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爭端的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南海爭端的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南海爭端 時際法 歷史性權利 共同開發(fā)
【摘要】:南海爭端,主要是指南海周邊國家在南海各島礁的歸屬以及海域劃分問題上存在的分歧與爭議。雖然南海爭端真正引起人們的注意僅僅是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但隨著南海資源的重要性逐步被周邊各國所認識,沿海各國對南海海域的權利主張也逐漸強硬,致使沖突不斷。這些對抗除了各自的政治宣言、國內立法之外,期間也伴隨著零星的軍事對抗和準軍事對峙,如中越海戰(zhàn)、美濟礁事件等等。長久以來,雖然有國際法學者和各國政府實務部門的不斷努力,試圖建立起一個有效的爭端解決機制,但無奈效果并不理想,問題并未得到解決。近年來,南海爭端不斷升溫,如:菲律賓宣布領;;馬來西亞總理登上爭議島礁宣示主權;中越之間對對方石油勘探船的海上對抗,等等,使得世界的焦點再次聚焦在南海爭端上來。 正是基于此,筆者選擇南海爭端的法律問題研究作為博士論文題目,希望就南海爭端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尋找其癥結并對其解決模式進行分析。文章分為引言、主體部分四章、以及結論來進行系統(tǒng)論述。 引言部分簡要介紹了南海爭端相關法律問題的緣起,介紹了目前國內外的研究背景,并對國內外的研究情況進行評述,進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結構安排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為“南海爭端的概述”。本章旨在對南海爭端的相關事實問題進行總結,并對當前各國的權利主張進行了提煉和對比。具體內容涉及南海問題的歷史由來、南海爭端的現(xiàn)存狀況、以及南海周邊各國的權利主張三個方面。針對南海問題的歷史由來,本章從眾多歷史事件中對其進行梳理,認為南海的歷史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分別是舊中國時代的殖民與反殖民時期、二戰(zhàn)后島礁主權的侵蝕與反侵蝕時期、以及20世紀70年代后南海資源的掠奪與反掠奪時期,指出南海海域的復雜歷史是當前南海爭端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對于南海爭端的現(xiàn)存狀況,本章第二節(jié)從南海島礁的占領現(xiàn)狀、南海油氣資源的開發(fā)現(xiàn)狀、南海周邊各國的政策現(xiàn)狀三個方面進行了論述,得出結論:目前南海島礁占領情況混亂,各國的實際占領戰(zhàn)況與其主權主張并不一致;南海油氣資源開發(fā)正在加快,并且出現(xiàn)了國際化和合作化等特點;中國的南海政策體現(xiàn)了兩面性,而其他周邊各國的南海政策則注重鞏固既得利益、加強軍事建設和推動南海爭端的國際化。最后,本章最后一節(jié)結合各國的歷史文件和官方地圖,以國別為基礎對各國目前的南海主張進行了提煉和總結,清晰的展示了各國對南海的不同權利要求。 第二章為“南海爭端中的島礁主權爭議”。本章主要對南海爭端中的焦點問題——島礁主權爭端進行研究,試圖弄清依照現(xiàn)存國際法對領土主權問題的相關規(guī)定,南海島礁究竟應該歸屬哪個國家所有。本章首先對島礁領土主權的國際法理論與實踐進行了介紹,國際法理論部分涉及了先占、添附、時效、割讓、征服等傳統(tǒng)領土取得方式,又涉及了民族自決等新的領土取得方式;對島礁領土主權的國際實踐的分析則主要以相關島礁主權爭端的案例為基礎,在簡要介紹案情的同時對案件中體現(xiàn)的要點和規(guī)則進行了總結。在了解了島礁領土主權的國際法規(guī)范后,本文結合南海島礁主權的實際狀況,對南海島礁爭端中應適用的法律問題進行了深入而系統(tǒng)的思考,提出在處理南海島礁主權爭端中,應該以時際法和衡平法為原則,同時注重區(qū)分權利取得和權利存續(xù)、區(qū)分私人行為與國家行為、有效控制規(guī)則、關鍵日期規(guī)則、禁止反言規(guī)則的作用,對南海島礁的領土主權爭端進行綜合判斷。最后,本章將上述分析結果具體運用到南海島礁主權爭端的處理之中,分別對中國和周邊各國的主權理由進行了討論,最終對南海島礁主權的真正歸屬進行了界定,得出中國應該是南海島礁的主權擁有國的結論。 第三章為“南海爭端中的海洋劃界爭議”。本章對南海爭端中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海洋劃界爭端進行研究,鑒于以往學界對南海劃界問題的研究較少,本章也是本文的重點章節(jié)。本章首先對海洋劃界的理論進行了總結,除了對海洋劃界規(guī)則的演進和發(fā)展進行介紹外,第一節(jié)主要對海洋劃界中經常提起的公平原則、大陸架延伸規(guī)則、等距離/特殊情況劃界規(guī)則進行了分析。認為公平原則是海洋劃界的最高原則,其他一切劃界方法和規(guī)則都是對公平原則的具體闡釋;加上南海的海洋劃界爭端十分復雜,因此堅持公平原則、合理利用各種劃界方法在南海海洋劃界中顯得及其重要;大陸架延伸規(guī)則是從大陸架制度發(fā)展而來,現(xiàn)在海洋雙邊劃界中已不再起主要作用;等距離/特殊情況規(guī)則是當前海洋劃界中最常用的劃界方法,但在具體適用中,應該注意特殊情況的例外是與等距離劃界的同等地位,就不能固執(zhí)的運用等距離劃界單一劃界方法。