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歷史虛無主義的抗戰(zhàn)記憶建構
本文關鍵詞:直面歷史虛無主義的抗戰(zhàn)記憶建構
更多相關文章: 歷史虛無主義 抗戰(zhàn)記憶 抗戰(zhàn)敘事 建構記憶
【摘要】:歷史虛無主義本質是虛假的意識形態(tài),要克服其惡劣影響,必須批判與建構并重?箲(zhàn)記憶是歷史記憶,是族群認同的關鍵性因素,建構抗戰(zhàn)記憶是影響當前和未來國家認同走向的重要理論工作。針對歷史虛無主義以特定政治價值觀為主導臆造抗戰(zhàn)記憶、以相對主義的方法解構抗戰(zhàn)記憶、以平庸與流俗的態(tài)度歪曲抗戰(zhàn)記憶的現象,應辨正建構抗戰(zhàn)記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匡正抗戰(zhàn)記憶的價值立場,以唯物史觀方法論糾正抗戰(zhàn)敘事的相對主義,以高尚意識端正抗戰(zhàn)記憶的敘事方式。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關鍵詞】: 歷史虛無主義 抗戰(zhàn)記憶 抗戰(zhàn)敘事 建構記憶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6BKS035)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資助項目(GD15CMK04)
【分類號】:K03
【正文快照】: 虛無主義是現代性的核心問題之一,它動搖了人存在的根基,使人類陷入悲觀絕望的境地。歷史虛無主義緣起于現代性所推崇備至的理性精神,無法通過實證方法證明真實性的歷史記載,在理性精神面前很容易陷入虛無的境地。特別是在當前中國,現代化、市場化、轉型期等因素造成工具理性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文柯;警惕歷史虛無主義思潮[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2 覃采萍;來秀明;;歷史虛無主義思潮評析[J];孝感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3 馬龍閃;;歷史虛無主義的來龍去脈[J];炎黃春秋;2014年05期
4 尹保云;;要警惕什么樣的歷史虛無主義[J];炎黃春秋;2014年05期
5 姜金林;;歷史虛無主義思潮評析[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6 陳金平;;“綱要”課程與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探討[J];教師;2014年02期
7 吳琴;;近十多年來我國歷史虛無主義研究述評[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年02期
8 曹守亮;;歷史是不能虛無的——讀《警惕歷史虛無主義思潮》[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07年04期
9 馮夏根;胡旭華;;虛無的背后——新時期歷史虛無主義思潮論析[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10 李方祥;;劃清馬克思主義與歷史虛無主義界限的幾個問題[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年08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鄒詩鵬;現時代的歷史虛無主義及其成因[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耿雪;歷史虛無主義如何虛無歷史[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3 蕭江;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N];浙江日報;2013年
4 復旦大學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任 歷史系教授 博士生導師 姜義華;不尊重歷史才是歷史虛無主義[N];長江日報;2013年
5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何建明;歷史虛無主義在學理上不成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6 本報記者 危兆蓋;警惕歷史虛無主義思潮[N];光明日報;2005年
7 梁立軍;近現代史研究與歷史虛無主義思潮[N];人民日報;2005年
8 許恒兵 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歷史虛無主義:用理論假設取代歷史現實[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楊軍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歷史虛無主義虛無了什么?[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10 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教學科研部 韓炯;破解歷史虛無主義的理論陷阱[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寧寧;當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消極影響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2 張青青;歷史虛無主義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影響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羅維梅;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理論視閾下的歷史虛無主義評析[D];貴州師范大學;2016年
4 袁紅梅;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6年
5 劉研;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影響及對策研究[D];廣西大學;2016年
6 金笛;歷史虛無主義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6年
7 李宗潔;歷史虛無主義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沖擊及對策研究[D];湖南大學;2016年
8 高陳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高校學生的影響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9 姜強強;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10 李杰;歷史虛無主義對當代大學生的不良影響及其對策研究[D];燕山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8040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804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