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與美國對華政策的發(fā)展歷程:1939-1999
發(fā)布時間:2021-03-20 18:27
本文主要從一個歷史的角度,根據(jù)各個時期美國對華政策的發(fā)展歷程,在已經(jīng)搜集到的有關美國對華政策的資料的基礎上,對1939-1999年美國對華政策中,中國問題專家們所起的作用,作一個歷史的分析。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或稱“中國通”(China hand),是美國最為熟悉中國情況的一個群體。他們的身份一般是學者或是政府官員,有時是二者兼而有之。他們對美國學術界,新聞媒體和華盛頓中國政策的制定頗有影響。他們的意見往往代表一種比較現(xiàn)實的觀點,在考慮問題時能兼顧雙方的利益。本人希望能通過這篇論文對美中關系半個多世紀發(fā)展歷程的論述,以美國對華政策的幾次重大轉變?yōu)橹骶,揭示出中國問題專家在美國對華政策發(fā)展中所起的作用。本文按時間分為以下幾個主要部分:(一)1944-1950年,這部分主要涉及以謝偉思和戴維斯為首的美國駐華使館中國通們對美國對華政策的影響。當時美國政府內部存在著兩條不同的對華政策路線:以史迪威及美國駐華使館中國通為代表的對華現(xiàn)實主義路線和以赫爾利為代表的扶蔣反共的對華政策路線。由于羅斯福總統(tǒng)出于當時美國政府全球戰(zhàn)略考慮及其他一些因素而支持了赫爾利一派,兩條路線的對抗最終以對華現(xiàn)實主義路線的...
【文章來源】:云南大學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前言
一 、“中國通”與1941-1950年美國對華政策的發(fā)展
(一) 珍珠港事件前后的美國對華政策
(二) 史迪威與美國對華政策:1942-1944
(三) 美國駐華使館中國通與美國對華政策:1944-1945
1 美國駐華使館和國務院中國通及其對華政策建議
2 美國駐華使館和國務院中國通對華現(xiàn)實主義政策的失敗......
(四) 從赫爾利到馬歇爾和司徒雷登:1945--1950美國對華政策的失敗
(五) 中國問題專家與美國承認新中國問題
二、 中國問題專家與美國對華政策發(fā)展的重要時期:1950-1969
(一) 50年代中美兩國走向全面對抗
1 朝鮮戰(zhàn)爭對美國對華政策的影響
2 反華勢力猖獗年代里中國通們的被迫害對美國對華政策的危害
(二) 中國問題專家與60年代中美關系的緩慢解凍:1959-1969
1 中國問題專家與美國對華政策輿論的轉變過程
2 中國問題專家與美國對華政策輿論轉變的原因
三、 中國通與美國對華政策發(fā)展的新時期:1969-1989
(一) 中國問題專家與中美關系大門打開的過程:1969-1971
(二) 中國問題專家與中美建立的艱難過程:1972-1979
(三) 中國問題專家與80年代的美國對華政策
四、 中國問題專家與最近10年的美中關系:1989-1999
(一) 1989年六.四風波對中美關系的影響
(二) 中國問題專家與克林頓政府時期的對華政策
五、 結束語
注釋
參考書目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冷戰(zhàn)后美國對華政策探源——兼論美國“戰(zhàn)略精英”和中美關系[J]. 袁明. 美國研究. 1998(02)
[2]《康倫報告》的戰(zhàn)略構想[J]. 蘇格. 美國研究. 1997(04)
[3]美國的中國問題學者與中美關系解凍[J]. 資中筠. 美國研究. 1997(02)
[4]60年代后期美國對華政策的“解凍”[J]. 蘇格. 美國研究. 1997(02)
[5]重新認識中美關系[J]. 賈慶國. 美國研究. 1995(01)
[6]略論中國在美國的形象——兼議“精英輿論”[J]. 袁明. 美國研究. 1989(01)
[7]緩慢的解凍——中美關系打開之前十幾年間美國對華輿論的轉變過程[J]. 資中筠. 美國研究. 1987(02)
[8]1945—1955年美國對華政策及其后果[J]. 王緝思. 美國研究. 1987(01)
本文編號:3091461
【文章來源】:云南大學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前言
一 、“中國通”與1941-1950年美國對華政策的發(fā)展
(一) 珍珠港事件前后的美國對華政策
(二) 史迪威與美國對華政策:1942-1944
(三) 美國駐華使館中國通與美國對華政策:1944-1945
1 美國駐華使館和國務院中國通及其對華政策建議
2 美國駐華使館和國務院中國通對華現(xiàn)實主義政策的失敗......
(四) 從赫爾利到馬歇爾和司徒雷登:1945--1950美國對華政策的失敗
(五) 中國問題專家與美國承認新中國問題
二、 中國問題專家與美國對華政策發(fā)展的重要時期:1950-1969
(一) 50年代中美兩國走向全面對抗
1 朝鮮戰(zhàn)爭對美國對華政策的影響
2 反華勢力猖獗年代里中國通們的被迫害對美國對華政策的危害
(二) 中國問題專家與60年代中美關系的緩慢解凍:1959-1969
1 中國問題專家與美國對華政策輿論的轉變過程
2 中國問題專家與美國對華政策輿論轉變的原因
三、 中國通與美國對華政策發(fā)展的新時期:1969-1989
(一) 中國問題專家與中美關系大門打開的過程:1969-1971
(二) 中國問題專家與中美建立的艱難過程:1972-1979
(三) 中國問題專家與80年代的美國對華政策
四、 中國問題專家與最近10年的美中關系:1989-1999
(一) 1989年六.四風波對中美關系的影響
(二) 中國問題專家與克林頓政府時期的對華政策
五、 結束語
注釋
參考書目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冷戰(zhàn)后美國對華政策探源——兼論美國“戰(zhàn)略精英”和中美關系[J]. 袁明. 美國研究. 1998(02)
[2]《康倫報告》的戰(zhàn)略構想[J]. 蘇格. 美國研究. 1997(04)
[3]美國的中國問題學者與中美關系解凍[J]. 資中筠. 美國研究. 1997(02)
[4]60年代后期美國對華政策的“解凍”[J]. 蘇格. 美國研究. 1997(02)
[5]重新認識中美關系[J]. 賈慶國. 美國研究. 1995(01)
[6]略論中國在美國的形象——兼議“精英輿論”[J]. 袁明. 美國研究. 1989(01)
[7]緩慢的解凍——中美關系打開之前十幾年間美國對華輿論的轉變過程[J]. 資中筠. 美國研究. 1987(02)
[8]1945—1955年美國對華政策及其后果[J]. 王緝思. 美國研究. 1987(01)
本文編號:30914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30914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