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遷的中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31 13:40
本文關(guān)鍵詞:史景遷的中國研究
【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西方大量關(guān)于中國的研究著作丌始受到國內(nèi)學術(shù)界的重視,并對之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譯介工作,隨之而來的是雙方學者們之間的日益頻繁的溝通和交流。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一方面豐富了我們對國外學術(shù)界最新研究成果的了解,也使得我們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得以介紹到西方社會,彼此之間交流的廣度和深度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另一方面,這種交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自己,我們在學習別人研究成果的同時,一些西方的理念也開始內(nèi)化于我們自己的思想中。 史景遷正是乘著這股風氣而來到國內(nèi)的,他對中國歷史的看法及其背后的史學理念都在國內(nèi)激起了不小的爭論。本文在考察這些爭論的基礎(chǔ)上,試圖對史景遷的中國研究進行比較系統(tǒng)的分析,希望能夠在分析之后得出一個比較全面的觀點。 文章試圖從三個層面對史景遷進行梳理,其一,對史景遷關(guān)于中國歷史的具體研究成果進行歸納和評價;其二,結(jié)合中國當下的“戲說歷史”之風,對史景遷獨特的敘述風格進行分析;其三,將史景遷置身與西方史學理論演變的大潮流中進行考察,詳細分析他的史觀與及其在史觀指導下的治史方法。
【關(guān)鍵詞】:史景遷 中國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K092
【目錄】:
- 內(nèi)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緒論8-15
- (一) 寫作緣起及研究意義8-11
- (二) 學術(shù)史回顧11-13
- (三) 本論文的特色與創(chuàng)新之處13-15
- 第一章 他者看中國——史景遷的中國歷史研究15-31
- 第一節(jié) 史景遷的中國人物研究15-18
- 1. 寬泛的研究路向16
- 2. 個體和群體研究16-17
- 3. 大歷史和小人物17-18
- 第二節(jié) 史景遷的中國社會研究18-23
- 1.上等階層和地方精英18-20
- 2. 變化中的明清社會20-22
- 3. 中國和“現(xiàn)代國家”22-23
- 第三節(jié) 史景遷的中國政治研究23-26
- 1. 宮廷密折制度23-25
- 2. 包衣和皇帝私人體制25-26
- 第四節(jié) 史景遷的跨文化交流研究26-31
- 1. 西方人中國印象的三個階段27-28
- 2. 中國人眼中西方28-31
- 第二章 文學和歷史——史景遷的敘述風格31-40
- 第一節(jié) 作品體裁的多樣化選擇31-34
- 1. 自傳——借康熙之口說自己的話31-33
- 2. 日記——時間為軸的紀事33-34
- 第二節(jié) 豐富的敘述手法34-37
- 1. 優(yōu)美的文筆34-35
- 2. 豐富、細致的歷史想象35-37
- 第三節(jié) 史景遷和戲說歷史37-40
- 1. 戲說歷史的流行和原因37-38
- 2. 史景遷和戲說歷史38-40
- 第三章 史景遷的史觀與史法40-54
- 第一節(jié) 二戰(zhàn)后西方史學理論的發(fā)展演變40-44
- 1. 社會科學沖擊傳統(tǒng)史學40-42
- 2. 后現(xiàn)代主義對歷史客觀性的挑戰(zhàn)42-44
- 第二節(jié) 史景遷的治史方法44-50
- 1. 史景遷對待史料的看法44-46
- 2. 史景遷的比較史觀46-47
- 3. “沒有歷史的人”47-49
- 4. 對輔助科學的態(tài)度——“謹慎的開放”49-50
- 第三節(jié) 史景遷與后現(xiàn)代50-54
- 1. 史景遷身上的后現(xiàn)代影子51-52
- 2. 史景遷的史學本真特色52-54
- 結(jié)語54-55
- 附錄55-56
- 參考文獻56-58
- 致謝58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雷錦;;國內(nèi)史景遷研究綜述[J];陰山學刊;2013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晶;史景遷在《天安門》中對近代中國的書寫[D];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5994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599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