堅持和平對話,避免武力沖突
4.5.3 合力和平發(fā)展,共建東亞和諧
第五章 和諧東亞與和諧世界
5.1 構建和諧東亞的重要意義
5.1.1 和諧東亞為實現東亞長久和平、共同繁榮和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根本保證
5.1.2 和諧東亞為構建和諧世界提供良好“試點”
5.2 世界歷史發(fā)展正步入和諧大勢
5.2.1 農耕文明下的“隔絕”和工業(yè)文明下的“沖突”與“交融”
5.2.2 信息文明下的“平等、共贏與和諧”
5.3 和諧世界的展望
5.3.1 和諧世界的現實可能性
5.3.2 中國在構建和諧世界進程中的作用
結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在校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東亞秩序建構:一項研究議程[J]. 門洪華. 當代亞太. 2008(05)
[2]和諧世界——中國現代化發(fā)展的國際空間新戰(zhàn)略[J]. 楊立志. 理論與現代化. 2008(05)
[3]文明的多樣性、包容性與和諧社會建設探討[J]. 謝光繹. 現代商貿工業(yè). 2008(07)
[4]“和諧世界觀”與“霸權穩(wěn)定論”——一項比較分析[J]. 李寶俊,李志永. 教學與研究. 2008(06)
[5]東亞和諧與中日兩國的作用[J]. 劉昌黎. 日本問題研究. 2008(02)
[6]中國崛起與東亞安全秩序的變革[J]. 門洪華. 國際觀察. 2008(02)
[7]中國與亞太的安全秩序:“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J]. 羅絲瑪麗·福特,余瀟楓.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01)
[8]和諧世界理念對東亞合作的啟示[J]. 陳奉林. 當代亞太. 2007(12)
[9]構建和諧地區(qū)對于和諧世界構建的理論和現實意義[J]. 楊丹志. 教學與研究. 2007(11)
[10]建設和諧世界:中國視角的世界和平發(fā)展觀——和諧世界研究述評[J]. 花永蘭. 求實. 2007(04)
碩士論文
[1]胡錦濤“和諧世界”思想研究[D]. 陳律.中南大學 2007
[2]馬克思恩格斯的和諧社會思想及其當代意義[D]. 張衛(wèi)強.河北師范大學 2007
[3]東亞地區(qū)多邊安全合作研究[D]. 徐曼.外交學院 2006
本文編號:35339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3533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