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天下”表達與邊界實踐
發(fā)布時間:2021-11-12 22:37
很多學者認為中國古代的"天下"是無邊界的,這只涉及到中國古代的"天下"表達。實際上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jīng)形成了明確的邊界觀念和邊界實踐。中國古代的邊疆治理,應(yīng)該是有天下表達和邊界實踐兩個維度,"天下"表達是一種開放性的、模糊化的表達,它以"天下共主"的姿態(tài),表明對世界統(tǒng)治的觀念,這是意識形態(tài)上的表達;在具體實踐上,中國古代是以邊界的清晰化為旨歸的,大體可以分為清晰的邊界和中間地帶兩種類型。表達是一回事("天下"表達的模糊化),實踐是一回事(邊界實踐的清晰化),兩者結(jié)合又是另一回事(統(tǒng)一于"大一統(tǒng)"訴求)。"天下"的模糊化表達與邊界的清晰化實踐形成了抱合力,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智慧,即既此且彼,靈活把握,一切以利于統(tǒng)治為目的,這種智慧形成了以中國為中心的中華世界秩序。
【文章來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20,41(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先秦時期的“天下”表達與邊界實踐
二、秦朝至明朝“天下”表達與邊界實踐的發(fā)展
三、清代“天下”表達的盈縮與邊界的實踐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封、疆、界:中國古代早期對于域界的表示[J]. 魯西奇. 史學集刊. 2020(01)
[2]“春秋國際法”研究思路之反思[J]. 張鋒. 河北法學. 2014(10)
[3]長城與邊界:明朝北疆邊界意識及其前近代特征[J]. 趙現(xiàn)海. 求是學刊. 2014(04)
[4]中國古代天下觀的意識形態(tài)建構(gòu)及其制度實踐[J]. 呂文利.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13 (03)
本文編號:3491765
【文章來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20,41(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先秦時期的“天下”表達與邊界實踐
二、秦朝至明朝“天下”表達與邊界實踐的發(fā)展
三、清代“天下”表達的盈縮與邊界的實踐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封、疆、界:中國古代早期對于域界的表示[J]. 魯西奇. 史學集刊. 2020(01)
[2]“春秋國際法”研究思路之反思[J]. 張鋒. 河北法學. 2014(10)
[3]長城與邊界:明朝北疆邊界意識及其前近代特征[J]. 趙現(xiàn)海. 求是學刊. 2014(04)
[4]中國古代天下觀的意識形態(tài)建構(gòu)及其制度實踐[J]. 呂文利.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13 (03)
本文編號:34917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34917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