本章在第二節(jié)對南海劃界中的重要前提問題——九段線的性質進行了分析。本節(jié)首先對比學界關于九段線的性質的討論,然后在此基礎上說明自己的觀點和理由,并從歷史性權利的構成要件入手對中國在南海海域歷史性權利的合理性進行了詳細的論證,得出中國在南海的歷史性權利是完全合乎國際法的。最后,本章開始論證歷史性權利在《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中的地位,以及歷史性權利在國際海洋法中的地位,用以回答歷史性權利對南海海洋劃界影響。進而得出歷史性權利一方面得到了《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承認,公約的相關規(guī)定體現(xiàn)了對歷史性權利的尊重;另一方面歷史性權利制度本身就是國際習慣法,與《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中規(guī)定的海洋劃界制度是平行關系,海洋劃界必須要考慮歷史性權利的影響。所以,中國在南海海域的歷史性權利不能被忽視或漠視,南海的海洋劃界應該充分考慮中國的歷史性權利,按照公平劃界的原則,在南海周邊各國自愿協(xié)議的基礎上達成最終的劃界結果。 第四章為“南海爭端解決的現(xiàn)實選擇”。本章對南海爭端的解決路徑和方法進行了思考,并為南海爭端的最終解決提出了自己的制度構想。本章第一節(jié)是對南海爭端的解決途徑分析,重點分析了司法途徑和外交途徑解決南海爭端的可能性,指出由于國際司法機構的管轄權限制,以及當事國主觀上并不情愿將南海爭端提交給司法解決的原,所以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南海爭端并不現(xiàn)實。相反,南海爭端解決的外交途徑則由于其自愿性和靈活性成為和平解決南海爭端的唯一可行途徑。本章第二節(jié)針對外交談判建立南海共同開發(fā)制度的基本問題進行了分析,首先概況了共同開發(fā)的概念,總結和闡述了共同開發(fā)的四個基本特點;其次深入論述了在南海建立共同開發(fā)機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共同開發(fā)是當今南海爭端解決的現(xiàn)實選擇。本章第三節(jié)結合了學界對共同開發(fā)制度的研究成果,聯(lián)系南海爭端的現(xiàn)實背景,提出了自己具體的構建方案。分別從南海共同開發(fā)的管理制度、合同的選擇、以及適用的法律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結語部分簡單回顧了本文的主要觀點,結合文章在寫作過程中的感悟和心得,提出了一些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93.5;D815.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曲波;;對大陸架劃界的幾個問題的思考[J];當代法學;2006年04期
2 龔迎春;;日本與多邊海上安全機制的構建[J];當代亞太;2006年07期
3 鞠海龍;;和平解決南海問題的現(xiàn)實思考[J];東南亞研究;2006年05期
4 王子昌;;新馬島嶼爭端之判決:依據(jù)與啟示[J];東南亞研究;2009年01期
5 高偉濃;東南亞國家的海洋法實踐(之一)[J];東南亞研究;1996年02期
6 曲波;;國際法院解決島嶼主權爭端適用的法律原則[J];法學雜志;2011年02期
7 王湘英 ,胡應志;國際法上的公平原則及其運用[J];法學評論;1990年04期
8 常書;;印度尼西亞南海政策的演變[J];國際資料信息;2011年10期
9 曲波;;海洋法中歷史性權利構成要件探究[J];當代法學;2012年04期
10 管建強;;南海九段線的法律地位研究[J];國際觀察;201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董玉鵬;;論大陸架共有[A];《中國海洋法學評論》2006年卷第一期[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孫炳輝;共同開發(fā)海洋資源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2 于向東;古代越南的海洋意識[D];廈門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段小平;南中國海問題治理的國際機制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2 張欣;國際海洋石油共同開發(fā)的法律問題研究及中國的開發(fā)現(xiàn)狀[D];中國海洋大學;2006年
3 宋婷;對中日東海大陸架共同開發(fā)問題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6年
4 何海榕;南海困局的法律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5 史中偉;禁止反言在國際法中的適用問題研究[D];南昌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2215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1221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