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際販毒集團對國家安全的挑戰(zhàn)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D815.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鵬;;食品安全納入國家安全很有必要[J];江淮法治;2011年15期
2 張夢星;;我國反恐怖主義相關(guān)法律問題研究[J];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4期
3 顧華詳;;論中國保障信息安全的法治路徑[J];科學發(fā)展;2011年08期
4 顏廷;任東來;;美國新聞出版自由與國家安全——以1971年五角大樓文件案的研究為中心[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8年06期
5 袁方;;全球反恐形勢下的媒體角色[J];中國法律;2010年05期
6 鄭興奎;;國家安全理論及政策選擇分析[J];邢臺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7 李巖;;解讀奧巴馬新國安團隊[J];世界知識;2011年13期
8 劉慧;;國家安全視域下的高校國防教育改革[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9 劉躍進;;當代國家安全系統(tǒng)中的國家文化安全問題[J];文化藝術(shù)研究;2011年02期
10 裴婷婷;;國家安全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法律保障[J];理論月刊;2011年0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第四屆國家安全地球物理專題研討會會議紀要[A];國家安全地球物理叢書(五)——地球物理與海洋安全[C];2009年
2 楊常來;李恩茂;;生態(tài)安全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A];水土保持發(fā)展戰(zhàn)略——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tài)安全綜合科學考察及水土保持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劉代志;;前言[A];國家安全地球物理叢書(五)——地球物理與海洋安全[C];2009年
4 劉星華;;從國家安全角度談抗美援朝戰(zhàn)爭對新中國的影響[A];紀念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50周年論文集[C];2003年
5 劉偉;于克建;萬德義;;發(fā)揮國家安全小組職能作用 構(gòu)建維護高校政治穩(wěn)定平臺[A];“完善安全防控體系 構(gòu)建和諧校園”學術(shù)研討會文集[C];2005年
6 耿春光;;海島建設(shè)與國家安全[A];中國海洋學會2007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7 劉代志;;前言[A];國家安全地球物理叢書(四)——地球物理環(huán)境探測和目標信息獲取與處理[C];2008年
8 梁詠;;美國對外國投資的國家安全審查研究——從評析中海油并購優(yōu)尼科案的視角分析[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shù)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經(jīng)濟法、國際環(huán)境法分冊[C];2008年
9 趙文;;“政府采購與國家安全”研究文獻[A];政府采購改革與國際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孟曄;;美國政府采購的國家安全保護機制及其啟示[A];政府采購改革與國際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裴菊萍;切實做好國家安全工作[N];酒泉日報;2005年
2 記者 陳瑋;切實維護國家安全 促進品質(zhì)之城建設(shè)[N];杭州日報;2008年
3 亨利·A·基辛格 (應(yīng)慧 編譯);奧巴馬新班底需無間合作[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8年
4 記者 高山 付一鳴;多數(shù)伊拉克人認為國家安全局勢好轉(zhuǎn)[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5 記者 賈楠 侯麗軍;梁光烈與馬爾代夫國防與國家安全部長會談[N];人民日報;2009年
6 通訊員 鄭發(fā)偉;市國家安全領(lǐng)導(dǎo)小組(擴大)會議召開[N];南京日報;2009年
7 羅烽;奧巴馬的國家安全事務(wù)特別助理[N];學習時報;2009年
8 記者 劉嘉;充分發(fā)揮國家安全機關(guān)職能作用創(chuàng)造良好社會政治環(huán)境[N];西部法制報;2009年
9 駐新德里記者 王耀東;印度國家安全顧問調(diào)任[N];文匯報;2010年
10 黃維真 何荷;“云計算”時代的國家安全[N];中國國防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愛武;戰(zhàn)后美國國家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2 唐金權(quán);20世紀60年代中國國家安全政策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3 朱和平;國家安全與國防經(jīng)濟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白慶哲;華僑華人與兩岸關(guān)系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5 沈洪波;全球化進程中的國家文化安全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6 趙冰;宗教的虛擬化傳播與國家安全研究[D];復(fù)旦大學;2011年
7 張興堂;跨界民族與我國周邊外交[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8 李小華;觀念與國家安全:中國安全觀的變化(1982—2002)[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郭培清;艾森豪威爾政府國家安全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10 楊春平;國家技術(shù)安全體系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江;論國際販毒集團對國家安全的挑戰(zhàn)[D];武漢大學;2005年
2 呂國輝;毛澤東與鄧小平國家安全思想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張靜;國家安全中的信息安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4 施秀莉;全面建設(shè)小康社會進程中的中國國家安全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5 朱海東;基于國家安全的高校國防教育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6 陳鐘;網(wǎng)絡(luò)恐怖主義對國家安全的危害及其對策[D];河南大學;2006年
7 鄭馬威;美、加外資并購國家安全審查制度的研究與借鑒[D];蘇州大學;2008年
8 張苗;外資并購對我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及法律規(guī)制[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9 李培元;泛突厥主義與中國安全問題及對策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9年
10 郭秀清;印度國家安全戰(zhàn)略評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27669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766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