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心學與史學——錢穆《論語》學探微
發(fā)布時間:2025-03-17 22:23
錢穆一生對《論語》用力頗多,他對《論語》的理解主要有三個層面:一是不言心性本體,而以人與人相與之人道、人人情感相通之人心言說儒家之仁學;二是以對學脈、學統(tǒng)的重新梳理,反駁宋代理學的道統(tǒng)論及由此而來的歷史觀,從而展露出對儒學發(fā)展整體和中國人文歷史全貌的關懷;三是吸納公羊學之相關論述,重視孔子所作《春秋》,一方面強調孔子之"信而好古",一方面強調孔子之新創(chuàng)法度。究其原因,這三個層面正代表了他對近代中國儒學和孔子命運的思考,顯露出他個人的學術抱負,欲在經學路徑、西學路徑、哲學路徑之外另辟一條理解孔子和興復中國文化之路。此路徑之缺陷誠然有之,但其貢獻亦不可抹殺。
【文章頁數】:10 頁
【文章目錄】:
一、人道必本于人心
二、道統(tǒng)與學脈
三、《春秋》與《論語》
四、心歸何處?歷史心與文化心
本文編號:4035564
【文章頁數】:10 頁
【文章目錄】:
一、人道必本于人心
二、道統(tǒng)與學脈
三、《春秋》與《論語》
四、心歸何處?歷史心與文化心
本文編號:40355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4035564.html