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美“關系危機”
發(fā)布時間:2021-09-30 13:47
"關系危機"是國家間關系的一種特殊表現(xiàn)狀態(tài):國家間關系從和平走向沖突之間的一種過渡性對抗。這種過渡性對抗既有別于國際危機表現(xiàn)出的那種高度軍事對抗性質,也有別于國家間非軍事化競爭表現(xiàn)出的那種模糊狀態(tài)。關系是由行為體之間的行為互動塑造的,因此,國家間利益沖突帶來的消極互動是"關系危機"的根本原因,而國家間敵意則是"關系危機"螺旋上升的直接原因。本文借鑒新古典現(xiàn)實主義國內政治與國際政治相互影響的研究路徑,運用"接觸—內化—綁架"框架來解釋國家間的消極互動,同時論證敵意得以產生并呈螺旋上升的邏輯。文章最后以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中美關系為案例進一步分析了此概念,認為積極的危機管理能對"關系危機"產生積極影響,可以緩解危機狀態(tài)。但是,危機管理畢竟只是一個過程而并非結果。因此,沖突在危機管理過程中仍有可能再次發(fā)生。
【文章來源】:國際觀察.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20 頁
【文章目錄】:
一、概念界定:競爭、國際危機與“關系危機”
二、“關系危機”的根源:消極互動與敵意影響
(一)接觸:消極反饋
(二)內化:國內認知
1.政府主導模式
2.民間自發(fā)模式
(三)綁架:對外政策
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中美關系
(一)敵意認知的生成與發(fā)展
1.新中國對美國敵意的產生
第一,物質利益受損。
第二,觀念上受到敵視。
第三,政府與民眾認知的合一性。
2.美國對新中國敵意的產生
第一,物質利益受損。
第二,觀念上敵視新中國。
第三,民眾與政府在對新中國的認知上保持了基本一致的態(tài)勢。
(二)敵意螺旋的加深
四、“關系危機”管理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一)重視周邊外交,平衡美國在中國外交中的地位
(二)加強首腦外交,政府層面要增信釋疑
(三)重視公共外交,加強民間往來
(四)釋放明確的信號,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方國家產生錯覺的機會
五、結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美國對華戰(zhàn)略:戰(zhàn)略臨界點與限制性競爭[J]. 王帆.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2020(01)
[2]國際秩序互動視角下的中美關系[J]. 肖河,徐奇淵. 美國研究. 2019(02)
[3]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把握機遇[J]. 王俊生,秦升. 紅旗文稿. 2019(07)
[4]論“關系轉向”的本體論自覺[J]. 季玲. 世界經濟與政治. 2019(01)
[5]中美貿易戰(zhàn)的回顧與展望[J]. 余永定. 債券. 2018(08)
[6]警惕麥卡錫主義在美國沉渣泛起[J]. 趙梅. 現(xiàn)代國際關系. 2018(06)
[7]國際政治“關系理論”——概念、路徑與挑戰(zhàn)[J]. 曹德軍. 世界經濟與政治. 2017(02)
[8]國際政治關系理論的幾個假定[J]. 秦亞青. 世界經濟與政治. 2016(10)
[9]關系理論的學術議程[J]. 蘇長和. 世界經濟與政治. 2016(10)
[10]國際政治的關系理論[J]. 秦亞青. 世界經濟與政治. 2015(02)
本文編號:3415991
【文章來源】:國際觀察.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20 頁
【文章目錄】:
一、概念界定:競爭、國際危機與“關系危機”
二、“關系危機”的根源:消極互動與敵意影響
(一)接觸:消極反饋
(二)內化:國內認知
1.政府主導模式
2.民間自發(fā)模式
(三)綁架:對外政策
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中美關系
(一)敵意認知的生成與發(fā)展
1.新中國對美國敵意的產生
第一,物質利益受損。
第二,觀念上受到敵視。
第三,政府與民眾認知的合一性。
2.美國對新中國敵意的產生
第一,物質利益受損。
第二,觀念上敵視新中國。
第三,民眾與政府在對新中國的認知上保持了基本一致的態(tài)勢。
(二)敵意螺旋的加深
四、“關系危機”管理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一)重視周邊外交,平衡美國在中國外交中的地位
(二)加強首腦外交,政府層面要增信釋疑
(三)重視公共外交,加強民間往來
(四)釋放明確的信號,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方國家產生錯覺的機會
五、結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美國對華戰(zhàn)略:戰(zhàn)略臨界點與限制性競爭[J]. 王帆.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2020(01)
[2]國際秩序互動視角下的中美關系[J]. 肖河,徐奇淵. 美國研究. 2019(02)
[3]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把握機遇[J]. 王俊生,秦升. 紅旗文稿. 2019(07)
[4]論“關系轉向”的本體論自覺[J]. 季玲. 世界經濟與政治. 2019(01)
[5]中美貿易戰(zhàn)的回顧與展望[J]. 余永定. 債券. 2018(08)
[6]警惕麥卡錫主義在美國沉渣泛起[J]. 趙梅. 現(xiàn)代國際關系. 2018(06)
[7]國際政治“關系理論”——概念、路徑與挑戰(zhàn)[J]. 曹德軍. 世界經濟與政治. 2017(02)
[8]國際政治關系理論的幾個假定[J]. 秦亞青. 世界經濟與政治. 2016(10)
[9]關系理論的學術議程[J]. 蘇長和. 世界經濟與政治. 2016(10)
[10]國際政治的關系理論[J]. 秦亞青. 世界經濟與政治. 2015(02)
本文編號:34159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341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